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福建|山野赏秋,浓淡有致!来桂峰邂逅一场秋天的丰收

你眼中的福建是什么颜色?
是一年四季从未缺席的绿
还是百年历史光辉凝结的红
又或是生态低碳海洋蓝
多彩福建,一起看见!
《帮帮团》金秋特别策划
一天一景,足不出户
“云赏”八闽好风光!
(识别图中二维码回看直播详情)
第五站:三明桂峰
桂峰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迄今有700多年历史了。桂峰村满目皆古,古道、古街、古树、古书斋、古碑刻、古民居等。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可谓旋踵即景、移步换天。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这里还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
今天的《多彩福建》
主播艳欣带您走进桂峰村
感受久违的乡土气息
沉浸在农耕文化的魅力之中
打卡桂峰村“晒秋节”
桂峰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是全省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在村口的中央广场,映入帘里的就是一片晒秋的景象。每至深秋,忙碌了一夏的桂峰村民便将自己收获来的稻谷、辣椒、玉米、地瓜、南瓜和红白萝卜等色彩缤纷的农作物拿出来晾晒,以备入仓,求得来年再丰收满满。晒秋节是从每年的九月底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份。
紧跟着,艳欣来到了桂峰村稻田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块块稻田犹如色盘上的色块,艳丽动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稻穗随风摇曳,颗粒饱满,稍微俯身就能触摸到沉甸甸的金黄稻穗。这里也成了桂峰的网红打卡点。
面朝稻田看“飞凤衔书”
站在桂峰村的观景台上就能看到整个村落全景,这里还有一个“飞凤衔书”的美丽传说。传说,一只金色凤凰衔一本天书,在桂峰古村盘旋而舞,不久后幻化成山,天书化作梯田。凤凰头处随即落于蔡氏祖庙处,翅膀左右拥抱村庄,尾翼延绵九十九座山峰,一层层梯田化作一页页书本,而一粒粒稻谷则为书中文字。
黄酒酿造技艺传承数百年
桂峰村除了美景,还有一项传承了700多年的古老技艺——桂峰黄酒酿造技艺。桂峰黄酒酿造为蔡氏祖传,是为数不多的运用传统工具,纯正手工酿造的佳酿美酒。一般在每年冬至时节酿造,需经过蒸米、发酵、榨酒、温酒、封坛等多道工序,老酒口味自然甘甜,清醇爽口,色泽橘黄澄亮。
耕读传家 崇文尚学
随后,艳欣来到了玉泉书斋,书斋主座面阔三间,中间为厅堂,用于讲课。理学家朱熹就曾在此讲学。书斋面积不大,但整体布局玲珑巧妙,构思严谨,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桂峰古村素来秉承耕读传家理念,崇文尚学,儒风不衰,古时成就了3名进士、12名举人和412名秀才。
书斋门前的桂花树,至今已有610年。长出的大月桂连专家学者看了都赞叹!而这数百年的桂花树在桂峰还不止一棵。
随后,艳欣来到了蔡氏宗祠,它是清康熙年间所建,因当地有不成文的规定,只有中了进士才能盖祠堂。全祠用80根巨大杉木柱子构建,宽枋大梁,不用一钉一铁,全部用榫卯镶嵌而成,极富特色,成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整个村落的中心就是石印桥了。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之所以叫做“石印桥”,是因为桥的下面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石印桥可以说是桂峰村最热闹的去处,这里种有金桂、紫荆等古树,树下是环绕石印桥的各种店铺,有杂货店、酒肆、小吃店等各种作坊。
非物质文化遗产·麦芽糖制作
传统古法熬制的麦芽糖,是在桂峰不能错过的美食体验。只用麦芽和糯米两种原料,熬制整整 12 个小时才能变成麦芽糖,浓浓的麦芽香气让人无法拒绝。麦芽糖补虚,止咳去血,益气力,止肠鸣咽喉痛,是一种家中常备健康好物。
斑驳的石板,沧桑的土墙,漫步蜿蜒的小巷,一路诗意浓浓,给人穿越古今之感。国庆假期,不妨放下手中的忙碌,背起行囊来桂峰,一起邂逅一场秋天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