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组PC HIFI如何少走弯路?4点要素,看完就懂

2018-08-11 19:44 作者:乙迷imclub  | 我要投稿

混迹论坛贴吧的老烧友的9年总结的一些感悟,句句发自肺腑。

本文来自乙迷HiFi乐租,玩家真实感受。

玩家对器材的褒贬,不代表乙迷观点。

作者:laphier

说说DX200和索尼黑砖(WM1-A)感受(啰嗦向)

首先得感谢某迷提供这样一种HIFI器材租用的形式,这样可以解决像我这样5线小城市无法试听的问题,或者避开门店试听的尴尬,可以在自己家里以一种平静的内外环境来认真试听自己意向的器材。本次在某迷租的是索尼黑砖WM1A,对比自己持有的DX200。

说到索尼,很多80后还是有多不同的感触吧,我的感触就是从未拥有过SONY,学生时代一直觉得SONY应该很高端,然后2009年前后对音频产品感兴趣后觉得SONY真的就剩信仰了,是性价比低的典范。直到3年前买了EXK,觉得做工精致,当时搭配的是艾利和号称第一代坑货AK100,声音真没啥好说的,也就和MP3时代的MP3一样吧,就出掉了。

当然,EXK目前还想买一只。再就是前年在拥有台式设备的技术上为了出差用而买了A25,也是玩具级别的播放器,胜在容量扩展和续航比手机厂,玩了下索尼的EQ,感觉意思不大。还是谈正事吧……

一、外形尺寸和结构设置等

DX200和黑砖长宽高都在一个级别,视觉上黑砖整体性强些,比较敦厚,DX200感觉比较方正。感觉黑砖可能逼格高些,DX200外置滚轮电位器设计相对简单粗暴,比如不像艾利和SP1000或者SE100或者AK3XX系那样将滚轮有机地融入到机身,当然你可以说艾利和更贵,ibasso更注重声音,这个无可厚非,但还是希望国砖以后能在设计上多走点新,毕竟现在卖相也很重要,所谓的信仰加成也是有深刻的消费心理学铺垫在里面的。对了,DX200的显示屏应该是好于黑砖的,非常细腻,黑砖的也不错了。

重点一是按键

黑砖6个按键全部安排在了右侧,左侧就留了一个hold键,总计7个按键;DX200总计4个按键,再加滚轮电位器音量调节。黑砖音量+和播放/暂停键都有识别凸起,这个盲操很有用。

重点二是输出输入接口

黑砖底部有一个索尼专用的数据接口(充电口)以及SD卡插槽,音频输出只有3.5端口和4.4平衡端口。DX200机身顶部是typeC接口和一个3.5同轴光纤输出,而在出厂原配AMP1卡上则有3.5端口、3.5LINE OUT端口和2.5平衡端口,非常全。同轴和line out,这是我取舍黑砖和DX200的关键要素。黑砖作为音源的输出方式有——3.5和4.4接耳机,数字输出到自家解码耳放(PHA3等)再接音箱或者耳机,蓝牙或NFC接有此类功能的耳机或音箱;而DX200可换耳放设计目前可以兼容3.5/2.5/4.4各类耳机,LO接便携或是台式耳放,蓝牙接耳机或音箱,同轴或者光纤接其他便携或者台式解码或解码耳放一体机。

重点三是续航和发热

黑砖是自家S-master数字放大器,起码20小时以上的续航,发热很小。DX200是双9028pro,发热量大,续航7小时或者以下(全播DSD或者其他高码率)。重点四是格式支持。黑砖很多CUE分轨和DSD镜像播不了。DX200有啥吃啥,基本没问题。

二、声音

器材:索尼WM1A和ibasso DX200(AMP1);

达音科DK3001;

(客串)Fostex TH900MKii;

(客串耳放)Aroma A10+PS100(移动线性电源)。

听感全部基于DK3001。

1.【曲目一】:

流行Taylor Swift《Call It What You Want》;

周杰伦《爱在西元前》、《龙卷风》;

柴田淳《青春の影》。

感受:

