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组织学和胚胎学知识点六(免疫系统)
写在前面: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细胞、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等构成。淋巴细胞是核心部分。在体内实现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稳定三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引起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病理性结果。
免疫细胞主要是指能识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此外还包括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广义的免疫细胞还包括各种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造血干细胞等。
1. 掌握淋巴细胞的分类
依据细胞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依据功能,可分为T(Th、Tc、Tr、TDTH四个亚群或初始T细胞和效应T细胞两个亚群)、B(初始B细胞和浆细胞两个亚群)、NK三种细胞。
2. 掌握抗原呈递细胞的概念、分布和分类
1) 概念 体内具有捕获、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其传递抗原作用的一类免疫细胞,称作抗原呈递细胞(APC)
2) 分布在人体与外界接触部位以及淋巴组织内。
3) 根据细胞能否表达MHC的11类分子,可分为专制和非专职两种。前者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吞噬系统、B细胞,后者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非专职细胞受刺激也可以表达MHC11类分子,将抗原肽呈递给T细胞。
4) 两类最重要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
树突状细胞 数量少,分布广。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数枝状突起,细胞核形态不规则。高水平表达MHC11类分子,与巨噬细胞相比吞噬能力较弱,而抗原呈递作用较强。
包括血液中的DC,表皮和消化管上皮内的朗格汉斯细胞,淋巴内的面纱细胞(是表皮的朗格汉斯细胞吞噬抗原后,进入淋巴结形成,进入副皮质区形成交错突细胞),心肺肝肾等器官结缔组织内的间质树突状细胞以及淋巴组织中的交错突细胞,他们是同一种细胞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
滤泡树突状细胞分布在淋巴小结内,多突起,但本质和树突状细胞明显不同。不表达MHC分子,可以将抗原聚集在细胞表面,形成被覆小体。FDC在B细胞的活化和调节体液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狭义只和T细胞有关,广义上还包括滤泡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免疫效应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巨噬细胞分布广,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单核细胞既有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统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肝的库普弗细胞、小胶质细胞、肺巨噬细胞。
3. 掌握淋巴组织的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
1) 淋巴组织又称免疫组织,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网眼中充满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浆细胞等。
2) 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
3) 弥散淋巴组织:无固定的形态,与周围结缔组织没有明显的分界,主要是T细胞聚集形成,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为单层立方或矮柱状,又称高内皮静脉,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受抗原刺激时可出现淋巴小结。
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分布在淋巴器官,消化道,呼吸道等,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分界 毫米,主要是B细胞聚集形成,是反映体液免疫重要的形态学标志。
有初级淋巴小结和次级淋巴小结两种。前者未受刺激,体积小。由分布均匀的小淋巴细胞构成;后者周围有扁平的网状细胞,境界清楚,有生发中心。有极性。分为名由内到外分为明区和暗区。暗区是生发中心的内侧面,主要是幼稚的大淋巴细胞,也可见巨噬细胞和浆细胞,胞质嗜碱性强,染色深。明区是生发中心的外侧面,含有较多的巨噬细胞、网状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中淋巴细胞。这些细胞由暗区的大淋巴细胞转换而来。细胞分散,故染色浅。生发中心的顶部及周围有一层密集的小淋巴细胞,称帽。帽多为淋巴流入的方向,为最先接触抗原的部位。
4. 掌握胸腺、淋巴结及脾的结构和功能
淋巴器官是以淋巴组织为主要成分的器官,在体内实现免疫功能,又称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前者包括胸腺和骨髓,出现较早,其发生和功能不受抗原刺激影响,出生前就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后者包括淋巴结、脾和扁桃体,出现较晚,出生后几个月才逐渐发育完善。
胸腺 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大部分被脂肪组织替代。
结构
胸腺表面的薄层结缔组织被膜深入实质形成小叶间隔,将胸腺分为许多小叶。每个小叶可分为周边部染色较深的皮质和中央部染色较浅的髓质(由于小叶间隔不完整,髓质都是相通的)。胸腺实质由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组成(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它们构成胸腺细胞发育分化的微环境)。
1) 皮质:主要以胸腺上皮细胞(上皮性网状细胞)为支架,含有密集的胸腺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皮质中的胸腺上皮细胞有两种
被膜下上皮细胞,分布在被膜下和小叶间隔表面,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可以分泌趋化因子,吸引淋巴干细胞进入胸腺;还可以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为胸腺发育所必需;还与基膜形成有关。
