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它可能正在偷走你的好“视”光, 这几种人尤其要注意

2021-08-27 20:33 作者:西安爱尔说  | 我要投稿

青光眼又被称为“沉默的小偷”,在悄悄偷去了很多人的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黑暗,绝大部分早期青光眼都没有任何症状。如此看来,是否意味着青光眼无法早期发现,继而也无法早期干预治疗呢?事实并非如此。

相对于常有明显症状的闭角型青光眼而言,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则比较隐匿,多数患者眼球外观正常,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偶有眼胀、鼻根部酸胀等不适,不易早期发现,常到晚期发生了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缩小时才确诊。因此,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性更大。
  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有眼胀痛、鼻根部酸胀等感觉,特别是在暗处较明显时,就应到医院检查。进行常规体检时,也应做一下眼压和眼底检查。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患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也应该进行相关的检查。


另外,发生在婴幼儿的青光眼更是不容忽视,这是与先天发育有关的一种开角型青光眼。如果新生儿或婴幼儿眼球看上去比正常孩子大,而且经常出现畏光、流泪等情况,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的孩子长了一双漂亮可爱的大眼睛,而是要请医生进行检查,以排除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性

这六种人尤其要注意

  高血压人群:香港大学曾经针对高血压人群进行调查,发现高血压不仅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而且还直接危害视力。该研究表明高血压人士患“正常眼压青光眼”的机会较其他人高一倍,专家认为高血压会令眼球的血液循环失调,加速视神经未老先衰。

  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性青光眼多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视网膜的缺血改变导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继而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展迅猛,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眼痛、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发生眼内大量出血,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且手术治疗往往不容易成功。

40岁以上的人群: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可以发现,大部分青光眼患者是因为高眼压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纤维损害及视野缺损。人在40岁以后身体机能的衰退越发明显,以眼睛为例,眼睛的晶体核会逐渐硬化、变大,眼睛的前房会变浅,这样增加了造成房水外引流通道阻塞的几率,一旦房水循环不顺畅,出现堵塞就可能导致眼压升高。

家庭遗传人群: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发病率会比没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发病率高很多,一般来说,三代以内都需要警惕青光眼的可能性。

高度近视人群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总体发病率高达53.6%,而高度近视也是青光眼的一个危险因素,一些高度近视患者到后期视力下降以为是近视度数加深了,没有引起重视,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

长期用药人群:部分疾病,比如肾病综合征、过敏、哮喘或者免疫性疾病等等,需要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也是青光眼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以引起激素性青光眼。因此建议长期用药,特别是激素类药物的病人,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

  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通常确诊青光眼的患者视力大都有了损失,甚至有些已经致盲。对此,王丽丽院长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殊人群应在定期眼部检查的基础上谨遵医嘱调整好自身的生活习惯以及用眼习惯,如果出现眼部疼痛、眼酸胀、眼压升高尽早就医治疗。早诊治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

王丽丽眼科教授/主任医师、爱尔眼科陕西省区副总院长、西安爱尔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爱尔眼科疑难眼病专家,原西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西安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女医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眼科分会顾问(原任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陕西眼科分会顾问从事眼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多年,擅长疑难眼底病、白内障、葡萄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疾病及眼外伤等诊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它可能正在偷走你的好“视”光, 这几种人尤其要注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