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比杀人更可怕的恶意是抹杀一个人的人格

因为刚看完《杀人之门》,所以《恶意》中野野口修对于日高的恶意于我而言并没有太大感触,也许是愤怒早就已经在仓持身上发泄完了吧。野野口修和仓持的恶意其实有点相似,都是源自于自卑和嫉妒,不同的是,仓持有足够的能力将田岛玩弄于掌心,而野野口修却没有支撑其小说家梦想的天赋,只能将对日高的恶意不断积累,直至爆发。
其实,野野口修在犯罪方面也可以说是天才了,通过故意留下漏铜引导警方找到自己希望警方看到的“证据”,杀死日高对他来说只是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之一,换句话说,从他确定要执行这个计划的时候,日高在他眼里已经是一具尸体了吧。
以罪犯作为第一视角的小说并不少见,之前看过鬼马星的《木锡镇》,相比于《木锡镇》全程以凶手的自述,《恶意》则是通过野野口修和加贺恭一郎两方的笔记交错展开,使得警方和凶手之前的较量更加针锋相对,结局的反转也因为有了铺垫而不会让读者产生困惑。
“犯罪动机”一向是社会派的拿手好戏,但是东野圭吾却将对人性的揭露和叙述诡计结合起来,在感叹野野口修可怕的恶意之余,也不禁为其制造伪证的手法而叫好。
总的来说,东野确实是把社会和本格结合的最好的人,不过这也是他最受吐糟的一点吧,但不可否认,东野在创作上的天才确实独树一帜。
“从你和你母亲过去的言行,我感到你们好像对日高还有住在附近的人存在着某种偏见。不过,我敢说不论如何丑恶的偏见,它的产生绝对不是历史或地方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