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复习之言语理解——成语积累10
极易用错成语——第二组

1、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而非"对人的责备"。
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而非"冷得不能出声"。
3、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而非"告上法庭"。
4、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而非"目光炯炯有神"。
5、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的音讯或事物。而非"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6、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而非"步入屋室"。
7、炊沙作饭:比喻白费力气,劳而无功。而非形容生活艰难。
8、穿凿附会:指将毫无关联的事物生拉硬扯在一起,强作解释。而非"凿穿它使之符合规格"。
9、苦心孤诣:指费尽心血刻苦钻研,在学问记忆上达到别人不及的境界。
10、门可罗雀:意为"门庭冷落",而非"门庭若市"。

11、杀人越货:意为"杀害人命并抢劫财物"。
12、虚与委蛇:形容个对人假意应酬敷衍。
13、纵横捭阖:意为"在政治上、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争取"。
14、闪烁其词:意为"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而非"说大话"、"说过头话"。
15、付之一笑:形容对事情不过分计较。而非"对人和气"。

16、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消息或事物。
17、不为己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18、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9、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0、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