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得不想上班,那么在银行有多少存款才能靠利息生活?答案来了
这个夏天,时见一些由于工作环境酷热被热射病夺走生命的不幸热搜。真让人不得不说,有时候人上班只是想赚取那点微薄的薪水果腹,可有时候却要承担要命的风险,实在是很不值。如今已经立秋,然而不少地方天气依然炎热,让一些人热得不想上班、不敢上班。
就有人幻想,要是自己有足够的存款,存在银行中靠利息就能生活,不用上班,那该多好?那么这个“足够”究竟是多少呢?有实现可能性吗?答案来了。

开支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可知,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56元,城镇居民14677元,农村居民7881元。按月份来,分别对应着约每月1959元、2446元、1313.5元。
由于平均数据只是一个大体的情况,不能代表具体的某个个体,倒不如凑整,分别计算一下月均2000元左右、2500元左右、1500元左右的居民,如果想靠存款利息生活,需要多少存款才行,相信能覆盖不少人的开支情况,也比较好算一些。
利率水平
利息一定的情况时,想要尽量降低所需存款数,需要找到利率尽可能高的方式来打理。目前,银行存款利率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中长期银行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的利率水平整体不如之前,能找到4%利率的长期存款便算是相当难得的了,还需要面对一些流动性风险。
如果一个人月均消费1500元左右,一年18000元,18000/4%=450000元。需要有45万元以上的闲钱存在银行中,享受4%以上的平均存款利率才行。
如果一个人月均消费2000元前后,一年24000元,24000/4%=600000元。需要有60万以上的长期闲钱存在银行4%利率的5年期存款中,并能持有到期。
如果一个人月均消费2500元左右,一年30000元,30000/4%=750000元。需要有75万以上的5年期以上闲置存款,而这还只是满足一个人靠利息生活所需的存款数。
根据官方数据,我国居民中存款数超过50万元的都只有极少数人。不少家庭虽然也没少赚钱,但赚的钱有大部分是投入了房地产中,甚至付了首付之后还背着沉重的房贷,根本没多少余钱可以存在银行中吃利息。因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实现靠银行存款吃利息的愿望的。

怎么做
不过,靠利息生活的目标还是很值得追求的,因为人很难保证自己不会面临生病、衰老和意外,当因这些因素无法继续工作赚钱时,若能有足够的存款,靠利息就能生活,是十分令人感到安慰的事。那么如何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更近一步呢?
首先,财富的积累需要时间,财富的增值需要时间,升级对财富的认识和打理手段也需要时间来积淀。我们该尽早意识到存钱的重要性,努力从攒钱开始,力求早日达到45万、60万乃至75万以上的存款。
另外,当下存款利率正处于下行期间,未来储户不一定还能找到4%的存款利率,因而在存款之外适当引入一些稳妥的增值方式,力求提高所有存款的平均收益率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若想降低整体风险性,可将多数资金存在银行存款等保本方式中确保安全,对部分资金,可引入一些稳妥的方式增值,但一定要注意风险性。
就比如目前,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已经清零,储户若想增值,可用储蓄国债打理不确定闲置期限的长期资金,借助余额宝来打理不确定闲置期限的短期资金。也可以借助一些政策大力支持的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15万元每月可得1500元商品利润,也是很安全稳妥的方式。

总之,夏有酷热,冬有严寒,有时候一个人一周有七天不想上班,可不上班谁养活自己呢?如果你有大几十万的存款,也能享受到较高的收益率,或可实现不上班靠利息就能活的目标。但若目前还达不到,还是老老实实去上班比较现实一些。上班时,记得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和安全,那是一切的前提,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