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琴流派起源书

2022-07-27 19:06 作者:含章古琴斫制柏岩  | 我要投稿

一、琴派简介

百家争鸣,对于学术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琴文化自然也是如此。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师承的琴家的风格也是各有特点而不尽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形成不同的风格。所以,在琴的领域,也同样有流派之说。

所谓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这里所说的派别,是指依照共同的义理或风格而探讨学习的不同的群体。琴文化领域,也和其他学术领域一样,存在着多种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琴家们各自遵循某些共同琴道观点和风格,而形成一定的琴家群体,就是所谓琴派。

二、琴派形成的影响因素

1.地域影响

古代交通不便。同一地域的琴家,便于寻师访友,相互切磋琴艺,加之民风相近,性格往往相近。如此相互影响,较易形成默契,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最终形成琴派。

2.师承影响

卓越的琴学家,由于其深厚的造诣,独树一帜,得到大众的仰慕,以致琴人相继跟随他学习。如此就形成了不同的师承体系。同一师承的琴家,遵循恩师的教导,往往对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风格相同或相近,最终形成琴派。

3.传谱不同

随着琴谱的普及,不同琴家,依照不同的琴谱钻研琴学。学习同一琴谱的琴家,则更易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最终形成琴派。

4. 斫琴材质及工艺水平

三、古琴分派渊源

古琴流派分立并非一蹴而就,流派纷呈是明清以来才有的局面。一般认为,琴派成立的真实时间是北宋,第一个流派是皇室组织的京师派。

1.周以前有孤竹国君伯夷擅长抚琴,是燕山琴派最早的琴家。后世燕山一带形成的燕山琴派多认伯夷为宗首。

2.晋初北方有竹林派,代表作是广陵散。

3.自唐朝起,琴学风格就已见于著录。如隋唐赵耶利所述:“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延,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4.北宋时,亦有京师派,后有南宋出现两浙江西等,并有著录评价京师说:“急若繁星而不乱,缓若流水而不绝。”

5.至明朝,江、浙、闽派也有很大影响。如明朝刘珠所说:“习闽操者百无一二,习江操者十或三四,习浙操者十或六七。”

6.明末清初以后,至于现代,相继又出现了虞山派、浦城派、川派、燕山派、梅庵派、岭南派、广陵派、诸城派、九嶷派等著名琴派。


古琴流派起源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