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粉碎型淡水蟹类简介(一)
碎螺蟹属Syntripsa sp.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属于束腰蟹科,甲壳呈方形,膨大,有皱纹,区域分明,额缘具明显和发育良好的深凹中三角,前外侧缘具2个鳃外齿和眶外角,眶外角尖端通常延伸刚好超过额缘。后缘融合,连续。大螯非常粗壮,指基部有极其发达的的白色臼齿状的碾压齿。雄性腹部明显t型,狭窄,近端节段较宽,但从第5节开始急剧狭窄。该属主要以湖中数量庞大的厚唇螺科(Pachychilidae)兔螺属Tylomelania等外壳坚硬的软体动物、水草、水生昆虫以及腐肉为食。
Syntripsa matannensis马塔诺湖碎螺蟹,全身除螯指黑色外呈深紫色,成体大螯十分雄壮。分布于南苏拉威西的马塔诺湖,模式标本甲宽仅31mm,比例羸弱,应为宠物市场常见的亚成。据国外宠物网站称该种成体甲宽7-8cm。
关于饲养
纯水生蟹类,不需要陆区,个体之间无攻击性可混养。
一对成体适合饲养在一个大约80厘米长的水箱里。应确保每只螃蟹都有一个可供支配的洞穴。尤其是幼体经常蜕皮。
水质:pH值应在7.5~8.6之间,总硬度应在8~12左右,碳硬度应在4~8之间。
温度:26至30摄氏度。



Syntripsa flavichela黄螯碎螺蟹,分布于南苏拉威西的图提湖和马哈罗纳湖,活体背部淡黄色具大量深红色斑点,步足和螯指为黑色,螯足其余为淡黄色,模式标本甲宽59mm,大螯极其粗壮。
饲养方法与马塔诺湖碎螺蟹基本相同。






M1和M2种通常有光滑或螺旋状肋状的壳(如图所示的T.palicolarum和T.sarasinorum),而所有M3种的壳都有轴肋(如图所示的gemmifera和patriarchalis)。在每个湖泊演化支中,几乎所有情况下都发生了较厚壳的演化。所有苏拉威西兔螺都有三层交叉层壳,壳强度与壳厚度高度相关。因此,壳的厚度可以看作是壳强度的指示,并在这里被用作抵抗蟹捕食的估计。来自湖泊的标本中有修复伤痕的比例相对较高,修复频率明显高于河流类群。这些发现与每个湖泊都有一种粉碎型蟹的出现相一致,螯上有明显的咬痕,使它们能够打破贝壳。贝壳上的修补痕迹的位置与一些海蟹造成的痕迹类似,海蟹通过从壳口处剪切贝壳来剥食海螺,这表明苏拉威西粉碎型蟹也有类似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