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聊斋志异(百〇五)
426,汪可受

后果前因资阅历,轮回堕落未全诬。
莫将疆吏誇清贵,记得三生事有无。
湖广黄梅县人汪可受能记得前生三世的事。第一世是秀才,在一座寺庙里读书。寺僧有匹母马,生了头小骡驹,秀才见了很喜欢,从寺僧手里强夺了去。死后,阎王稽查生死簿,愤怒他贪婪暴虐,罚他托生为骡子,赔给寺僧。骡子生下后,寺僧十分爱护,想求死又没有机会。稍大点,骡子常想跳到山涧里自尽,又怕辜负了寺僧的豢养之恩,到阴间里处罚会更重,只得安心活着。
几年过后,骡子孽满,自己死了。托生到一个农人家里,刚出生就会说话,父母以为是妖怪,弄死了他,才又投生到汪秀才家。汪秀才年近五十,意外得子十分喜欢。汪可受一生下就很聪明,但想起前生是因为说话过早被弄死的,便不再说话;直到三四岁,人们还都以为他是哑巴。
一天,他父亲正在写文章,有客人来访,便放下笔出去会客。汪可受进去看见父亲的文章,不觉手痒,提笔续完。父亲回来后见了,问:“什么人来过?”家人说:“没人来。”父亲十分惊疑。第二天,故意写了个题目放到桌子上,便出去了;一会儿又返回,蹑手蹑脚地进来,见儿子正伏案握笔,纸上已写了好几行。汪可受忽抬头看见父亲,吓得叫出了声,跪在地上哀求饶命。父亲很高兴,握住他的手说:“我们家就你一个儿子,既然会写文章,这是全家的荣耀啊,为什么要隐瞒呢?”从此后,更加教他读书。汪可受少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大同巡抚。 【和《三生》类似的故事】
427,王大

才从燕子谷中回,又向城隍座下来。
赤黑眼眶冥罚在,漫夸刘毅是奇才。
李信是个赌徒。一天,他正躺着休息时,忽然看见已经故去的赌友王大、冯九进来,邀请他去赌博。李信此时也忘了二人是鬼,高高兴兴地跟他们走了。出了家门,王大要再去邀请同村的周子明。冯九领着李信先走一步,来到村东庙中。不一会儿,周子明果然跟着王大来了。冯九便拿出纸牌,四人约定赌钱。李信说:“来得太匆忙,没带本钱来,辜负了诸位的邀请,怎么办?”周子明也说没带钱。王大道:“燕子谷的黄八是放贷的,我们一块去跟他借贷,肯定能借给你们。”于是四人又一块去借钱。飘飘忽忽地走着,瞬间便到了一个大村中。只见高门大户,连绵不断。王大指着一个大门说:“这就是黄公子家。”正要进去,一个老仆从门内出来,王大便告诉他来意。老仆回去禀报,一会儿又出来说奉公子命请王大、李信二人相见。进去一看,黄公子大约十八九岁,言谈和气,满面笑容,拿出一串钱给李信说:“我知道你一向忠厚诚实,可以借给你钱。周子明这人我信不过。”王大委婉地替周子明讲情,黄公子才同意借,但必须由李信署名担保。李信不肯,王大在一边怂恿劝说,李信无可奈何,勉强同意,黄公子才又拿出一串钱给了他。出来后,李信把钱交给周子明,又将黄公子的话说了一遍,意思是激他日后一定偿还。
四人出了燕子谷,迎面看见一个妇人走过来。原来是同村中赵家媳妇。这个妇人一向凶悍,平时好争善骂。冯九说:“这里没人,我们捉弄捉弄这个悍妇。”于是和王大逮住妇人,拉入谷中。妇人惊惧地大哭大叫,冯九抓起把土塞进她嘴中。周子明赞同地说:“这种悍妇,就应当给她个教训。”妇人像毙命了一样,不出声了。四人见状,赶紧散了。又一块聚到庙中,开始赌博。
