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测试专家也是“成本控制”高手,秘诀就是这个模型
问
我不想做太复杂的测试,但是又担心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影响公司品牌

问
我想做测试,但是测试成本太高,我肉疼

答
别担心,凯云科技专家在线支两招:
①自动化测试方法可大幅降低测试成本;
②寻找专家指导搭建合适的测试系统。
生产测试是“避无可避的麻烦事”
但为了兼顾产品质量与公司收益我们需要做测试且平衡成本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开发成本+部署成本+操作成本=总体拥有成本

对总拥有成本进行正确的建模
有助于了解特定测试资产
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
并提供了适应未来战略投资的财务框架。
接下来按照这个思路小编为大家逐步讲解节省开发成本、部署成本操作和维护成本的实操方法
开发成本
开发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相关主要成本:
■ 规划工作-正确识别测试系统的所有可行方案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包括浏览供应商网站、参与产品演示会、评估、贸易展会和论坛所花费的时间。■ 开发人员培训-包括学习新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开发环境[IDE]或测试执行程序)和硬件平台所需的时间和培训课程费用。■ 开发工具-购买测试软件(IDE或测试执行程序)开发许可证的相关成本。■ 开发工作-开发概念性验证测试系统软硬件所需的时间。■ 开发系统-购买初始概念性验证或演示测试系统的相关资本成本,用于对当前或其他新系统进行基准测试。
部署成本
部署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相关主要成本:
■ 资本设备-所需测试系统的数量(取决于产品需求和测试系统吞吐量),直接影响设备成本。■ 系统组装-将单个组件组装到测试系统中所需的时间,组装过程包括构建19英寸或21英寸仪器机架或其他机械外壳、安装所有测试仪器、连接线缆和接线,安装开关和大规模互连以及连接件。■ 软件部署-编译或构建软件组件集合,并将这些组件从开发计算机导入到目标机器上执行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成本。■ 运输和物流-测试系统的尺寸和重量以及生产或制造设施所需的测试系统数量直接影响该成本。运输距离和接收货物所需的时间窗口也会影响此成本。系统的耐用程度决定是否需要使用特殊包装。

注:在比较两个具有类似性能的测试系统时,应选择更小型、更轻质的测试系统来降低部署成本
操作和维护成本
与操作和维护自动测试系统相关的成本是:
■ 每小时操作-测试系统操作员和支持技术人员的人工成本,用于确保系统在制造过程中正常运行。测试系统的数量和操作系统所需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该成本。
■ 操作员培训-每名操作员学习测试系统使用方法所需的时间。无论培训采用何种形式(操作手册、在线或面授课程),该成本通常仅限于每名操作员必须参加培训的时间。对于拥有多种测试系统的公司,必须在两种模型(每名操作员都可以操作每个测试系统和每个操作员专门操作单个测试系统)之间决定人员配置策略。
■ 维护-保持测试系统和仪器正常工作的相关成本。该成本通常包括每年校准设备的成本,以及故障时更换仪器所需的预测成本。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也会影响该成本。
■ 备用库存-在意外停机(如仪器故障)或计划停机(如校准)时运行备用仪器所需的成本。对于拥有多个独特测试系统的公司,需要为每个测试系统准备备用仪器;由于产品结构多样,公司还需要为其测试系统提供更多的备用仪器和零件,以确保较长的正常运行时间。
■ 安装-消耗大量电力或产生大量热量的测试系统需要安装特殊的大功率电气设备或冷却塔以确保性能正常。
■ 公共服务-为测试系统供电、冷却和提供场地(占地面积)的相关成本。制造车间每平方英尺的价格和电价可能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财务分析方法
由于开发和部署成本按多年摊销,而操作和维护成本属于还未发生的费用,因此必须使用财务模型来确定测试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
■ 投资回收期(PP)-这是实现项目资金回笼所需的时间。这种计算方法包括两部分。首先,必须明确开发和部署新测试系统与部署更多旧系统之间的差额以确定前期成本。因为旧系统已开发完成,所以不会产生相应成本。其次,将这个差额除以每年根据新系统效率(吞吐量)所节省的操作成本。

■ 投资回报率(ROI)-代表项目使用周期内赚取的资金与投资资金的比率,以百分比表示。由于需要分别计算出新旧系统的预计总体拥有成本,然后明确两者差额,因此计算较为复杂。随后将此差额除以更具成本效益选项的总成本,并从所得商中减去1 (100%)以得到百分比形式的结果。

■ 其他模型-要确定项目或金融投资的可行性,可使用许多其他财务模型,如内涵报酬率(IRR)、净现值(NPV)和修正后内涵报酬率(MIRR)等。但在比较两种方案时,使用这些模型的高级建模往往会失效,因此您可以将分析简化为PP和R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