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感染猫的慢病毒——猫艾滋病毒(FIV)

2021-05-14 15:59 作者:制御秘书长杜鹃  | 我要投稿

       今天介绍的是艾滋病毒的亲戚——猫艾滋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

简介

       猫艾滋病毒(FIV)是一种慢病毒,可感染全球的猫,其中2.5%至4.4%的猫被感染。FIV在分类学上不同于其他两种猫逆转录病毒——猫白血病病毒(FeLV)和猫泡沫病毒(FFV),并且与艾滋病毒(HIV)密切相关。 在FIV中,根据编码病毒被膜(ENV)或聚合酶(POL)的核苷酸序列差异,已经鉴定出五种亚型。  FIV是唯一引起AIDS样综合症的非灵长类慢病毒,但是FIV通常不会对猫致死,因为它们作为疾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可以相对健康地生活很多年。 可以使用疫苗,尽管其功效尚不确定。 接种疫苗后,猫的FIV抗体呈阳性。

        FIV最早于1986年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兽医学院的Niels C Pedersen和Janet K. Yamamoto隔离在一群猫科动物中,这些猫科动物的机会感染和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很高,最初被称为猫T淋巴病毒。此后已在家猫中鉴定出它。研究发现,FIV起源于非洲,此后传播到全世界的猫科动物。

病理学研究

        FIV通过感染许多细胞类型(包括CD4 +和CD8 +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来损害猫的免疫系统。 猫对FIV的耐受性良好,但最终会由于T辅助细胞(CD4 +)的感染和衰竭而导致猫科动物宿主免疫系统的衰弱。 猫的发生率低于5%;相比HIV感染者,猫感染FIV的百分比估计超过50%。

       FIV和HIV都是慢病毒。但是,人类不能感染FIV,猫也不能感染HIV。FIV主要通过深咬伤伤口传播,感染的猫唾液中存在的病毒会在其中进入另一只猫的身体组织。FIV +猫可以共享水碗,颗粒碗,从同一碗湿食物中进食,并使用同一垃圾箱传播疾病,因此危险性较低。 治疗继发感染的警惕的宠物主人可以让被感染的猫更长寿的寿命。 受FIV感染的猫将病毒传播给家庭中的其他猫的可能性很小,除非猫之间发生争斗,或者存在可能使病毒从感染的猫感染到未感染的猫的伤口。

        刚出生的小猫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内可能会呈阳性反应,此后大多数会逐渐呈阴性反应。 认为这是由于抗体通过母乳转移至小猫的缘故。 但是,这些抗体是瞬时的,因此后续测试将是阴性的。 一旦他们接受了针对FIV的疫苗接种,将来,他们将始终呈阳性反应,因为各种血液检测会检测并显示针对疫苗接种而产生的抗体。

        FIV在其他猫科动物中也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实际上在某些大型野猫(例如非洲狮子)中是地方性的。 截至2006年,公认的FIV的三个主要分支是FIV-Ple(狮子),FIV-Fca(家猫)和FIV-Pco(美洲狮)。由于病毒Vif可以中和的APOBEC3酶范围有限,因此宿主范围通常保持良好。