从中午一直赌到晚上,李信大胜,冯九、周子明却输了个净光。李信把赢的钱加利息后全部给了王大,让他代还给黄公子。王大又匀给冯九、周子明一些,赌博才继续进行。刚赌了不长时间,听见庙外人声嘈杂,一片呐喊,一个人飞跑进来,喊道:“城隍老爷亲自捉拿赌徒,已到了门外了!”四人脸上失色。李信见机不好,扔下钱,翻墙逃走了。剩下三人顾钱,都被拿住,捆了起来。从庙里出来,果然见一个神仙骑在马上,马后拴着一串赌徒,足有二十多人。天还没亮,已走到一座城池,开了城门进去,来到官衙中,城隍面南坐下,将犯人叫上大堂,手中拿本花名册,一一点名毕,命将所有赌徒的中指用斧子剁下来;又命将赌徒的两眼分别涂成红色和黑色,游街三圈。游完街,押送的差役向赌徒们索贿,答应替他们抹去眼上的颜色。众人都争着送钱,惟独周子明不肯,说没钱。差役要把他送回家去取,周子明也不肯。差役指着他骂道:“你真是粒炒不爆的铁豆子!”拱拱手走了。周子明一人出城回家,路上用唾沫沾湿袖子,边走边擦眼睛。走到河边往水里一照,颜色依然还在;又捧水猛洗,却怎么也洗不掉,只得悔恨地回家。
在此以前,赵家媳妇有事回娘家,天黑后还没返回。丈夫去接,走到谷口,见老婆横躺在路边。看样子,知道是遇上了鬼。忙把嘴里的泥巴抠出来,背回家中。妇人渐渐醒了过来,述说路上的遭遇,赵氏大怒,急忙去县衙,状告李信和周子明。衙役来到李、周二人家中逮人。见李信刚睡觉醒来,周子明却还在昏睡,像死了一样,不可能是他们干的。县令一听以诬告罪将赵氏夫妻重打一顿,夫妻二人无法申辩。
第二天,周子明醒过来,两眼眶子忽然一个成了红色,一个成了黑色;又大叫手指痛,仔细一看,中指的骨头已经断了,只有皮连着,几天后,半截手指便掉了下来。眼睛上的颜色,深入皮肉之中,看见的人无不掩口而笑。一天,又见王大来索债,周子明只是大声说没钱,王大忿恨地走了。家里人询问后,才知道缘故,都劝他神鬼无情,还是还钱为好。周子明执意不肯,说:“现在当官的,都袒护赖债不还的。阴间和阳间应该没什么两样,更何况还是赌债呢?”第二天,有两个鬼役来,说黄公子已向城隍投了诉状,告了周子明赖债不还,要拘拿他去审讯;李信在家中也见有鬼役来到,捉去作证——于是周、李二人突然死了。到村外会面,见王大、冯九都在。李信对周子明说:“你还是红黑眼,怎敢去见官呢?”周子明仍是说没钱行贿。李信知道他一向贪吝,便说:“你既然想赖,我只好请见黄公子,替你还钱了!”又一块到黄公子家,李信先说明了缘故,黄公子不同意,说:“欠债的是谁,却让你还钱?”李信便出来告诉周子明,跟他商量自已出钱,让他拿去还债。周子明恼羞成怒,连黄公子也攻击起来。鬼役便将公子家仆一块拘拿。不长时间,来到官衙,进去看见城隍,城隍怒斥周子明说:“无赖贼!眼上的颜色还在,又赖债吗?”周子明招供说:“是黄公子放的利债,引诱我去赌博,才被老爷处罚。”城隍便叫公子家的老仆上来,发怒说:“你家主人开场聚赌,还敢讨债吗?”老仆分辩说:“借钱时公子不知道他们是去赌博。公子家住燕子谷,他们的赌场在观音庙,两地相距十几里路。公子也从无开设赌场之事。”城隍听说,看着周子明道:“借人钱赖帐不还,还给人捏造罪名,你可算是人当中最不是东西的了!”喝命痛打。周子明忙又诉说黄公子放的贷利钱太重,城隍问道:“你还了多少了?”老仆说:“一文钱也没还。”城隍怒道:“本钱都还没还,谈什么利息!”命重打三十,立即押回家取钱还债。鬼役索贿,将他押回家中,不让立即复活,却将他绑在厕所里,托梦给他的家人。家人忙烧了二十串纸钱,火一灭,化成二两金子,两千钱。周子明用金子还赌债,用钱贿赂鬼役,才被释放回家。醒过来后,屁股上被打伤的地方都鼓了起来,脓血淋漓,几个月时间才好了。
后来,赵家媳妇不敢再骂大街。而周子明尽管少了个手指,又是红黑眼,却照赌如故。由此可知赌徒们真不是人啊!
