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推进的重中之重:咨询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设定是心理咨询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心理咨询专业性的其中一个体现,但也是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有时会忽略的部分,
忽略咨询目标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咨询师不知道来访者想要什么而失去了方向,来访者咨询多次也没有要到想要的。
系统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名言叫不见目标不往前走。
所以怎么去讨论来访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目标之后我们才能干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干预才更容易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和咨询联盟。
就像我们打车,必须告诉司机我们的目的地在哪里,司机才能准确无误的把我们送到。

在本次家庭动力面对面第26期:确定咨询目标的上午场联合督导中,沈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如何澄清督导目标,以及如何澄清咨询目标,
学员们都在感叹
“没想到咨询目标能够澄清得如此具体,如此详细!”
下午场的专题分享,沈老师与学员们分享了,
咨询目标的重要性、咨询目标的特点、如何与来访澄清咨询目标,
澄清目标时需要注意什么,以及确定咨询目标不同情况的处理等等,
还在现场进行了家庭成员目标不一致时如何澄清目标的现场观摩演练,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小编将以文字的形式给大家展示课程中的部分精彩内容~

咨询目标的特征 Psychological
① 属于心理学范畴的
属于认知、情绪、情感、行为、个性等方面的内容,才能成为可以执行的心理咨询目标,
比如想要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调整认知偏差,或是调整行为等等,或是解决抑郁、焦虑情绪等等。
比如说一个人来做咨询,他说“我想去做生意,用什么心理学方法能够把我的生意做好?”
这个不能作为我们心理咨询的目标,也不属于心理咨询的性质,我们无法解决。
② 健康的
健康的,法律允许的,不伤害来访者自己和他人的目标。
比如来访有外遇了,他想让咨询师帮助他把外遇和婚姻同时兼顾,那么这个属于不健康的目标,不能成为心理咨询的目标。

③ 具体的可量化的
目标如果不具体,咨询将很难进行下去,目标越具体越容易看到咨询效果。
比如来访来到咨询室可能会说“我最近失眠了,想要睡好觉”,
• 那么你目前是什么样的状态?
• 什么样的状态叫做睡好觉?
• 你把多久入睡定义为失眠?几点入睡定义为没有失眠?
• 你现在入睡时间是多长时间?
这部分就是咨询师需要澄清的,通过澄清使目标变得清晰起来,再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小的目标使来访者开始改变。
④ 现实可行的目标
为来访解决所有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比如超出来访者可能的水平,或是超出了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等等。
比如:
• 完美主义要绝对地干净;
• 父母亲要孩子完全断绝网络;
• 丈夫想要妻子对他没有任何秘密;
这样的目标不能作为咨询目标,一旦作为咨询目标是注定实现不了的,对于不可行的目标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重新调整目标。

⑤ 可评估的
给咨询想要达到的问题改善程度和时间一个可量化的标准,
比如来访希望抑郁能够有所好转,我们可以向来访澄清,
“我们给抑郁打分,最差的10分,最好的是0分,你希望你的抑郁通过一个月干预之后达到多少分?”
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一个评估的标准。
⑥ 需要协商的
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把不符合咨询目标特征的部分进行澄清。
比如来访说 “我想过轻松快乐的生活”,
我们可以问来访 “你想在哪些方面放松,哪些方面开心”,
直到把目标澄清到符合7个特征。
同时在澄清目标的过程中也是帮助来访者梳理思绪的过程,能够促进来访的深入思考,使得咨询更加有效地进行。

⑦ 动态的可变动的
咨询目标不可能一个目标走到底,随着咨询的不同的阶段,来访者的目标可以是不同的,就需要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澄清
对于确定咨询目标,
不恰当的做法有哪些? Psychological
① 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当来访的咨询目标不符合咨询师期望时,咨询师将自己的价值感强加给来访者,迫使来访改变目标。
比如,来访者来到咨询室说“我丈夫外遇了,用什么方法可以挽回他”
咨询师说“你丈夫都外遇了你还不离,这样的男人你不能再跟他过下去了!”
② 认为来访者的目标不重要
当来访者所说的咨询目标都是意识层面的部分,而咨询师看到来了访者潜意识的部分,
可能会觉得和他的潜意识工作才重要,会把意识潜意识化当成来访的目标,认为来访者意识的目标是不重要的。

如何与咨询目标工作 Psychological
① 探索目标未来的可能性
经过咨询师澄清目标后,来访者有了明确的目标,
紧接着我们可以帮助来访者看看这个实现这个目标都有哪些可能性,以及达成的背后都有哪些可能性。
② 从可能性走向选择
在上述可能性里面我们进行选择,选择一个来访者想要达成的目标,
咨询师就帮助来访者实现他所选择的这个目标,一旦咨询目标确定下来之后,才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咨询。

