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05:《辩护人》
韩国的电影一般都具有极强的现实色彩,他们取材敢于直面现实中的缺陷,换句话而言,就是在往立法者的伤口上撒盐,就像腌肉一样的撒,作为一名观众而言,只能缓缓吐出两字,过瘾。
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作为铺垫,要是没人推荐,我估计很多人就快速拉动进度条了,但在之后的反思中,不难发现前期的主人物形象铺垫挺合适的,主角从开始的‘搬砖’到后来的名声鹊起,靠的不是施舍,而是人生中宝贵的努力、奋斗,改变,坚持以及感恩。人物的形象在前期日益饱满,但精神上的魅力就是电影的下半部分所烘托的部分,此时的电影也就愈发进入高潮,愈发充满着危险的信号。
在冰冷的财富和温暖的恩情中抉择,一边是胜率极大的税务诉讼,一边是几乎不可能获胜的与‘正义执行者’的较量,在‘今日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的感恩和对法的正义的坚持中,男主选择了法治。一场震惊四座的辩护之战就此开打,剧情跌宕起伏,我们能看到法律严肃的矜持和权利的附庸现实,对光明的坚持和对黑暗的恐惧无疑是本片最大的卖点。
无论是辩护人还是被辩护人,也许他们遭受了太多不公平的对待,但在法庭之上,当他们看到希望的那一刻,他们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那种对希望的无限渴求,是照亮观众内心最直接的光。作为一名律师,男主是多么希望他所理解的法律能给予他足够的回应去对抗这社会的顽疾,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火焰,那是被赋予人性灵魂的正义之火,但世上能得到的反响何其之少!那蓄着泪水的眼睛是他对别人、对畸形的现实的强力质问。寻找真理,推翻迷妄,男主在不断探索着人性的至美,即使社会中的黑暗实力如此的强大。年轻人眼睛里所包含的不仅是对生的希望,还有对法律的期许,当溺水的人看到了救命稻草,那可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救赎之物呀。情感在心理的博弈中渐渐发酵,辩护人最后的坚持,正是那种对于年轻人的无限期许,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的帮助有多少,无人可定,但毋庸置疑的是,祖国的未来是属于这些沐浴着新鲜阳光,思想在剧烈生长的年轻人们,他们也在期望着他们所爱的国家能给他们必要的回应,但这时国家沉默了。
电影中的博弈确实精彩绝伦,在最后,对于法,或许大家都没过多的理解,那就去看看B站的《罗翔说刑法》吧,没错,就是那个‘法外狂徒张三’的故事,虽然罗教授主讲刑法,但是他会引导你去理解什么是‘法’,什么是‘法治’,什么是‘良法而治’,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品质优良的网课资源,愿大家各取所需。
附件: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有兴趣或者无聊都可以看看):
译 名 辩护人/逆权大状(港)/正义辩护人(台)
◎片 名 The Attorney
◎年 代 2013
◎国 家 韩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韩语
◎上映日期 2013-12-18(韩国)
◎片 长 127 min
◎导 演 梁宇皙 Woo-seok Yang
◎主 演 宋康昊 Kang-ho Song ....宋佑硕
林时完 Si-wan Lim ....镇宇
郭道元 Do-won Gwak ....郭秉奎
吴达庶 Dal-su Oh ....朴东虎
金英爱 Yeong-ae Kim ....顺爱
柳秀荣 Su-yeong Ryu
宋英昌 Young-chang Song ....Judge
◎影片相关
1、影片以1981年韩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政府以传阅危险书籍,进行非法集会,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等理由对釜山地区的大学生和大学出身的活动家,进行拘留刑讯的“釜林事件”为素材改编拍摄。
2、宋康昊在片中饰演角色的原型正是当时还是个平凡税务律师的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当年卢武铉在接触了受害学生后受到震动并为学生辩护,并从此走上"人权辩护"的道路。
3、因为卢武铉这一角色原型的敏感性和争议性,宋康昊曾一度拒绝出演该片。他给出的理由是“担心给他(卢武铉)添麻烦”。
4、为了完美诠释角色,从前读剧本只读一遍,拍摄前从不对戏的宋康昊,提前四五天就进了剧组练习台词。这对拍戏全靠临场发挥、追求“自然演技”的“行动派”演员宋康昊来说还是第一次。
5、主人公宋佑硕的名字由宋康昊的姓和导演的名组成。
