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马说】第二十四期:求变否?全运会器材思辨

2021-09-28 16:27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关于器材,您可能有很多疑惑。刚好,我们又有很多答案。尽管对于答案,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同。这不,搁这里,我,黑马;他,掌柜小马哥(大家可以搜索关注:喜马拉雅FM夜聊乒乓)。我们二马就有着不同的理解,谁对谁错,可以有您自己的判断。


是为题记。


这一期,我们的主题是:求变否?全运会器材思辨。这几年的全运会,好像一个器材大熔炉。熔的是选手们“求变”的心—球员们喜欢在全运会试新器材,熔的是各个品牌的器材质量,也熔一熔业余球友对品牌的信念以及评分。

(图片来自乒乓世界)

 

“求变”,人心所向


当PRO-01X成为很多人口中“被误解的神板”,当金标45才刚热乎(孙颖莎就换了W968),当Vis及其变种搭配两面狂成了一种常态,蝴蝶模式似乎更像是底板的未来。但不管怎样,“变”是这届全运会器材的主题。变的背后,到底有啥玄机,我们试着一一解读。

 

黑马:几乎每一届全运会都是选手试用其他器材的一个时段。这次比较显眼的,一个是孙颖莎换了W968,我觉得可以探讨,但不用太认真。因为之前许昕和樊振东也试用过N301和博特制W968。所以是否持续用下去才是重点。


当然啦,我们可以说下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一方面一定有品牌的博弈,不是斯帝卡不愿签孙颖莎,未来的一姐肯定谁都想要,但怎么安排,还是队里的事;另一方面,W968确实在正手位是杀伤力更具有爆破性的底板,也许莎莎是为了加强威胁。


小马:全运会这次,可以看成队员们的一种努力、一种求变。疫情压抑太久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心思。奥运冠军不再有光环和绝对威慑。失败的人就会想,换器材来改变一些技术特点,甚至改变风格。



黑马:斯帝卡的粉丝们可能会对这样一个话题感兴趣,随着孙颖莎用了W968,会不会产生一种涟漪效应,用斯帝卡底板的越来越少?斯帝卡和蝴蝶制板的根本差异在哪,难道蝴蝶的方向真的代表未来吗?


小马: 我觉得重点是一个速度的问题。现在那个球吧,不追求旋转,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黑马:所以有人说,是红双喜的D40+干死了斯帝卡。(言即,斯帝卡的底板不太适合打这个球。)


小马: 自打这个40+塑料球以后,旋转的概念被削弱了,速度的地位被提升上来。力量这个因素还是没有变化的,依旧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现在你在前面扑着对方打,或者在中台反拉的时候,能比对方的速度快。


肯定是低弧线的速度要快一点,高弧线的运行时间长,速度要慢一些。


所以你看蝴蝶,就比较符合这个,第一个是快,第二个是能压低弧线,能把对方的高弧线给压低下去。第三个呢,还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半出台球的拧拉,是占绝对优势的。


而斯帝卡,这些年的核心技术还是旋转,它什么时候把核心技术改成“快”,才会有所改变。


黑马:我觉得这次出了玫瑰碳素。玫瑰面材,碳素内置。一些人觉得斯帝卡也就只会换下硬木面材,加下碳素啥的。其实不一定。硬木面材可能是为了提速。


(广告时间:事实上,“岩羊”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旋转和吃球固然重要,所以用了内置芳碳,但是我们也要速度,于是用了胡桃木面材。)


小马: 斯帝卡应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灵感碳素,做成桐木芯,想把这个做成快攻性能的,但是它的纤维不灵。现在这个纤维,不管好坏,首先你得有劲,没劲的纤维是不行的。碳素纪元倒是有劲,但弧线不够好。


有些时候,转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放弃多年来的一些优势风格,就会变得不伦不类,比如亚萨卡。但是不变就会被人越甩越远,甚至销声匿迹,比如阿瓦拉这样辉煌过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大家都明白,但是到了选择的时候很难下得了手。二三线品牌为了翻红,可以拼一下。这类一线品牌确实不好办,但现在主要的趋势是互相借鉴和融合,不能那么固执。


现在市场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又快又透,弧线又低,防转攻的时候,能瞬间切换。(来自黑马君的旁白:小马哥你是收了Vis的钱吗?)攻转防的时候,就是被动防守时,还能稳住阵脚,这都是一些要求。板子的回弹性、脆弹性和爆发性都要有,唯独对旋转性要求不太高。这恰恰是以往斯帝卡的优势。


黑马:斯帝卡的这些新品,包括金标许昕和45,整体的通透感和形变还是很出色,可见干燥功底的深厚。弧圈模式跟红双喜可以说其实是一种路子,把球整个裹住,然后底板走整体形变。那两者之间,又有啥不同呢?


小马: 红双喜能把球给打平,弧线压低,兜着球起来,然后球和空气摩擦的时候,产生了瞬间加速,比斯帝卡的板子更容易出速度。



黑马:以前很多人觉得斯帝卡的板子跟狂飚更搭,蝴蝶的底板跟外套更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这么多国手用蝴蝶的底板配了两面狂,是否说明狂飚现在已经是百搭的了?


以前一开始说狂飚还是配弧快的底板比较好。整体形变好的,偏柔弹的。后来硬的底板也配上了,比如Vis,甚至一开始说不那么搭调的ZLC底板(如刘诗雯的特制内置ZLC、陈幸同的林高远ZLC都配上了狂飚)。我觉得越到国手级别的套胶,其实是愈发通透不生硬的,而且国手们都灌油,这个会软化海绵。


小马: 是这个意思,而且灌油之后,内能性比较强,海绵也确实做了一些改变。不像原来狂飚那个海绵,现在新的海绵一灌就起来,灌后比较松软柔弹,不像原来那么艮。好多人打37度柔狂飚,都觉得反手比外套成功率高,速度也没有慢多少,其实就是灌油的功效。


明星国套那些气孔都很像蝴蝶T05的风格了。而且很柔和,弹性很大。现在的胶面也不做那么粘了,出球还快一些。


黑马:这届全运会,还有银河的底板是个大热门。PRO-01X是车晓曦、刘丁硕用了,还有于子洋的新板,魏世豪的边松景特制等等。这既是一种战略布局,其实也是一种来自国手们的认可。


小马: 我觉得银河也是寻求突破用了很长的时间。先是少年,后是非洲,然后是朝鲜队取得了突破,才有信心做国内主流球员市场。朱毅、王博作为跨业余和专业两个领域的高手,使用银河都击败了国手,热度很高。刘丁硕、徐瑛彬的带动,更是让人觉得银河是可以进入一线的。宣传步骤很清晰,目的很直接,野心这够大。

 

之前俺觉得“更能持球的外置”才是球板的未来,而时下超级张本智和、玫瑰碳素又在告诉我们:能加速的内置,也可以是未来。未来并不一定是单一颜色,我们静待它的多彩,以及“变幻”。


 

~~~~~~~~~~结尾分割线~~~~~~~~~~


二马说,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歪理邪说。虽是街谈巷语,却尽量言之有据、有案可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二马说,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想聊的。


【二马说】第二十四期:求变否?全运会器材思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