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放下” 到底放下什么?
要知道“放下”的是什么,就要先明白我们紧握的是什么。
从小到大,出于各种各样的需要,我们会要建立起一个叫做“我”(self)的东西。整个建立的过程类似于划地盘的过程。
如果你从小有着爱你的父母,你会在地盘上建一堵墙,写道:“我是被爱着的”,相反,你感受不到家人的爱,同样会砌一堵墙“我不值得被爱”。这样的情况会延续不断地发生,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你的内在都会做出相应地反应,并砌上一堵墙贴上一个标签。
在不断砌墙地过程中,“我”(self)逐步构建完成。这是你所有行动的指导原则,也是你应对外界攻击最有力的防御武器,有了它,你可以迎接风雨、砥砺前行,并很骄傲地说,“这就是我”。
可是好景不长,人生到了中途,你会疑惑: “为什么我一直在辛苦地前行?我的快乐呢?“ 那一堵堵高墙既挡住了你不想看、不想听的部分,同时,也把你的快乐挡在了外面。外面有新鲜的空气,美好的春光,可是因为高墙的存在,你不会有任何感觉。
曾经在一次冥想中,我接收到一个声音。那个声音说:让光透进来。
我脑海中跳出了安藤忠雄的代表建筑 “光之教堂“。教堂的正墙是一个十字架的镂空,光就从镂空中透进来。
我当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直到最近,当我看到自己是如何用防御机制去逃离各种问题时,我才真正明白,高墙已经不再是保护,它是阻碍。
我们的困境并不是外在世界造成的。它是我们内在的高墙创造出的固步自封的境地。只有当我们在一堵堵高墙上凿开口子,进入一个与外界流通的状态,才有可能走上另一段旅程。
我们像毛毛虫一样,筑茧、长大、意识到束缚、尝试破茧、破茧而出、蜕变。
最终,我们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要将所有的高墙推倒,让“我”重回天地宇宙。
人生就是放下。放下的是我执。
当我执被放下时,外在再多的风雨也不会引发内在的混乱。
所云如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