72载重获新生,纯电ID.BUZZ经典回归!

这辆经典“面包车”以纯电形式回归,或许展示了MEB平台最理想化的功能应用场景。
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大众在德国发布了基于MEB平台打造的单厢车(即俗称的“面包车”)——ID.BUZZ,共分为乘用车版和厢式货运车版(ID.BUZZ Cargo)。这是大众品牌继ID.3至ID.6之后,MEB平台的第五款车型,也是在轿车和SUV产品阵列之外的首款车型。

新车的外观致敬了72年前诞生的经典车型——大众T1。由于MEB平台的车型整体基于后驱的形式衍生而来,和初代大众T1的后驱特点保持完全一致。因此,从设计上,相较大众T系列的直接继承车型从T4开始采用前置引擎“有鼻子”的设计,ID.BUZZ很好地还原了T1的“无车头”设计风格,车头部分仅保留了必要的溃缩区,以及散热器、玻璃水加注等最基础的功能。

ID.BUZZ整车采用双拼色的设计,车身下部和保险杠部分为比较显眼的亮色,而车身上半部分则为白色。


前脸是双拼色搭配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上部只有家族式的车灯、横贯式的灯带以及面积较大的VW Logo,形成简洁的风格,与白色朴素的风格相得益彰。下半部分较为活泼的配色,则内含了ID家族代表性的菱形格栅,作为电池和电机整体散热的通风口设计。

从侧面看,ID.BUZZ的线条可以完全用横平竖直来形容,车窗几乎是两条直线从A柱延展至D柱,同时在D柱上还有三条横向的线条作为设计的辅助与点缀。双拼色的分界线也几乎是完全平直的线条,侧滑门的轨道平行地延伸至了尾灯组部分。

标轴版车型长宽高分别为4712mm/1985mm/1937mm,轴距为2988mm,后续还有长轴版车型有待发布。乘用车版的ID.BUZZ最大轮圈尺寸可选21英寸。

此外,乘用车版ID.BUZZ整体风阻系数被优化至0.285(Cargo版为0.29),在追求空间尽可能大的同时,不要过于牺牲续航水平,这对于ID.BUZZ而言至关重要(当然,由于ID.BUZZ本身正投影面积较大,其实际行驶的风阻力依然会处于较高水平)。

车尾设计整体也较为简洁,贯穿式的尾灯带、小尾翼、大尺寸的VW Logo以及“ID.BUZZ”的字幕徽标共同构成了其主要的设计元素。在一定程度上,ID.BUZZ是一辆设计让渡于功能性的车型,双拼的配色则是其最大胆前卫(但同时也致敬经典)的元素。

来到车内,座舱前排坐姿较高,透明双A柱设计保障了宽敞的视野。其仪表台上半部分依然是熟悉的大众ID家族座舱设计风格,包括触控式的空调&灯光控制模块、标配10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可选装12英寸),中控屏内操作系统升级至vw.OS 3.0版本,唯一的区别在于,换挡杆从仪表屏幕右侧移至转向柱上,数字仪表尺寸也有所提升。

同时,由于其座舱垂直空间相当丰富,且仪表台前方的进深较深,ID.BUZZ专门设计了一层空调出风口,而下方原本属于空调出风口的层次被安放了多出储物空间,主驾左右两侧都有放置手机的储物格,副驾更是实现了双层储物的设计。

纯电平台取消了传动轴,地板为全平设计,因此主副驾之间保留了横向通道,这也是这类厢式车型最经典的设计之一,不过向后的通道则被一个巨大的储物盒所代替。为提升安全性,其前排座椅均配备有侧气囊,主驾座椅还被植入了“中部气囊”,以避免事故时主副驾的乘员发生舱内碰撞,更好地约束了乘员姿态,提升了整体安全性。

整车的座椅可以选择纯色或者双拼色的设计,材质则采用诸如聚氨酯等可回收材料制成,其中一种被称为Seaqual纱线的环保材料,由90%的回收PET水瓶和10%的海洋塑料组成,更符合ID.BUZZ零排放的环保理念。前排提供可调节扶手、座椅电动调节等功能,并支持前后长达245mm的位置调节。

其后排目前采用三座式的设计,未来还会提供2+2+2座以及2+3+2座的座椅布局(据悉进入美国市场的将会首先是2+3+2座),轴距会增加3英寸(约合76.2mm)左右。

前排座椅后方提供带杯架的小桌板,同时门板上也有丰富的储物空间,因此后排中央座椅没有被设计成带杯架的扶手形式,不过这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乘坐舒适性。或许ID.BUZZ设计之初,就是为满载的场景而准备的。


说到装载能力,ID.BUZZ当仁不让。五座的乘用车版至少可装载1121L行李,并最大可延展至2205L行李空间,几乎任何的出行场景,都没有装载能力的担忧。

Cargo版后舱车窗采用封闭式设计,取消左侧推拉门,货物仅能从后方或右侧装卸。

前排座椅减配至手动调节,但智能化的交互形式,基本保留了乘用车版的功能。后舱的装载空间,可高达3.9立方米(3900L)。

动力总成方面,ID.BUZZ全系采用ID.4同款的后驱电机,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最高车速145km/h。电池采用一块总容量82kWh(可用容量77kWh)的电池,但并未公布续航成绩。ID.4同款动力总成和电池的WLTP续航最大为520km,EPA续航为249英里(401公里),预计ID.BUZZ会略短于这一成绩。不过,如果长轴版ID.BUZZ推出,将会有更大空间容纳电池,不知其续航表现是否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ID.BUZZ欧规版车型目前支持11kW交流慢充,以及最高可达170kW的快充,可以在30分钟内从5%的电量充至80%。ID.BUZZ还支持对外放电,可以作为家庭备用电源,将太阳能、风能等电能形式储存并加以利用,或在出行时提供电源,进一步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和环保性。
ID.BUZZ目前在大众德国汉诺威工厂生产,并将于今年5月开始在欧洲预售,秋季正式上市。其乘用车版预计还会于2024年登陆北美市场,但厢货版本目前没有登陆北美市场的打算。
再说到中国市场,目前虽然大众没有公布具体的时间进程,但考虑到此前大众已经表态称,于慕尼黑车展发布的T7迈特威(即T1的第七代换代车型)不会进入中国市场,相应地,ID.BUZZ取代T6成为大众在中国市场多功能车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大众T系列是大众最经典的车系之一,自甲壳虫之后,T系列是大众家族真正的常青树,历史已有72年(甚至远比高尔夫48年的历史要更长),全球累计销量超1300万辆,在欧洲、北美和南美消费者心目中,都有较高的认知度。

纯电平台合理的布局形式带来的空间优势,在厢式车辆这种车身形式上被加以充分利用。同时,作为一类日常使用场景下平均行驶里程较长的车型,纯电化零排放的特点,也能有效减少使用成本和污染。总而言之,纯电驱动的各维度优势,在ID.BUZZ身上,都得到了充分地放大,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产品。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