6、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的哲学和英文学专业的杨佑硕导演,曾出版过很多译作,同时还是个漫画作家。其所作的连载漫画《铁雨》曾因预言了金正日的去世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7、《辩护人》并非宋康昊首次饰演有历史原型的角色,在2004年上映的《孝子洞理发师》中,宋康昊扮演了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理发师。
◎幕后花絮
真实事件改编
《辩护人》以1981年韩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政府以传阅危险书籍,进行非法集会,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等理由对釜山地区的大学生和大学出身的活动家,进行拘留刑讯的"釜林事件"为素材改编拍摄。当时还是个平凡的税务律师的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在接触了受害学生后受到震动,随后参与为学生辩护,并从此走上"人权辩护"道路。宋康昊在片中所饰演的律师宋佑硕的角色设定与卢武铉颇为相似。
卢武铉2003-2008年在任韩国总统,卸任后不久为亲友收受财界贿赂的丑闻所困扰,于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杀身亡。该人物的政治敏感性和极富争议,曾令宋康昊一度拒演。他担心很难毫无顾及的去演绎一个颇具争议的政治人物的人生断面。但在回味了剧本15天后,宋康昊决定接下这个角色,他给出的理由是"为身处那个年代的那些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热情所打动",并且宋康昊还坦言"主人公宋佑硕前后心境和现实行动的转变勾起了他的表演欲望"。在《辩护人》筹划初期,正值李明博当政,一部映射全斗焕前总统暗杀事件的《26年》曾因题材敏感一度停拍。《辩护人》战战兢兢的制作方因为宋康昊的加盟看到了一线生机。而当时刚刚经历过《嚎叫》和《蓝盐》两部商业电影票房败走的宋康昊,也正急需一个为自己正名的好角色。
宋康昊演技突破
影片《辩护人》刻画了一个只知道挣钱的税务律师走上人权辩护道路的过程。。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他是一个土气、厚脸皮、精明且能说会道的新人律师,为了拓展业务到处拉关系散名片。如宋康昊许多深植人心的角色一样,从头到脚都透着喜感。就像《杀人回忆》中自以为是的无能警察、《密阳》中爱耍小聪明的车行老板、还有《孝子洞理发师》中小心翼翼的理发师,在宋佑硕身上,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而当宋佑硕平生第一次不为钱,而是为了人的尊严和司法正义站上法庭,角色的新鲜感也随之凸显。除了十分考验台词功底的庭辩戏,宋康昊还挑战了一把前所未有的咆哮演技。
此外,为了完美诠释角色,从前读剧本只读一遍,从不体验角色生活,拍摄前从不对戏的宋康昊,提前四五天就进入了剧组练习台词。这对拍戏全靠临场发挥、追求“自然演技”的“行动派”演员宋康昊来说还是第一次。
新人导演演绎历史
显然,《辩护人》并非传记电影,韩国人将这一类电影叫做FACTION(FACT+FICTION)--以现实为基础的杜撰电影。在《辩护人》之前,类似的韩国电影也出现过很多,像讲述总统暗杀事件的《26年》;以首尔发岩桥爆炸事件为原型的阴谋论电影《白鲸》;以朴正熙总统的理发师为主人公的《孝子洞理发师》等,这些影片通过戏说小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来展现特定的时代背景。宋康昊在《辩护人》中所塑造的也仅仅是历史洪流中的一个小人物,只不过现实中的他后来碰巧当上了韩国总统。更有意思的是,主人公宋佑硕的名字由宋康昊的姓和导演的名组成,随意的毫无深意可言,这或许也是导演的刻意之举,让人物看上去尽可能的单纯,减少联想。
与《孝子洞理发师》一样,《辩护人》的导演杨佑硕也是首次执导电影。此外《26年》《白鲸》也都是新人作品。这或许是新人导演更喜欢借敏感题材入手使然,他们不在意后果,没有顾虑,考虑最多的只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内心声音。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的哲学和英文学专业的杨佑硕,曾出版过很多译作,同时还是个漫画作家。其所作的连载漫画《铁雨》曾因预言了金正日的去世一度成为热门话题。《铁雨》讲述了在金正日去世后的半岛备战状态下,故事主人公阻止战争拯救家人的故事。如此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关怀也将在电影《辩护人》中继续。
◎获奖情况
第8届亚洲电影大奖 (2014)
最佳男主角(提名) 宋康昊
最佳新演员(提名) 林时完
最佳女配角(提名) 金英爱
第50届百想艺术大赏 (2014)
电影类 大赏 宋康昊
电影类 最佳影片 杨宇锡
电影类 最佳男主角(提名) 宋康昊
电影类 最佳男配角(提名) 郭道元
电影类 最佳女配角(提名) 金英爱
电影类 最佳新人男演员(提名) 林时完
电影类 最佳新人导演 杨宇锡
电影类 最佳编剧(提名) 杨宇锡 / Yoon Hyeon-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