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ol.105 衣服

2022-07-17 21:45 作者:XiangziOfficial  | 我要投稿


前段时间看鲁迅写的一篇关于玩具的文章,让我想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衣服也是其中之一,其实此前,可能前几年,也曾想过衣服的事情,打算记录一些东西,后来想着那时的思路,有些装逼犯,就没有写了,现在想法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倒是可以记录一下。实际上到现在,大多数的衣服都忘记了,仅仅个别一些还有印象,有印象的原因,多数不是因为衣服本身,而是一些其他事情。


小时候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家里自己的做,刚出生的婴儿也是,实际上婴儿包裹的棉被,算不上衣服,不过也是自家做的,此外,街坊亲戚也会都会送一些棉衣、棉裤、肚兜之类的,棉衣棉裤实际是一体的,乡下叫开裆裤,这些棉衣裤、肚兜、虎头鞋、毛线帽,都是家里手工制作的,我记事的时候,家里的柜子里还有很新的虎头鞋、棉衣裤,可能是别人送的,因为小孩子长得比较快,很多东西,可能没来记得穿,就穿不上了,就只能先放起来,可能一放就是很多年。


乡下的家庭,一般都有好几个孩子,虽然那时候计划生育已经非常严格,但是人们总是会想各种办法生孩子,因此年幼孩子们的衣服,很多都是从哥哥姐姐那里来的,或者是表哥表姐那里,甚至是街坊邻居的。我小时候也穿过别人的衣服,不过比较少,虽然我有一个表哥,但是还有一个和我同龄的表弟,所以多数衣服轮不到我。


即便上了小学,棉衣棉裤,也是家里做的,里面缝的是棉花,乡下叫做棉袄。我小时候觉得棉袄并不怎么保暖,可能因为每天早上起床上学,穿棉袄的时候,都冰凉冰凉的的缘故。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好像是直接穿的棉袄,秋衣应该是长大一些才有的,一般都是市集上买的。


大概三四年级,有一套印象很深的运动服,在胸前印有一个美洲豹,现在想起来应该彪马,不过肯定是山寨货。印象深不是因为那套衣服,当然我也很喜欢那套衣服,而是因为我曾经穿着那套衣服踩在火堆里,火堆是学校烧垃圾的火堆,已经没有明火了,但那些灰烬内部仍有很高温度,所以我就烫伤了,衣服也被烧了有些变形,好在隔着衣服,伤的并不严重,不过我却记着那件衣服了,衣服上好像还印有1992字样。


另一件印象很深的衣服是一件蓝色的短袖,我姨给我买的,或者说我缠着她给我买的,衣服上面印的是花体字的“流星花园”,那个时候《流星花园》这部电视剧很火,不过我知道的时候,已经被禁播了,原因好像是不良影响之类的,不过那个年代,我没有心思关心为什么停播了,只是很多同学都看过,我却没有看过,有些耿耿于怀,就在集市上就缠着我姨给我买了一件,记得那件衣服好像是六块钱。


后来,很多衣服都在集市上买,小时候我也非常喜欢跟着大人逛集市,也曾因为自己想要什么大人不给买而大哭大闹。集市上的东西一般都很便宜,而且还可以搞价。初中时候,有一件春秋的外套,是和母亲一块在集市上买的,不过是基于我的意见买的,而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做主,虽然会问我喜不喜欢,但是基于她的审美和价格原因,多数我喜欢的,她都不同意买,因此这件衣服,我印象很深。不过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又不喜欢那件衣服了,不想穿了,不过记得好像花了六十多,就觉得不穿就可惜了,所以虽然不怎么喜欢,但是为了不浪费,也继续穿着,然后我就有了一种意识,就是买东西的时候要慎重。关于那件外套,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我曾穿着那件衣服拍了一张大概六七寸的照片,是学校为了做光荣榜拍的,大概是初二,照片贴在教室的光荣榜上面,看起来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可能那时候我还比较喜欢那件衣服,后来升高三之前,换教室了,也分班了,我还特意把那张照片从墙上揭了下来,保存着。


此后,我的衣服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买的,多数在镇上的服装店里,其实镇上一共也就三四家门店是卖衣服的,每一家我都比较熟悉,那时候我经常去看,但是不买。实际上我是一个脸皮比较薄的人,如果不买,我是不会进去的,后来因为习惯了,就会不定期去看看,如果有喜欢的,刚好又想买衣服,就会买下来。到现在,我还是会不定期去附近的商场看看,因为门店经常不定期有活动,如果发现喜欢的刚好打折,就能省一笔。


