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锤炼检索技巧的原因之一:减少运气成分

2022-10-12 09:11 作者:黑娃-专利检索  | 我要投稿

我的公众号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yY-BgMuZiqJ_7IT6KfMrg

今天这个话题跟平时一些朋友对我检索式构建产生的疑惑有关。产生疑惑了是因为,我以前很少公开我针对某个技术方案进行检索的思路和检索式构建及调整。但是近期公开了一些,主要是电商产品的,且产品结构和原理大都比较简单,而检索式看起来不是很简单。


于是有些朋友就会说:“黑娃,我看你的检索式构建好像挺复杂的,看起来好像很厉害。”

图片

(隐藏式插座案例:隐藏式插座--略带难度的产品专利检索)


图片

(肥皂盒案例:肥皂盒起泡器--小题大做的检索经历)

图片

(爬墙蜘蛛人案例:爬墙超人-解压玩具专利技术检索)

图片


这种事情跟厉不厉害是无关的,我一向强调,能检索到就是好办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检索风格、习惯。我在前两年的某一次直播讲课中也批评了那种,根据检索式花里胡哨程度看一个人检索水平的检索评判面试方法。

图片


尤其是近一年,我正在逐渐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检索方法论,在我的方法论中,是比较依赖同在算符的,所以很多人都会注意到我很喜欢用同句和临近算符。

那黑娃你是一开始就这么玩的吗?肯定不是。
那黑娃你是故意这么写为了装逼吗?肯定不是。


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什么经历导致了我变成现在这样?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

图片


跑偏了。


我说点现实的情况,很多人应该都有体会。撰写前查新的时候,针对公司研发人员提供的方案,或者是客户发明人的方案,经常能很快检索到特别相似的专利。在这过程中,经常的用and逻辑简单构建检索式就OK了(研发或客户来自研发实力强的公司除外)。比如以下这个例子。

图片


图片


这是一款情侣枕,俯视图看起来就是个倒过来的回车键。其中延伸出来的一块有拱形结构,拱形结构也类似隧道结构,用于男同胞们的胳膊可以不再受累。

假如现在有位伙计拿了这个枕头出来说要申请专利,怎么检索,用最简单的and?

图片


枕/tac and (情侣  and 压 and 手)/tacd


最简单的算符,仅仅前五个结果,连检索式调整都不需要,就有三个完全公开了技术方案。这是特别普遍的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会给人一种感觉,and构建检索式就够了,是无敌的。是能应对所有问题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少审查员喜欢用同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无效不掉的专利?为什么我们拿到一份FTO报告时,可以看到检索式中都会用到不同的算符甚至算符组合?是不是他们实际上都很笨呢?又或者,他们故意写复杂的检索式为了给人一种很厉害的感觉?

换个角度思考,是什么让很多人产生了,and就足矣,这样的观点。

图片


以我这几年的所见,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仅仅需要做撰写前的查新,且交底或技术方案提供方的研发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并不够。and就足矣,会发生在,我们输入的关键词,与很多专利能直接匹配上,或说,我们输入的关键词直接“命中”了那些专利。

反向推一推,就是说,很多专利的写法、描述都特别简单直接,而浏览量也并不大,使这些专利轻松的就“撞”我们枪口上了。


那如果是经常做无效检索的朋友会有体会,无效检索并不好做,如果再压缩时间,简直要命。这是为何?


因为经常的,拿来维权的专利是经过了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检验或者其他检索分析机构的检验才会拿出来维权,再加上对比文件有公开时间的要求。(我自己常做无效检索,也经历过有机构找我帮做维权前的稳定性分析)虽然我们都会说评价报告不一定准确和靠谱,但大多数时候,审查员们已经努力过一次,案件检索难度本身已经会大于普通检索。


更何况是那种历经多次无效的案件呢。多少个团队都败在一篇专利手里。


所以说。纯用and就能解决的事情,审查员和检索分析机构不会么。不是不会,也不是不想。能轻松解决,谁不愿意。主要是不可能。以简单的方式命中,需要目标文件能简单的直接让我们命中。


普遍情况就是关键词的多样化。同样是刚才的情侣枕的拱形结构。是不是也可以描述为桥型、隧道型?这是比喻角度的描述;是不是可以描述为倒U型、n型?这是象形角度的描述;
是不是可以描述为凹槽、凹陷、内凹、弧形?这是结构角度的描述。

图片
图片



仅仅这样非穷举的情况,已经有多少可能的表达?桥型、隧道型、倒U型、n型、凹槽、凹陷、内凹、弧形。都作为扩展去考虑,是容易带来特别多噪音的,但是漏了一些扩展,可能就没法命中目标文件。


出于命中目标文件角度考虑,扩展肯定是需要的,但是噪音又很大,基本上就要考虑降噪了。那么此时原检索式是and连接,如果我们还用and,那该怎么降噪呢。除去非字段调整的方式,就是去掉一些扩展。那是不是绕回来了。


(有没看明白的可以私聊我。)


到这里其实就很明显,我们一直在接触的检索对象、检索目的导致了我们需要用到怎样的技巧。


以我为例,如果要我能仅仅用and构建检索式就解决每次无效检索,只有一种可能性:我完全知道目标文件的样子,哪怕他的写法多诡异,哪怕他的描述多不像人话。这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抱歉我终于说到了运气这个词,一开始就说到运气可能不容易理解。


一次两次的运气使然,的确有可能,OK,我蒙中了,我成功了。那么时间久了呢,检索次数多了呢,怎么保证自己无效检索的成功率?要一次次的拼运气吗。这是不现实的。


最靠谱的是锤炼自己的技巧,让自己有能力突破运气的不稳定性。关于这一点,很多人有做研究。比如如何调整检索式以降噪、如何运用语义结合布尔的方式做检索、如何利用非专利检索渠道等等。但总的说,没有人会想,如何用好and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正是仅仅用and带来的。


会看到一些朋友说,“这次检索想复杂了反而没那么快做出来”。

图片


因为平时的检索一定不那么轻松,这让一些人养成了思维习惯,不去简单的看待问题,知道多分析,并更严谨的对待检索式的构建。(刚才无效检索只是举例,实际并不限于以上举例。)
毕竟上手检索时,我们不会去认定这个检索过程会容易还是难,这是在拼运气,而运气是不稳定的。我们只需要考虑怎么严谨的对待每一次检索式的构建和调整来尽量打破运气的不稳定。

最后给出我第一次检索情侣枕时的检索式吧,也是一次命中。(上文的举例是临时构建的纯and连接的检索式,方便举例需要)各位可以看看区别。

图片


黑娃

许利民,思博论坛ID“黑娃”

1)泉州振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景毅检索分析团队负责人、思博论坛版主及检索讲师;

2)知识产权师、检索分析师;

3)擅长无效检索、侵权检索、稳定性检索、公众意见检索、查新检索,有丰富的涉诉无效检索经验,已经手包括化工机械、医疗器械、电商产品、注塑机械等在内的许多领域专利检索;

4)有对企业、代理机构及高校的专利检索培训经验

图片


锤炼检索技巧的原因之一:减少运气成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