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每逢遇到节日、生日,我都会想起仙世的爷爷奶奶,奶奶是2009年1月6日,在我上大学期间走的,爷爷是在2020年2月28日离开的,早年爸妈为了家庭生计,常年在外打工,我从小便跟随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直到我参加工作。
奶奶是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把家中内务大小事项都操办得十分稳妥,奶奶时不时会将自己做的酸菜、种的蔬菜、水果拿给邻居们吃,使得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在她身上我学会了善良与分享。
爷爷曾经是一名干基层工作30多年的老支书,兢兢业业一生,一心为公,还被组织评为红旗支书,拍了专题纪录片,在他身上我学会了忠诚与奉献。他有着非常好的生活习惯就是控制饮食(定点、定量自己做饭)坚持锻炼身体(每天早操1小时,晚上运动1小时,换洗衣物从来都是自己手洗)与学习(天天看新闻,了解时事并与家人们进行分享、交流),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他离开的那一天。
从2015年开始,我就将爷爷从老家接到衡阳与我们一同生活,照顾他,对于他来说虽然在一个新环境,周边没什么熟人,生活起来还是有些不适宜,但是看到我们在正道上努力进取,日子一天天变好,他老也是乐在其中,由于与他人交流时语言不畅,所以在他口袋里总是藏着一个记事本和一支笔,到市场上购买物品或与人交流时,他总是用笔写本子上给对方看(这个本子我一直保存着),为了给我减少负担,一直以来他的生活都是自理,直到他在睡觉中仙逝那天。
早在2016年我就将与爷爷在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通话,用照片、视频和录音的方式记载保存着,想他们的时候就翻翻照片、视频,听听录音,仿佛他们就在我的身边一直未离去。
作为孙子的我,自打出生就被爷爷奶奶疼爱着,但他们从不溺爱,小时候我也因顽皮,吃过好多顿“条子炒肉”。从小爷爷就教我学习《三字经》与《增广贤文》,说这里面有很多世间道理,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爷爷周一早晨5点骑着他那辆凤凰牌自行车(我就坐在前杠上)送我去学校(因为家距学校有8公里路程),周五晚上用同样的方式接我回来,用他的思想与行动伴随、守护着我长大。懂事以来奶奶总告诫我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辜负他人,想着别人的好,善待身边的人和事,记得在大学期间每次出远门返校,奶奶都会往我口袋里塞上几百元钱,说凡事都要有余地,留着备用,奶奶还教会我煮饭炒菜,说以后成家立业了自己想吃什么可以自己做,不需求人。正是成长在这种环境与教育中,使得我从小就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感恩身边的人和事,也铸就了我重情重义、待人有礼、干事务实、为人正直的品行。除了在学习方面不让家长操心,我还会主动为这个家庭分担一些农活与家务(打苎麻、捡棉花、摘玉米、收油菜、收稻谷、拣谷穗等),大学期间每次放假我都会回老家,现在居住地与工作的关系基本上带家人一年回一次,每次回去我都会给亲戚们、老邻居们带点小礼品,与他们聊聊天,也会在爷爷奶奶坟前上香烧纸,述说这一年的变化情况。
现在我将爸妈接过来与我同住,他们帮我照顾着小孩,给予了我这个家庭非常大的支持与帮助,看到父母身体安康、孩子们乖巧可爱,使得我和我爱人能在这个该奋斗的年纪无后顾之忧地为社会、为事业、为家庭努力拼搏,我很珍惜、感恩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我的家人们、我的领导同事们。
在此,祝福我们的祖国日盛一日,天下所有家庭幸福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