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能治疗马尾神经损伤!

2023-09-23 08:52 作者:bili_57218629966  | 我要投稿

中医古学当中并没有“神经”、“神经损伤”、“马尾神经”、“周围神经损伤”一说,但是根据马尾神经损伤后的各种体征和症状特点,在中医典籍中早有描述记载,在功能方面,西医方面称之为神经类似于中医经络范畴中的“经筋”,其损伤后的症状与中医学中的“筋症”、“痹症”、“痿症”相似。

一、经筋的概念 《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是从四肢末端到头部或躯干的连续性组织,是和经脉一样有规律地分布于人体的躯干,有起止,有循行,有主干,有分支,有结络,有别出,还有具体的病症。这样归纳起来看,经筋独立存在,穿行于人体各部位,与神经极为相似。

经筋的功能主要是连接骨骼,进行各种活动,其生理病理的描述散见于各篇,《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痹论》:“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长刺节篇》:“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等。

也就是说,经筋主要对关节屈伸和肌肉运动起作用,故其证候主要表现在运动功能障碍:如局部或全身肌肉拘急抽搐、强直以及弛缓、瘫痪等。

周围神经损伤,尤其是外伤所致的损伤应属“伤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夫金疮始起之时,半伤其筋,荣卫不通,其疮虽愈合后,仍令痹不仁也”;又说:夫金疮愈已后,肌肉充满,不得屈伸者,此由伤绝经筋,荣卫不得循行也,其疮虽愈,筋急不得屈伸也”。

该段具体描述了伤筋的症状:筋断后创口虽愈合,肌肉也生长,但仍不能运动;并认为其机理在于“筋”,也有转输营卫的功能,由于筋断而“营卫不通”,所以不能曲伸和麻木不仁。这些对“伤筋”的描述非常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周围神经损伤。

二、 痹证的概念“痹 ”有闭阻不通之义。痹证是由于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素问痹论》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如病因分类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也。”;其症状.病机描述有“痹,或痛,或不仁...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

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在预后方面指出:“其人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疼久,其留连皮肤者易已”等等。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渐趋丰富,其中张景岳明确指出:“痹者闭也,为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这与外伤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机制比较符合。

三、《素问.痿论》根据痿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分为“痿躄”。、脉瘞、筋痿、肉痿、骨痿”。对于痿证的发病,主要提及了六淫、七情、饮食、劳逸、误伤等五大病因。值得关注的是,古人已认识到外伤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素问刺禁论》记载到:“刺脊间中髓,为伛”,此处“伛”的含义即是指筋脉拘急,肢体失用的表现。这段话是误刺损伤神经致痿的最早记载。

痹症和痿证是本病病程的不同阶段,从古至今,在中医的体系中,将痿证和痹证分开论述是占据了主流位置的,一般将疼痛作为痹证和痿证主要的鉴别要点,认为痹i证是以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而痿证是以四肢痿弱无力、无疼痛为特点。

《痹论)说“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由此看来,某些痹证的临床表现并不是以疼痛或麻木为主。而有关于痿证也可出现疼痛症状的论述亦不在少数,《证治汇补》把痿证分为八个型,其中湿热痿、血瘀痿、痢后痿的症状中均见疼痛。

从西医角度可以理解为神经损伤后肌肉不能运动,丧失“肌泵”功能使血流淤积,肌肤失去营养,同时长期萎废不用,致肌肉萎缩,皮肤麻木不化。所以根据其临床症状,相当于“痿证”。

综上所述,周围神经损伤相当于经筋的损伤,属于经络伤。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出现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相当于“痹证”;损伤后期,神经失去对相应部位肌肉的支配功能,肢体痿废不用,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又可以归属于祖国医学“痿证”的范畴。

案例分享

庄女士,42岁,黑龙江人,椎管狭窄症合并马尾综合征。2019年6月底来电咨询生 经益气 汤治疗马尾神经损伤相关问题。

治疗前主诉

大小便不能自排,排便需要吃乳果糖,吃泻药,包括市面上卖的一些减肥的产品,说能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再有就是用开塞露,但始终不能自主排便,甚至因为长期不能自主排泄,焦虑失眠,不敢多吃饭。排便大概三四天排一次,如果不辅助排便一周都排不了。小便需要使劲排,感觉有尿感,甚至是感觉快要漏尿,但是排的时候是滴沥的,排一次尿最起码上三四次厕所才稍微感觉能排空。走路迟缓,腿发沉无力,右腿后缘和外缘有麻木感,足下垂,外翻。

治疗后反馈

面色红润,食欲正常。腿僵、沉情况缓解很多,下肢有力了些,能稍抬腿,能踢腿,勾起自如。慢些走时候几乎看不出什么异常,稍快走也稳健些了。下肢麻木范围缩小了些,足部下垂、外翻的情况有所改善。排尿大部分时间都是比较顺畅的,且在排尿过程中不再需要腹压。排便上也好排很多,每天都能排,便型也是正常的。

基本上已经缓解了病痛带来的80%的痛苦,生活上也减轻了很多负担。嘱守方略加减,巩固一个阶段(3个疗程)后逐渐停药。最终除去少许的下肢感觉异样有遗留,二便功能功能及其它诸症均无碍生活与工作。

生 经益气 汤,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舒筋通络,益气养血,补虚养正之功效。脾胃不和,经络不通,气虚血滞,肢体萎软,肌皮麻木,肝肾虚弱,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临床常用于治疗马尾神经综合征,如肌无力,肌肉萎缩,便秘,尿失禁,大便失禁,肢体疼痛麻木,肛门坠胀,感知异常,性功能障碍,足下垂等。  

生 经益气 汤三个步骤分解马尾神经损伤的病痛折磨

一、以大小便不利,困难难解的患者,生 经益气 汤以滋肝、补肾、健脾、和胃为主

二、以男性性功能减退,或丧失的患者,生 经益气 汤以温肾,补脾,滋肾,填精为主

三、以下肢麻木不仁,疼痛难忍等感觉感知障碍的病人,严重甚至肌肉萎缩,生 经益气 汤以舒筋,通络,益气,养血为主。

生 经益气 汤四个阶段来治疗马尾神经损伤

一:治痿独取阳明,先顾忌脾胃,便于患者能够更好的吸收药物,适应药物反应。

二:滋肝补肾,温阳化瘀,益气养血,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濡养,肝肾同源,筋附于骨。

三:健脾益气,脾胃同居中焦,脾属阴土,胃为阳土,二者一阴一阳,一运一纳,一升一降,有机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腐熟及排泄过程。

四:“以补求通”“以补行滞”,达到补气行瘀的目的,同时通过补气以阻止或延缓血瘀致气虚的病变过程,以利于神经、肌肉得到营养物质的充养,从而尽快地恢复肢体的功能。

生 经益气 汤医师注重因人施治,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调配,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讲究整体调治,合二为一的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均衡。更快地促进病人恢复到接近于正常人的生活。

“生 经益气 汤疗法”在于辨证论治、一人一方、针对性用药之精妙,其医师对马尾神经损伤的治疗有独到见解。通过数十年来的医疗实践与治疗探索,形成了生 经益气 汤疗法独特的辨证用药及处方特色。让很多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受益无穷。

中医能治疗马尾神经损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