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肿瘤医院】成都普济中医肿瘤医院黄宏:肿瘤治疗的对药思维

中医肿瘤黄宏认为,肿瘤治疗,可以使用对药;治瘤常两药相伍,或源于经方,或源于时方,均以临床疗效是否显著为判断标准;对药的使用,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可以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黄宏主任认为,对药的认识来源于《神农本草经》,书云:“药有七情……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中药“七情和合”的认识,丰富了对药内容。

一、对药的抗瘤作用
黄宏主任认为,对药抗瘤作用主要体现为:增强疗效、减弱毒性、升清降浊、寒热互制、阴阳双调、气血双补、补泻兼施、开合并用等;肿瘤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的病证;治病求本,扶助正气,贯穿肿瘤治疗的始终;特别是肿瘤术后标实骤解,正气大虚,治疗当以扶正培本、解毒散结为主,兼以祛痰化瘀、活血通络。
黄宏主任在长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善于在辨证论证的基础上判明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灵活运用以上对药,临证加减;把握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特性,造方用药,扶正祛邪,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药有很好的临床借鉴作用。

二、对药:旋覆花与海浮石
1、旋覆花
黄宏主任认为,旋覆花其性沉降,味辛、咸。辛则善散善行,故能宣散肺气达于皮毛;咸能入肾,故能纳气下行以归根,并引胃中之痰涎或水饮下行而从浊道出,不复上逆犯肺,肺自清虚;旋覆花以一药之功,三脏戴泽,三焦通利矣,实为治咳之要药;临床用旋覆花,并不完全局限于风寒喘嗽、痰多气壅等症,即或是肝肺不调之干咳少痰或肺肾亏虚之劳嗽,亦屡屡用之;《本草汇言》云:“用旋覆花,虚实寒热,随证加入,无不应手获效”。
2、海浮石
黄宏主任认为,海浮石性味咸、寒,寒能清肺降火,咸能软坚化痰,善清肺热,化老痰,治痰热壅肺,咳喘咯痰黄稠者;《本草纲目》云:“浮石,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治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海浮石有促进尿液分泌及祛除支气管分泌物的作用。
对药分析:两药相伍,一清一宣,常用于治疗肺瘤术后兼有肺气郁闭,热不得越,秽浊阻塞,热遏胸中,大气不行,以致升降不灵,诸窍闭滞,辨证属痰热互结者。

黄宏主任,副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喜爱中医,博览众多名方古籍古典,博采众长,在临床中不断总结、专研、精进、反复辩证、精益求精,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治肿瘤方法。
主治擅长:肺部瘤、胃瘤、食道瘤、卵巢瘤、宫颈瘤、乳腺瘤、鼻咽瘤、肝部瘤、胰腺瘤、胆管瘤、血管瘤、肠瘤、脑瘤、肉瘤、皮肤瘤、肾部瘤、膀胱瘤、淋巴瘤、神经瘤、甲状腺瘤、黑色素瘤、脂肪瘤、骨髓瘤、子宫内膜瘤、睾丸肿瘤、阴茎瘤、前列腺瘤、贲门瘤、皮肤黑色素瘤、颅内星形细胞肿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口腔黏膜瘤、喉瘤等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