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幻茶馆(第27期)| 赛博朋克是一种幻痛,也是一剂止痛药

2021-11-08 15:49 作者:高校科幻  | 我要投稿

赛博朋克是一种幻痛,也是一剂止痛药

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现实,或者说反应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看法,反乌托邦文学的兴起源于作家们对于极权主义政权的畏惧,伤痕文学反应了那个时代作家对当时痛苦的追忆与反思,意识流是法国心理学派对于电影业威胁文学世界作出的回答,赛博朋克的诞生足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赛博朋克这个复合的名字,由赛博(cyber)即电子的,神经控制的,或者可以引申义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幻。朋克的含义则更为复杂,从音乐上来说,朋克是一种反主流商业摇滚的简单节拍,但当朋克作为一种文化独立出现的时候,它的含义就复杂了起来。但我们仍然可以简单的以音乐里的朋克去理解它,只需要抓住一个关键词——反主流。如果你在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里,你坚持自己做一个克己复礼的人,这就是一种朋克(@孔子)。

那么赛博朋克我们也能不完全地解释一下:在一个科幻世界里,以一种不科幻的方式生活。

这好像与我们所知道的赛博朋克又略有不同,我们通常想象到的赛博朋克是一个大都会背景下,政府或者巨型财阀以一种或多种的形式威胁掌控了社会秩序,而主角作为因为某种原因挺身对抗庞大的财团,或者是黑客技术,或者是近身肉搏,其中人工智能问题与普通平民百姓的生存问题跃然其中,最终谱写出整个赛博世界。

它看上去有点不同,但内核却是相同的。一个处于巨型财阀缔造的世界里的边缘人,他一般没有所谓的正当职业,没有享受到这个高技术世界的福利,却遍尝这个美好世界之下的残酷。在这个世界,主角是一个可以随时消失的幽灵,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但遍地都是亲人,遍地都是朋友,所有在这个世界饱尝痛苦的人都是他的亲人与朋友。

我们今天的赛博朋克与数十年前人们所想象的赛博朋克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今时今日再看1927年的《大都会》时,会不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恐惧如此惊人的相似,我们想象的未来却又如此统一。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耸立在城市的中央,好似老大哥似的俯察这个城市,除了少一些巨型荧幕取代那些广告牌外,没有什么不同的,甚至大楼与大楼之间的连廊,还更符合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

对于这种世界的恐惧,长久以来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心中,或许从工业革命以来,这样的趋势就无可阻挡,我们看着那些没有感情的钢铁巨兽拔地而起,城市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飞速发展。血肉与钢铁,人脑与电脑,意识与网络,它们激烈的冲突正是这个世界的魅力所在。

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写出《大都会》剧本的人或许是恐惧当时把持纽约华盛顿的巨型财团,以及那常常讳莫如深的“影子政府”。而我们今天恐惧的对象则具体的多,远的来说是谷歌、推特、Facebook,它们近乎把控全世界的社交媒体,把控了人们在互联网上说的权力与看的权力。就近而言,百度、阿里、腾讯、新浪微博是近在咫尺的巨头,他们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你甚至没有力量在是否同意“xxxx协议”上点否,拒绝了他们力量的渗透,就是拒绝整个软件的使用权。

这种无力感绝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国家某个特定群体的人之中,它甚至慢慢渗入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这才使得我们对于赛博朋克这样的主题充满了热切与期盼,期盼它能够作为一剂麻药,缓和我们身上不可见的幻痛。

是的,幻痛。它不需要摧毁我们的肉体,更没有必要折磨我们的精神,在血肉表面之外的身体深处,有没有某个时刻因为淘宝搜索框出现你刚刚说的一个名词而感到惊惧,有没有因为某一天收到的广告短信而感受到信息泄露的威胁,有没有哪一个瞬间发现,自己的手离不开手机的存在了?

在《赛博朋克2077》大火的那些日子,人们的幻痛找到了输出口,这些肉眼不可见的敌人终于在游戏的世界里成型,公司狗,还有那些反派boss,犹如恶棍化身的荒坂集团本身。但麻醉终究只是麻醉,人们在醒过来之后要反过来骂麻醉剂让他们的大脑不够清醒,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再进一步想,《赛博朋克2077》又何尝不是由一个游戏公司制作出来的呢?病痛与解药来自于同一处,这样的世界又何尝不赛博朋克呢?




作者简介

陈笑寒

高校科幻平台编委,星火学院学员。


 高校科幻有酬征稿 

《高校科幻》平台现面向高校学子征集科幻随笔(非小说,如:科普科幻电影影评、科普科幻文学作品评论、科普科幻漫谈等),入选稿件将发表于《高校科幻》微信公众号“科幻茶馆”栏目,同步在新华网等媒体

科幻茶馆(第27期)| 赛博朋克是一种幻痛,也是一剂止痛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