如果听流行占绝大多数的烧友,还是建议选择黑砖,一是低频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动次打次,很带感,黑砖不论3.5还是4.4都把把DK3001推出了我曾经的低频标杆future sonics M5的感觉;二是很顺滑,也许是我木耳,在以上3个专辑中我没有感受到大家坛版主af2000所说的索尼黑砖(及金砖)涂抹细节以营造顺滑听感的问题,DX200听到的黑砖基本也能听到,没有很明显的信息量缺失。三是背景比较黑,能让人安心听歌,这个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私以为所谓的"音乐性"基础就在这里,背景黑是主观感觉而并不是什么低底噪之类的。以上二三亮点造就了黑砖在流行音乐上的舒适感,也就是耐听。

2.【曲目2】:

器乐和现场 柴可夫斯基《No.1弦乐四重奏》(鲍罗丁四重奏演绎);

Sonatas Moonlight ( Kempf);

Ottmar Liebert《Up Close》(超赞的吉他人头录音);

安良城红MTV unplugged live《kiss kiss kiss》;

Gregory Porter《Liquid Spirit》专辑及其他一些爵士录音。

在现场音乐的演绎中,可以说DX200相对处在上风,依托双9028DAC和甲类放大器,DX200的2.5平衡口声音有了一定的空气感,在听吉他人头录音时那种扫弦的微动态表现的很好,在听弦乐四重奏时的定位不错,在听流行live(尤其不插电这种)、爵士现场还是很有层次感的,黑砖的柔和在这里就有点"蒙"的感觉,但在爵士人声的阐释上还是很不错的,对人的嗓音表现还是强过DX200。

现场音乐(尤其是乐器多,需要层次感)是DX200比较擅长的,黑砖也很好了,但解码、放大方式上的短板也导致了声音没有DX200的素质感,细节的表现上不如DX200。

总之,对比这两个播放器,也可以看出设计者不同的出发点了。声音上没有绝对的好坏,可以说是互有胜场。续航、流行、耐听是黑砖稍强,素质、器乐、细节则是DX200。其实,如果黑砖有个LO输出,我真心就投入大法的怀抱了。同时这俩货都不指望推TH900MKii了,都能推得响,但密度、动态就呵呵了。TH900MKii是个好耳机,密度、动态、解析都很霸道。于是插上Aroma A10便携耳放,该有的基本都有了,A10是mod过的,解析、声场很好,唯一是对900高频的抑制不行,有齿音、偏刺激。

三、一些感悟

其实所有器材测评的声音部分可能都可以归结为4个字——耳听为实。

声音的主观性非常大,而且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没有金耳朵,很容易被臆想中的声音带偏。我以前很爱看各类论坛和贴吧上的毒文,也交了很多学费,在这有必要跟一些和我一样的初烧说一句,能听还是尽量听听去,不论是本地烧友聚会还是门店或者就这样网上租用,都行,实际玩玩就什么也清楚了。

简单点说感悟吧:

1.请按照自己习惯的听音情境挑选器材,否则都是南辕北辙,耳塞、耳机、音箱是三个情境,请按需进入。2.慎玩PC HIFI。

原因有三:

一是投入大,要折腾,从专用电脑、界面、解码耳放(分体或者一体)、各种信号线(USB、同轴、RCA等)、电源线,甚至电源都很影响音质,而且都不是便宜货能解决的;

二是PC HIFI玩不好很有数码味,声音很不安定,这也是我为什么捆绑耳放推大耳的原因,总之症结根源一般在电脑和电源,能处理好这个可以玩;

三是PC听歌会分心,这是个本质原因,PC除非专辑,否则我觉得坐在PC前很难专心听一段音乐。PC完全将音乐播放器材仅存的一点仪式感消除干净了……所以首先还是建议初烧选好音源方向,是PC还是台式数播、台式CD机亦或是便携播放器作为音源。

四是切忌浮躁,看毒文就容易浮躁,我有时也是一个器材还没弄清楚就急着出手买当下热门的款式,土壕请无视。慢慢玩,新人最好玩些大厂的经典产品,感受下经过时间检验的器材的声音。现在HIFI市场说群魔乱舞也不为过,新手一定要淡定,量入为出,不管租用还是怎么途径,也不管国内国外的器材一定要拿到手、擦亮耳朵、闭上眼睛。

作者:laphier


组PC HIFI如何少走弯路?4点要素,看完就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