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药理学(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2022-01-20 22:12 作者:智霸忠缘  | 我要投稿

1.抗胆碱酯酶药(anticholinesterase agents):能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但结合较牢固,水解较慢,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从而导致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堆积,产生拟胆碱作用。

可分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如有机磷酸酯类)。

2.新斯的明(neostigmine)的药理作用

可逆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而发挥拟胆碱作用,即通过 ACh 兴奋 M、N 胆碱受体。能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 NM受体,对骨骼肌兴奋作用较强。兴奋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次之,对腺体、眼、心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弱。

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疗效不佳时+免疫抑制药; 

(2)竞争性肌松药过量; 

(3)术后腹气胀、尿潴留;

(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的磷原子具有亲电子性,与 AChE 酯解部位丝氨酸羟基上具有亲核性的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不能自行水解的磷酰化 AChE,从而使 AChE 丧失活性,造成 ACh 在体内大量积聚,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5.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表现

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表现

6.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解救

(1)清除毒物:

①迅速离开现场;

②清除皮肤表面的毒物(温水、肥皂水清洗);

③洗胃(2%碳酸氢钠溶液,NS 生理盐水等)。

(2)解救药物:

①阿托品:特异性、高效能;迅速对抗 M 样症状,对 N 样和 CNS 症状作用差;用药至出现阿托品轻度中毒症状,即“阿托品化”(阿托品中毒: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意识障碍);

②胆碱酯酶复活药。

7.胆碱酯酶复活药的作用机制

(1)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成复合物,复合物裂解生成磷酰化解磷定,使胆碱酯酶游离复活。

(2)直接解毒作用:直接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成为无毒的磷酰化解磷定从尿中排出,阻止游离的毒物继续抑制 AChE 活性。

8.胆碱酯酶复活药的特点

(1)明显减轻N样症状(迅速抑制肌束颤动);

(2)对CNS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3)对M样作用影响较小,故应与阿托品合用,以控制症状。


药理学(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