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四川站暨“阙里賨都·忘忧渠县”主题诗歌诵读会启动
用声音雕刻经典,让经典文化的传播“声声”不息。8月25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四川站暨“阙里賨都·忘忧渠县”主题诗歌诵读会启动发布会在四川国演艺术中心举行。
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中共渠县县委、渠县人民政府主办,央广网四川频道、中共渠县县委宣传部、渠县教育局、四川省朗读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承办,央广网记者王颖,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顾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原副巡视员刘培勇,知见诗社社长、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宋彧,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名誉副会长、成都大学副教授张婷旺,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名誉副会长、四川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刘磊担任四川站评委,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李婷婷主持启动仪式。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四川站首场活动选择渠县,旨在通过央广网与渠县的央地联动、政媒互动,旨在进一步展示四川及渠县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诵读之声凸显四川及渠县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和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为青少年搭台,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渠县,有2300多年建县史,拥有城坝遗址、汉阙、文庙三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汇彩亭、刘氏竹编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汉阙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国文学之乡七张闪亮名片。“赏汉阙、看城坝,梦回大汉胜境;观彩亭、品呷酒,感受賨乡精彩。热忱邀请大家到渠县走一走,看一看。”渠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永明在会上发出邀请。
央广网副总裁朱建勇出席启动发布会并致辞。他表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生生不息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的每一次重要发展,都跟重新回归经典有关。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央广网以有声资讯为特色,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己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普通话推广工作。此次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四川站暨“阙里賨都·忘忧渠县”主题诗歌诵读会的启动,必将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发源地,素有“文宗自古出巴蜀”的美誉。一个三苏祠便可看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唐代诗坛“双子星”——“李杜”与四川均有渊源,被誉为“辞赋之宗”的司马相如留下诸多传世名篇。立足四川资源禀赋、巴蜀历史底蕴,央广网将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持续用力,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活动现场,四川知名朗诵家刘培勇、张婷旺、宋彧、胡墨玉为大家带来了《虞美人·秋色遍黄花》《江城子·渠县的向往生活(新韵)》等主题诗歌诵读,成都市西体路小学的学生们演诵了《满江红二首》,评委代表王颖和特邀嘉宾王墨涵诵读了诗经里的《蒹葭》,精彩的诵读让经典文化的传播起始于声音,植根在人心,“声声”不息。
据悉,四川站活动共分小学组、中学组和大学组,作品内容紧紧围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以及“阙里賨都”“忘忧渠县”“千年巴渠”主题,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诵读爱好者可通过央广网客户端“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报名通道”进行网上报名,提交作品参与全国海选。11月上旬,四川站活动将完成作品终选。11月下旬,四川站活动将选出优秀诵读者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总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