星形上皮细胞,核大而圆,着色浅,相邻细胞突起之间有桥粒相连。空隙间充满着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其支持作用。
胸腺之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的特征,由被膜下上皮细胞特化而来,称作胸腺哺育细胞,大而圆,胞质内含有数个胸腺细胞。
胸腺细胞即不同阶段的T细胞。被膜下及小叶间隔周围皮质浅层的胸腺细胞大而幼稚,呈分裂象;皮质深层的胸腺细胞小而成熟,常见退化的胸腺细胞。在皮质中增殖的绝大多数胸腺细胞都会凋亡,仅小部分成熟为T细胞,并穿过位于皮质和髓质交界处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2)髓质:胸腺上皮细胞多,而胸腺细胞少但均成熟,故染色浅。
髓质内的胸腺上皮细胞由两种
髓质上皮细胞,球形或多边形,胞体大,胞间有桥粒相连,间隙内有胸腺细胞,是分泌胸腺素的主要细胞。
胸腺小体上皮细胞,构成胸腺小体。胸腺小体是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椭圆形,有数层扁平的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外周细胞幼稚,核清晰,嗜酸性,中央细胞已解体。小体内还有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缺乏胸腺小体的胸腺不能培育出T细胞。
3)血液-胸腺屏障组成: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内皮间的紧密连接;完整的基膜;血管周隙(内有巨噬细胞);胸腺上皮细胞的基膜;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层。
功能 是胸腺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影响淋巴结和脾的胸腺依赖区。
淋巴结 滤过淋巴,进行免疫应答 300~600个
结构
卵圆形,淋巴结一侧凹陷称淋巴结门,有输出淋巴管,血管和神经通过。淋巴结表面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数个输入淋巴管进入被膜,汇入淋巴下窦。被膜和淋巴结门的结缔组织呈索条状深入淋巴结实质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粗支架。小梁互连成网,其间有网状纤维,构成淋巴结的细支架。淋巴结的实质可分为周围部的皮质,染色较深,中央部的髓质,染色较浅。皮质和髓质互通,无明显分界,均有淋巴窦贯通。
1) 皮质 由浅层皮质、深层皮质和皮质淋巴窦构成。
浅层皮质,位于被膜下,主要含有淋巴小结和薄层弥散淋巴组织。
深层皮质又称副皮质区,位于皮质深层,是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构成,又称胸腺依赖区。其中有一种T细胞分布区特有的细胞,称作交错突细胞,胞体小,染色淡,界限不清,核分叶,有许多突起,伸入相邻的淋巴细胞之间,且交错相互,无吞噬能力,但有较强的抗原呈递作用,并可诱导T细胞分裂分化,引起免疫应答。
又称深层皮质单位,呈半球形区域,较平的面朝向多个淋巴小结,球形面朝向髓质,可分为周围区和中央区。前者是包围中央区的一层较稀疏的淋巴组织,由T和B细胞组成;前者是形成深层皮质单位的主要部分,细胞密集,含大量T细胞和一些交错突细胞。
此区还有许多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和淋巴窦盲端。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是以变形运动穿过内皮间隙或内皮细胞进入深层皮质。淋巴细胞通过髓质淋巴窦的盲端进入淋巴管道。
皮质淋巴窦位于被膜下和小梁周围,分别称作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前者宽,后者窄。被膜下窦呈放射状延伸到髓质成髓窦。
2) 髓质 淋巴结中央,髓质的淋巴组织排列成索,称为髓索,主要是B细胞和浆细胞。在髓索之间和髓索与小梁之间的淋巴窦称作髓窦,腔大,内含较多的巨噬细胞,所以过滤功能很强。
3) 淋巴窦 是淋巴结内淋巴流动的管道,与输入和输出淋巴管连通。窦壁由连续性单层扁平内皮构成,内皮外面有薄层基质、少量网状纤维和一层扁平的网状细胞。窦内有支持性的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淋巴在窦内流动很慢,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病源微生物等。
功能 滤过淋巴液;参与免疫反应。
补充 淋巴液流动途径 输入淋巴管——被膜下窦——小梁周窦——髓窦——输出淋巴管
脾 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位于血液循环的通路上,其大小和结构可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
结构
脾无皮质和髓质之分,分为红髓、白髓和边缘区。脾内无淋巴窦,而有许多血窦。
1) 被膜和小梁 脾表面有致密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伸缩可调节脾的容积和血量)形成的被膜,游离面有间皮被覆。被膜和脾内小梁相连。
2) 白髓 延中央动脉分布,分为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前者是围绕在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等构成,相当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淋巴小结又称作脾小体,主要由B细胞组成。免疫应答时,中央动脉常偏向一侧。
3)边缘区 位于白髓和红髓交界区,该区的淋巴细胞较白髓稀疏,比红髓密集。以B细胞为主,也有T细胞。中央动脉进入边缘区后分支出许多毛细血管。边缘区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是脾首先接触抗原并引起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4)红髓 占脾的2/3,含有大量红细胞,红髓可分为脾索和脾窦。
脾索 由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构成,对滤过血液和产生抗体有重要的作用。
脾窦 位于脾索之间,窦壁由长杆状内皮细胞,纵向排列而成,内皮外基膜不完整,网状纤维环绕血窦,,巨噬细胞突起可以伸入窦内。
功能 造血 滤血 贮血 免疫
5. 了解扁桃体的结构和功能
扁桃体是最容易接触抗原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免疫器官。
腭扁桃体,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扁桃体隐窝。隐窝周围固有层有许多次级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可见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淋巴细胞进入扁桃体的主要途径。成人的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多退化。
功能是对抗原的刺激进行相应的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