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终于要买家里第一辆车了 关于买车我的想法

2020-06-26 14:29 作者:神楽坂紫喵  | 我要投稿

生长在北京的我,今年家里人总算中了签,我自然是大喜,因为在拿到驾照之后的8年间,我全是以日租、分时租车或者借别人的车开,来保持我的驾驶技能。不过这也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燃油车以及新能源车的驾驶感受。非常惭愧,作为一位车迷与赛车媒体人,我目前开过的最快的车居然只是DB11和毛豆X。赛车游戏里那堆呢?我平时跑的那堆拟真赛车游戏放到现实道路还是不能当真的,不然我岂不是F1都开过了么。

是的 就是这台DB11 曾经去过上赛

言归正传。首先我生活在北京,不过不要以为住在二环里的北京人就有多土豪,我家只是一个普通的砖角楼,房屋面积只有60平米,这可比不上隔窗相望的几十层高的高楼。楼下还没有固定车位,诶~别问物业,老小区哪来的物业呀。

基本情况说完了来说说车的事。我家从2013年开始摇号,久摇不中。2017年底我判断短期内普通指标中签几率实在不会很高,我就把其中一个挪到了新能源指标,由于新能源指标是轮候制,这样我们就能在2020年顺利中签。和其它城市不同的是,北京的指标没有拍卖这种方式,新能源指标也不包含混动车型,所以可选范围就很少了。什么家里第一辆车得是燃油啊,新能源没私人车位不方便啊,我去它的吧,起码现在有车了,这还不算个进步吗?当然了,普通指标直到6月26日还是没中。

这半年恰好是疫情高发时间,赛车停摆,我也就正好有机会跑去各种4S店转转,兼试驾。这4个月期间我光顾了各个牌子的店面。首先我和家里人都不喜欢SUV,所以很遗憾,一些新势力厂直接就pass掉了。而由于我分时租赁开过几台北汽,所以这次就没再去他们的4S店。比亚迪、长安、江淮、以及日产、两个通用等合资厂(大众就算了,朗逸那是什么迷惑情况)我在这期间全都转了一遍。

我觉得科技圈有一句说得最好的话就是“科技,就是让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我们可以认为,当厂商不再大力宣传一项科技的时候,就说明这项科技达到了正常使用的水平。就如TC、就如ABS、就如ESP,现在已经成为标配了,没有哪个厂商大力宣传。所以,目前有一些”新”的功能,现在也确实可以用,但我更愿意等到购买下一台车的时候再考虑这一些,因为科技的发展是飞快的,没准到了那时这就是标配了呢。

自然,车总归还是要看基本的驾驶感受的。油车就是那些大家津津乐道的内容。对于电车,由于选择受限,性能方面的内容不再占据主导考虑。相反,由于三电系统非常简单,所以主要看谁做得好,主要集中在了系统优化方面。

This one is good

首先是关于驾驶体验的最核心问题:刹车动能回收以及蠕行模式,如果有厂家能把这两个做好,那就说明这个厂家对于车辆的整体把控能够做得很精美,因为这既包括了动力系统,也包括了刹车系统的匹配。注意,这可不是说要零百加速做到多少。

然后是与手机的远程配合和OTA更新。这倒不是新能源车的专属功能。你愿意厂商说能用手机控制车,结果你三天两头用手机控制不了车吗?我是不愿意,那还不如不用。现在很多新能源厂都加上了这两个功能,但为什么还要提一句呢?我用苹果全家桶,我看重生态便利性。

……无言以对

最后就是我非常主观的意愿。我最关心的有以下几点:空调按键、换挡方式、自动化程度、以及外观。这几项内容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我的购车喜好。比如比亚迪,虽然一切都很好,刀片电池也很安全,但尾灯的设计我怎么看怎么不喜欢,这就降低了购买意愿,毕竟整台车都要跟着你至少3年,你愿意忍受一个你不喜欢的设计如此之久吗?

哦,忘了说价格。遗憾的是,就像我刚开始说的,虽然住在二环里,但我的预算在20万以下,特斯特大概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了。稍微多一点到25万貌似也没有合适的车,有人说小鹏,但是小鹏在6月底还没上市呢,我可不愿意在7月顶着大太阳去看车,我可是在24度室温环境下都能往外冒汗的体质。

那么我家买了什么呢?端午放假了提不了车,月底提完车再说~

Nope, not this


终于要买家里第一辆车了 关于买车我的想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