异史氏说:“世上事的不平,都因为当官的往往矫枉过正。早先有些富豪财主放高利债,用成倍的利息夺良家子女,人们害怕他们,大气不敢出。要不然,写个帖子一送官,当官的拿出法律来,总是袒护放债的富豪家。所以从前那些地方官都成了大户的仆从了。后来有眼光的人看到这种弊病,大举纠正。于是有的人借别人大量资金做大买卖赚钱,吃好的穿阔的,家里又盖楼阁又买好地,倒忘了本钱是打哪儿来的了。债主一向他要钱,他怒目相对,向官府告状,当官的就说:‘我不给人当仆役。’这倒真有点像早年的懒残和尚明瓒禅师,他说他没功夫给俗人擦眼泪去。所以我说过:从前的官谄,如今的官谬。谄的当然可杀,谬的也着实可恨。放债的取些较薄的利息,哪里是专有益富人的呢?”
康熙年张石年任淄川令,最厌恶赌博。他用涂了脸游街的办法处罚赌徒,倒像阴间的刑法,只是没有砍手指,赌博还是被治没了。他做官好像很谙熟古人类推出隐情的“钩距法”。他正忙碌着处理公文官务,凡有点空儿,一边就对每一个上堂的人,问他们家住哪里,年岁多大,家有几口人,以什么为生。问完了,才劝勉一通叫他走掉。有一个人完税之后来交单据,自己以为没啥事,交罢单子就想退下。张公叫住他,细问一过,说“你干嘛赌博呢?”那人极力申辩,说一辈子不懂得赌博。张公笑说:“你腰里还带了赌具呢。”一搜,果然有。当时人认为这位大老爷真神了,可直到后来也不知道他用的什么法术。
428,乐仲

至孝几同不孝论,幸哉一索占初婚。
破除常诫持心诫,两朵莲花现股痕。
乐仲是西安人,还没出生时父亲就去世了,是遗腹子。母亲信佛,一辈子不吃荤酒。乐仲长大后,能吃好喝,嘴上虽不敢说,心里却讥笑母亲太愚,常常拿甘甜肥美的东西劝母亲享用,总遭母亲呵斥、拒绝。后来,母亲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忽然苦苦想肉吃。乐仲急切间找不到,便从自己左腿上割下块肉献给了母亲。母亲吃了后,病稍好了点,却又后悔破了戒,竞不吃不喝,绝食而死。乐仲痛不欲生,心想母亲是吃了自己的肉才悔恨死的,不禁气愤地用刀猛刺自己的右腿,以至于露出了骨头。家里的人急忙将他救下。又敷药包扎起来,所幸不长时间便好了。心里惦念着母亲一辈子守节受苦,又哀痛母亲太愚,一气之下,烧了母亲生前供奉的佛像,立起母亲的牌位,早晚祭祀。常常是酒醉后,便对着牌位痛哭上一场。
后来,乐仲长到二十岁,结婚娶妻,此时还是个童男。婚后三天,便对人说:“男女共居一室,真是天下最污秽的事情!我实在没感到有什么快乐的!”将妻子休回了娘家。岳父顾文浻央求亲戚讲情,跑了三四趟,乐仲执意不允。延迟了半年,顾文浻只得让女儿改嫁。乐仲打了二十年光棍,行为更加狂荡不羁。不管是奴仆皂隶,还是戏子乐工,他都愿和他们一块喝酒。亲戚邻居上门求借,他毫不吝惜。有个人说嫁女儿还缺口铁锅,他便从自家灶上揭下锅奉送,自己此后只得借邻居家的锅做饭。那些无赖之徒摸准了他的性情,经常来骗他的东西。有个赌徒,赌博没有本钱,便跑去对着他挤下几滴眼泪,说家里没钱交税,官府催逼又紧,没办法打算将儿子卖了。乐仲听说,果然倾囊出资,将“税金”如数送给了他。等到官役催税到了自己家门,便只好典卖家产筹办了。因此,乐仲日益穷困下来。
先前,乐仲还很富裕的时候,同族子弟们都争着侍奉他;凡是家里有的,任他们取拿,乐仲毫不计较。等到家境困苦败落,子侄们便再也不登门了。乐仲性情旷达,也没放在心上。有次,赶上母亲忌日,乐仲正好病了,不能上坟,打算让一个侄子代他去祭奠,那些人却都找借口拒绝,没一个愿去的。乐仲无可奈何,只得在室内祭了一番,对着母亲的牌位痛哭了一场。没有子嗣的忧伤,萦绕心头,使得病势越发沉重。正在昏迷中,觉得有人在抚摸自已,微微睁眼一看,竟是母亲!乐仲惊诧地问:“母亲怎么来了?”母亲回答说:“没人给我上坟,所以来家里享祭,顺便看看你的病。”乐仲又问:“母亲一直住在哪里?”回答是“南海”。等母亲抚摸完,乐仲只觉遍体凉爽,舒畅无比,睁眼一看,室内已渺无人影,病却好了。
