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普生|新疆自古就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园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曾经有许多部落、民族聚居在新疆,这里一直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园。
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都表明,早在秦汉时期,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羌人、匈奴人和汉人就活动在新疆地区。塞人、月氏人、乌孙人属欧罗巴人种,操印欧语系的语言。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的重要远族。战国时期,羌人的足迹已经西及帕米尔高原。公元前 176 年前后,匈奴灭月氏,首先统有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统一西域并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自此,汉人或为官,或从军,或经商不断进入新疆,并逐渐成为新疆的世居民族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又增加了鲜卑、柔然、高车、吐谷浑等民族成分。继匈奴之后,鲜卑、柔然先后在蒙古草原建立政权,并与中原王朝争夺西域,因而在这里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高车,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役属于柔然。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因反对柔然可汗,率所属十万余落(户)西迁,在今乌鲁木齐一带建立政权。吐谷浑源于鲜卑,4世纪初自辽东西迁,逐渐控制了今甘南四川部和青海的氏、羌等民族,建立政权。490年以后,吐谷浑从高车手中夺得静善、且末,大批吐谷浑人迁居罗布泊周围地区。
隋唐时期加人到新疆民族之列的主要有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突厥最初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迁居今博格达山附近山区。5世纪初被迫迁至今阿尔泰山一带,沦为柔然的“锻奴”,6世纪中叶逐渐强大起来,建立突厥汗国控制了东自辽海,西至西海(今里海),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583年,突厥全面爆发内战,开始分裂为东两部分。西突厥位于阿尔泰山以西,据有伊犁河流域地区。至统叶护可汗(619~628年)时,西突势力达到极盛时期又建帐于千泉(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之明布拉克)遂霸西域诸国。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的许多部落,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政权。663年吐蕃灭叶谷浑占领今青海地区及塔里木地东南部分地区,直接威胁唐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755年,中原地区爆发了“安史之乱”。为迅速平定叛乱,大批驻守西域的唐朝军队调往内地,吐蕃乘机占领南疆及北疆部分地区。
回鹘是今维吾尔族的祖先,原称韦纥、袁纥,最初游牧于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后迁士拉河北(在蒙古乌兰巴托西南)。隋朝时期,他联合铁勒中的仆骨、同罗、拔野古等部落成立同盟,总称回纥。742年,后突厥汗国发生内乱,回鹘首领骨力裴罗联合葛逻禄、拔悉密等部,在唐朝的支持下,灭亡后突厥,建立回鹘汗国,并统有整个漠北草原。839年,漠北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汗国内讧。次年,回鹘将领句录莫贺引黠戛斯十万骑攻入回鹘城,回鹘诸部溃散,汗国灭亡。回鹘汗国灭亡以后,回鹘部众大部分西迁,其中一支迁人唐朝原安西都护府境内,并于866年前后建立“高昌回鹘王国”。西迁的回鹘人后来与当地的其他民族尤其是葛逻禄人不断融合,为近代维吾尔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五代、宋辽金时期,是新疆各民族内部大融合的时期。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居民回鹘化的同时,又有些新的民族成分迁入新疆。1124年辽朝灭亡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部众西迁,在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建立了西了政权。这些契丹人在西方和穆斯林史籍中被称为喀喇契丹。
元明时期,是新的民族迁人新疆的又一个高潮时期。由于蒙古人统一了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量的蒙古人、女真人、契丹人、汉人、西夏人等进人新疆。后来这些人大部分融入到了维吾尔人之中,为维吾尔族补充了新鲜血液。17 世纪初,作为蒙古族一支的瓦剌进人新疆,并逐渐形成了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
清朝统一新疆以后,不仅有满人作为官员和驻军进人新疆,而且有不少达斡尔、锡伯族官兵调往伊犁驻防。回族则和大批汉人一起,移民出关,进行屯垦。而哈萨克族、乌孜别克、俄罗斯族等,由于各种原因也纷纷迁人新疆。至清末,新疆已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孜别克、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 13 个主要民族,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人口居多,多民族聚居分布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