病毒的结构

慢病毒
FIV基因组

        FIV显示与灵长类和有蹄类慢病毒相似的结构。 病毒体的直径为80至100纳米,并且是多形的。 病毒包膜的表面突起也很小,只有8 nm,并且均匀地覆盖了表面。

       FIV病毒基因组是二倍体。 它由两条相同的正义RNA组成,每种情况下都以正义方向存在约9400个核苷酸。 它具有逆转录病毒的典型基因组结构,包括LTR,GAG,POL,VIF,ORFA,ENV和REV基因。GAG蛋白被切割成基质(MA),衣壳(CA)和核衣壳(NC)蛋白。  CA和NC之间的裂解会释放9个氨基酸的肽段,而NC的C端裂解会释放2kDa的片段(p2)。POL蛋白通过核糖体移码翻译,这是慢病毒共有的特征。 病毒蛋白酶对POL的切割会释放蛋白酶本身(PR),逆转录酶(RT),脱氧尿苷三磷酸酶(dUTPase或DU)和整合酶(IN)。Env多蛋白由前导肽(L),表面(SU)和跨膜(TM)糖蛋白组成。 与其他慢病毒一样,FIV基因组编码另外的短开放阅读框(ORF),它们编码Vif和Rev蛋白。 在ENV基因之前还有一个称为ORFA的短ORF(也称为ORF2)。ORFA在病毒复制中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是,ORFA编码的产物可能显示HIV-1辅助基因产物的许多属性,例如VPR,VPU或NEF。

       在这些亚型中,遗传序列大部分是保守的。 但是,特定物种的FIV亚型之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差异。在FIV的基因组中,GAG与POL是所有FIV菌株中最保守的。 相反,ENV,VIF,ORFA和REV在FIV菌株中保守性最低,遗传多样性最高。

       衍生自GAG的衣壳蛋白被组装成病毒核心(病毒的蛋白壳),同样衍生自GAG的基质蛋白也立即在脂质双层内部形成壳。 ENV蛋白编码表面糖蛋白(SU)和跨膜糖蛋白(TM)。SU和TM糖蛋白都被高度糖基化,科学家认为此特征可能掩盖ENV糖蛋白的B细胞表位,从而使病毒对病毒中和抗体产生抗性。

病毒的复制周期

       病毒通过病毒的包膜糖蛋白(来自糖蛋白ENV)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进入宿主细胞。 首先,SU糖蛋白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CD134结合。 这种初始结合将SU蛋白的形状改变为一种促进SU与趋化因子受体CXCR4之间相互作用的蛋白。这种相互作用导致病毒和细胞膜融合,从而使病毒RNA转移到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被逆转录并通过非同源重组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 一旦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该病毒就可以在无症状阶段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而不会被免疫系统检测到,或者会引起细胞裂解。

       CD134主要存在于活化的T细胞上,并与OX40配体结合,引起T细胞刺激,增殖,活化和凋亡。这导致在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显着下降。 一旦疾病发展为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FAIDS),CD4 +和其他受影响的免疫系统细胞的低水平就会使猫易患机会性疾病。

病毒的传播途径

       FIV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深咬伤,受感染的猫的唾液进入另一只猫的组织。FIV也可能从怀孕的母猫传播至**内的婴儿; 然而,由于感染了FIV的小猫和青少年很少,这种垂直传播被认为相对较少。这与猫白血病病毒(FeLV)不同,白血病病毒(FeLV)可能通过更随意,更不具攻击性的接触传播,例如相互修饰和共享食物碗。

        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公猫,成年和户外活动。 在圣保罗进行的一项案例研究发现,感染FIV的猫中有75%是雄性。公猫感染率高于母猫,这是由于公猫更频繁地为捍卫自己的领土而被咬。

疾病过程

        FIV的发展过程与人类HIV的发展相似。 初始阶段或急性期伴有轻度症状,如嗜睡,厌食,发烧和淋巴结肿大。这个初始阶段相当短,随后是无症状阶段。在此情况下,猫在可变的时间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有些猫在这个潜伏期只呆几个月,但有些猫则可以持续数年。 影响无症状期长度的因素包括感染病毒和FIV亚型(AE)的致病性,猫的年龄以及接触其他病原体。最后,猫进入最后阶段——猫艾滋病(FAIDS),其中猫极易遭受不可避免地成为死亡原因的继发性疾病。

慢病毒载体

        像HIV-1一样,FIV已经被工程化为一种病毒载体,用于基因治疗。像其他慢病毒载体一样,FIV载体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在那里可以产生长期稳定的转基因表达。 此外,向量可用于分裂和非分裂细胞。FIV载体可以潜在地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并且已经用于转移RNAi,RNAi可以用作癌症的基因治疗。


感染猫的慢病毒——猫艾滋病毒(FIV)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