高中毕业那年夏天,一个女同学送了我一件短袖,白色的,胸前印了有一些彩色的字母图案,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觉得太花哨了,不过我是非常开心的,因为那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之所以觉得花哨,是因为之前我的衣服基本都是黑白灰,没有彩色的,甚至这种局部彩色的都没有。第一次穿那件衣服的时候,我甚至都觉得所有人都在看我,后来习惯了,就习以为常了,不过那件衣服产生了一个影响,就是此后,我开始尝试不同风格的衣服,很多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会去穿的衣服,也会尝试一下,这件事对我的思维观念,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就记得很清楚,也就记得这件衣服。


此外高中时候,还有一件衣服,印象很深,纯粹是因为衣服很贵,是一件冬天的羽绒服,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件羽绒服,在县城里雪中飞的专卖店买的,高中时候,有些衣服会在县城的门店买,那时候像美特斯邦威、以纯、唐狮、森马之类衣服的比较流行,这件羽绒服三百多,对我来说,确实是天价一般,买这件衣服之前,我去看了有四五次的样子,以至于我进店的时候,老板娘都会笑着对我说又来看衣服了,前前后后大概一个月的样子,我终于买了那件衣服,后来穿了整个大学,毕业后还穿了两年,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大学,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网购,因为上了大学,就有了手机、电脑,网购变为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新潮、便宜,再一方面因为我不喜欢去服装店,因为在陌生的城市,对周边也不熟悉,加上我也不擅长搞价,网购对我来说就很合适。那时,网购好像才刚兴起没有几年,镇上还不通快递,高中时候的县城,也少有人网购,也只是到了高三,才偶尔能见到个别同学网购,刚上大学那年,很多同学都没有支付宝、淘宝,那时候还没有4G网络。大学期间,基本所有的衣服,都是网购的,不过因为我买东西比较谨慎,也少有退货,那个时候,退货都是免费的,不像现在还有运费险之类的。


现在回想起来,大学时候有两件比较傻叉的衣服,不过那时候却喜欢的不得了,都是短袖,都和音乐有关,一件是白色的,上面印着枪花乐队的logo,一件是蓝色的,印着涅槃乐队主唱柯本的遗书,现在怎么想,都不能理解那个时候为什么会喜欢那种衣服,不过那时候确实很着迷,可能和那时候迷恋摇滚乐有关。


毕业之后,基本上停止了网购,因为有了工资,还没有尝到生活的苦,就有些得意忘形,在新的城市,选择的余地也较大,可以去自己的喜欢的店铺买选合适的衣服,实际上这个时候,网购的衣服和店铺的价格是一样的,也就没有必要网购了,况且实体店可以试衣服,更容易挑选到合适的衣服,反而更身心了。就像前面说的,即便不买,我也偶尔会去看看,如果遇见有喜欢的刚好打折,还能省一笔钱。不过这半年来,去的很少了,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生活的苦,确实已经来到眼前了,购物欲也就下降了,看也不想看了。


还有一件衣服,不是买的,是母亲织的毛衣,青灰色的,上面是细腻的麻花样的图案,母亲说买的是好毛线,羊毛之类的,因此穿上去有些扎皮肤,另外我也不是很喜欢那件毛衣,所以我并不喜欢穿,不过高中几年、大学几年,虽然没有穿过几次,但对我来说或许觉得是一种情感寄托吧,所以就一直带在身边。这件毛衣,是写这些文字最初的原因,反而到最后,差点忘了说这回事,就此补上。



后记

最近没有写东西的欲望,虽然有时会想一想,总不至于去动笔,这个月过半,还没写点什么,总有些过意不去。没写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懒;另一方面因为最近看的东西都比较有思想性、有深度,会让我觉得自己比较肤浅,也就不想写了;再另外,也确实在看书学习,就不想写一些无聊的东西浪费时间;不过总是惦记这件事,今天看了一天书,实在看的烦了,就写一些。


另外,今天发现一个歌手叫小霞,听了她的专辑《小霞 2.0》,很喜欢,有评论说她就是黄绮珊,我对黄绮珊不熟,只是有一点印象,因为上大学时候,《我是歌手》很火,宿舍有人很喜欢看,就有所耳闻。专辑里有一首《那时错,这是对》,很有周杰伦的感觉,甚至能想象出周杰伦唱的感觉,这首作曲人是关大洲,周杰伦 2016 年在《开讲啦》做演讲的时候,现场钢琴配乐的就是关大洲,周杰伦还很认真的夸奖了他一番,不知道是节目效果还是周杰伦突然有感而发,看现场感觉像是即兴的。后来关大洲做了好几年的《国家宝藏》的配乐,不过我没看过,对关大洲也没有关注,今天看见作曲是他,突然想起来了。


2022年7月17日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Vol.105 衣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