乐仲痊愈后,立志要去朝拜南海。正好邻村有结香社去南海的,乐仲便卖了十亩地,带着钱去恳求加入香社。香社的人嫌他不洁净,都加以拒绝。乐仲只得尾随着他们上路了。一路上他酒肉韭蒜照吃不误,大家更加厌恶他,乘他醉酒大睡时,众人不告而别,乐仲落了个踽踽独行。走到福建,碰上个朋友邀请他喝酒,有个叫琼华的名妓也在座。乐仲谈起要去南海,琼华愿意一块前去,乐仲大喜,整治行装,和她一块继续南下。二人虽然吃住在一起,却从未有染。到了南海,香社里的人见他竟然带了个妓女来,越发讥笑他,鄙夷地不屑和他们一块朝拜。乐仲和琼华明白众人的意思,听任他们先拜完,自己才拜。众人拜时,海里没有一点显示,十分恼恨。等二人拜时,刚跪到地上,忽然遍海莲花座,座上垂着串串璎珞。琼华看见上面坐着的都是菩萨,乐仲看到的却是每个佛座上都坐着母亲,急忙大喊大叫着跳到海中,向母亲奔去。众人只见万朵莲花,突然都变成了绚丽彩霞,像彩锦一样铺满了整个海面。不一会儿,云静波平,一切都消失了,乐仲仍然还在海岸上,自己也不知是怎么从海里出来的,衣服鞋子没一点沾湿的地方。乐仲望海大哭,声震岛屿。琼华扶着他百般劝解,自己也不禁流下了眼泪。
二人朝拜完毕,驾船北返。路上有个豪门大户将琼华叫了去。乐仲自己住在旅店里,见有个小孩,大约八九岁,在店铺中行乞,看样子又不像是个乞丐。乐仲上前细细询问,得知是被继母赶出家门的流浪儿,心里十分可怜。小孩依傍着他,苦苦哀求拯救,乐仲便带着他返回家中。询问小孩的姓氏,回答说:“叫阿辛,姓雍,母亲姓顾。曾听母亲说,嫁给姓雍的六个月,便生下了我,我本姓乐。”乐仲大惊,怀疑自己平生只和原来的妻子顾氏同居过一次,不可能有儿子,因此又问孩子的老家在哪里,小孩回答道:“不知道。但母亲去世时,留给我一封书信,嘱咐不要丢了。”乐仲急忙索信,一看,原来是自己写给顾家的休妻文书。大惊道:“真是我的儿子!”又问明孩子出生的年月时间都相符,心中顿感十分欣慰。只是从此后家计日渐艰难,过了两年,田地便卖净了。再也不能雇奴仆。
一天,父子二人正在做饭,忽然有个美丽的女子走进家门,一看,原来是琼华。乐仲惊问:“你怎么来了?”琼华笑着说:“我们已经做了假夫妻,又问什么?先前没有跟你来,是因为家里还有个老太太。现在她已死去,自己考虑着不跟了人,没法保护自己;跟了人又没法守身,两全齐美的办法,只能是跟你,所以不远千里赶了来。”说完,放下行装,代阿辛做饭。乐仲十分高兴。到了夜晚,父子仍像往常一样一块睡觉,另打扫一间屋子让琼华住下,阿辛也认了她为母亲,琼华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亲戚朋友听说后,都按照婚仪礼节馈赠给乐仲和琼华食物,二人都高兴地收下。有客人来家,琼华总是置办下丰盛的酒宴招待,乐仲也从不问酒菜是哪来的。渐渐地,琼华拿出金、珠之类。赎回原来的家产,又广置牲畜、奴仆,日子一天天富裕热闹起来。乐仲常对琼华说:“我酒醉时,你要避开,不要让我看见。”琼华笑着答应。一天,乐仲大醉,急切地呼唤着琼华,琼华盛装迎出。乐仲斜着醉眼看了很久,忽然高兴地手舞足蹈,说:“我明白了!”顿时清醒过来,只觉世界一片光明,所住的茅屋全变成琼楼玉宇,过了会儿才恢复原样。从此后,乐仲再不外出喝酒,只是天天面对着琼华喝。琼华吃素,就用茶水陪着。