确定来访者的目标的
注意事项 Psychological
否定地表达不能成为咨询目标。
在咨询目标确定时,来访者常常会用⌈不想和不要⌋作为咨询目标,
比如“我不想再焦虑下去了”“我不想爸妈再管我这么多了”
遇到这样的目标,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把 ⌈不想⌋转化为 ⌈想要⌋。
从 ⌈不想⌋我们就能够看到来访者的模式,
来访者可能每天都在关注不好的,想要把不好地消灭掉,
当来访每天的时间精力都消耗在对抗不好上面,就很难看到想要的部分,也很难要到想要的部分。
这时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转个身,实际上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来访看到一个柳暗花明的新世界。
原本的不想要失败,不想要焦虑,消耗的、灰暗的、没有未来的世界,
只要一转身就能看到其实我需要的是成功,我每天做些才能导向成功。
当来访者能够看到这些,他前进的方向会改变,以前的目标是不要失败,现在的目标是怎么做才能成功,
当我们帮助来访者转头,或许他们第一个反应会蒙,
“想要?这个事从来没想过”
但是这就是转变的一个开始。

与咨询目标相关的
不同情况的处理 Psychological
① 没有目标
当来访者没有目标时,也可以进行咨询,
我们可以把咨询当成是来访者的自我探索,
或是换个角度来说,咨询师需要看到没有目标后面有他的道理,
我们可以慢慢的与来访工作,让他那些模糊的,不能言说的部分,慢慢清晰起来,从没有目标慢慢变得有目标。
▼▼▼▼▼
首先,我们可以用“奇迹提问”来工作,
可以询问来访者“假设我们的咨询很成功,你觉得你的未来在哪方面会有变化?”
具体的方法在《奇迹提问》这篇文章内有详细介绍,有需要的老师可以点击文章题目详细阅读。
或者,我们可以讨论来访者不想要什么,我们再把不想要的变成想要的。
或者,咨询师也可以跟来访讨论目前的困扰,
“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我们每次咨询都没有目标,我好像也努力了很多次,目标仍然没有出现,你觉得这样对你会有帮助吗?
我担心这样会帮不到你,我们可以尝试看看,后面能不能会有一些目标,如果有当然更好,没有也没关系,当然你觉得有帮助,但我们的咨询也是可以继续。”
当咨询师可以与来访者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表示你的状态我能够接纳的时候,
来访者也不会觉得有压力,反而能够看到咨询师的真诚,咨访关系可能会更进一步,来访也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目标。

② 来访有多重目标
有时来访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不止一个,所以我们在和来访者探讨完前一个咨询目标后,可以再询问“还有吗?”,
来访呈现出多个目标后,该如何确定先对哪个目标进行工作呢?
如果来访的目标是有联系的,
比如失眠问题、同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我们可以推测是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的失眠和焦虑,再去询问来访者,从而去确定最重要的咨询目标。
如果来访的目标是毫无关联又同时存在的,
咨询师就需要向来访澄清“你认为这几个问题中哪个是你最想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来确定其中一个目标进行咨询。

③ 家庭治疗成员目标不一致
首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中立,不去站队,每个人都有道理,我们要去理解他们所说的这个部分,
而不是用一套评价标准去评价家庭成员目标的对错,如果我们这样做其实是价值不中立。
其次,对于一位家庭成员想解决的问题,咨询师可以询问其他家庭成员,本次谈论这位成员的目标是否可以?
如果其余家庭成员都说同意,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目标作为本次的咨询目标。
▼▼▼▼▼
如果其余家庭成员当中有一人不同意,分歧依然存在,我们就不能把这个目标作为本次的咨询目标。
我们可以接着说:“今天时间是有限的,现在好像我看到,我们到现在都还不能在‘今天我们到底要谈什么’这件事情上达成一致。那么,你们看这个怎么解决呢?”
咨询师一般是不替他们来做决定,不替他们来解决这个事情的。
同时,我们要注意在做协调和引导的时候,不能够给到来访者的感觉是我们要统一他们的目标,
我们要做的是,确定今天我们先谈哪一个目标,先谈哪方面的问题。
如果咨询目标还是无法达成统一,那么有可能 ⌈很多事情就没法达成一致⌋ 就是家庭的问题本身,大家都无法协调,无法谦让,无法达成协议,我们就可以把这部分呈现给来访者。
整理:溪溪子
编辑:溪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