一次,乐仲微醉,让琼华按摩大腿,见腿上疤痕,变成了两朵红荷花,隐隐突出肉际,琼华非常惊奇。乐仲笑着说:“当这两朵荷花盛开的时候,你我二十年的假夫妻就该分手了!”琼华深信不疑。为阿辛完婚后,琼华逐渐把家务事托付给儿媳管理,自己和乐仲另住一座院子。儿子、媳妇三天拜见一次,家中没有疑难大事不告诉二人,只用着两个奴婢,一个管温酒,一个管煮茶而已。有天,琼华到儿子处,儿媳禀报请示了很多家务事,又一块去见父亲。进入屋门,见父亲赤着脚坐在坐榻上,听见声音,睁开眼微笑着说:“你们都来了,很好!”说完便合上了眼。琼华大惊,问:“你要干什么?”看看他的腿上,只见莲花大开;再用手试试嘴边,已经气绝了。琼华急忙将荷花捻合住,祷告说:“我不远千里跟了你,实在不易。又为你教子训妇,也有点功劳。就差个两三年,为什么不稍等等呢?”过了会儿,乐仲忽然又睁开了眼,笑道:“你有你自己的事,何必拉扯着别人作伴呢?没办法,姑且为了你先留下来吧!”琼华听说才放开手,见莲花又合上了。于是二人言笑如初。
又过了三年多,琼华已年近四旬,还像是二十来岁的人。一天,忽然对乐仲说:“人死了后,被别人捉头抬脚,太不雅观,也不洁净。”便找来木匠做两口棺材。阿辛惊骇地询问缘故,琼华答道:“这不是你能知道的事。”棺材做成,琼华沐浴梳妆,将儿子、媳妇叫到跟前,说:“我要死了!”阿辛大哭着说:“这些年多亏母亲料理生计,全家人才不至挨饿受冻。母亲还没享几天清福,怎么竟撇下儿子要去呢?”琼华道:“父亲种福,儿子享受。咱们家的奴仆牛马,都是那些骗债的偿还你父亲的,我没有功劳。我本是散花天女,偶然思凡,被贬谪到人间三十年,现在期限已满了。”说完,自己进入棺内躺下,再叫时,双眼已经闭上了。阿辛大哭着去告诉父亲,只见父亲不知什么时候也死了,依然穿戴整齐!阿辛悲恸欲绝,将父亲收敛到另一口棺中,和母亲并排停放在堂屋里。连续几天没有发丧,期望着父亲能活过来。此时,只见一片光明从父亲双腿上发出来,照彻了整个屋子;琼华的棺内则是香雾喷溢,连邻居家都闻到了。棺材合盖后,香气和光明才渐渐消失。
葬了二人后,乐家子弟们觊觎乐仲的家产,阴谋要赶走阿辛。告了官府,打起官司,说阿辛不是乐家的人。官府也分辨不清,打算将乐仲的家产分一半给乐氏子弟们。阿辛不服,又把官司打到郡里,仍然久久不能判决。起初,顾文浻将女儿改嫁给了姓雍的,过了一年多,雍某流落到福建,音讯也就断绝了。顾文浻老了没有儿子,十分想念女儿,便到女婿家探望,才得知女儿已死,外甥被赶出了家门,不知流落到了什么地方。顾文浻大怒,写下状子,告了官府。雍某害怕,用财物贿赂顾文浻,顾文浻不要,非要找回外甥不可。雍某到处搜寻,还是没有下落。一天,顾文浻偶然走在路上,看见一辆彩车过来,便躲让到一边。车中一个美女喊道:“你不是顾老翁吗?”顾文浻忙答应,女子说:“你外甥已成为我的儿子,现在在乐家,别再打官司了,外甥正有灾难,你要赶紧前去!”顾文浻刚要仔细问问,彩车已经跑远了。顾文浻便接受了雍某的财物,急忙赶到西安。此时,乐家的官司正打得热闹,顾文浻自投到官府,说出了女儿被休回娘家的日子和改嫁的日子,以及生儿子的确切时间,十分确凿清楚。于是真相大白,乐氏子弟们都被痛打一顿,赶出大堂,案子终于了结。回家后,顾文浻讲述起看到美人的那天,正是琼华去世的那天。阿辛便让顾文浻搬到自己家,又给他房子和奴仆。直到六十多岁,顾文浻还又生下一子,阿辛也一直十分优待他。
异史氏说;“断荤腥、隔绝婚事,就像信佛了相似。而性情天真烂熳,又正是佛的真性。乐仲遇见美人,只看成芳芬洁静的求道伴侣,不当做人情温柔乡去享受。共同生活三十年,若有情,若无情,这是菩萨的真面目。世俗之人对这一层哪儿能够深味理解呢。”
【少有的男女主都不是凡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