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轰7问世之际,中国曾高价求购英国发动机,这是为啥?

上世纪中国跟西方亲密时期时,中国从西方国家进口学习了不少先进技术,这其中就包括航空发动机,这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先进的西方涡扇发动机,对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其中就包括中国曾经的一流战机,当时缺乏发动机是最大的问题,没有发动机战机建造也就成问题,这就是飞豹战斗轰炸机。一流战机没发动机可用?英国火速上门求合作,歼轰7问世之际,中国曾高价求购英国发动机,这是为啥?飞豹战机的心脏:英国顶着美国的压力也要卖,中国:再贵也得买。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根据西沙海战实战经验,军方要求研制一款超音速空基反舰平台,这受到高层的重视。80年代中期,国产超音速歼击轰炸机开始研制,1989年原型机首飞,当时还不叫飞豹,更没有正式名称,当时的名字叫FBC1,使用的发动机就是英国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接触到了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但在80年代初该发动机彻底停产,所以进口的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停了整整十年,直到90年代初,才开始想尽办法,组装剩下未完成的斯贝涡扇发动机。
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是一款传奇航空发动机,一直使用了20年,遍及军用和民用,还替换了美国舰载战斗机装备的J79涡喷发动机,后来美国还进口该发动机,替换F4战机上的J79涡喷发动机。该发动机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产品,不断的退出改进型,是当时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停产。该发动机加力推力可达91.1千牛,推重比5.05,1973年就中国购买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技术,中英进行谈判,协议内容确定,中国可进口英国零部件,自行组装斯贝涡扇发动机,虽然价格很贵,但中国决心再贵也要买,因为这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有利于中国强大自己的国防力量。

实际上到1983年,组装工作就已经停止,直到1992年才有了新的推进,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英方提供的183套资料,即便在中美亲密关系破灭后,英方还是在90年代初,帮助中国争取到了这批资料和技术零部件。当时美国强烈反对,在获知相关消息后,美国媒体妄言,英国被东方收买了!但实际上这是继续履行合同项目,根本不存在所谓收买一说。
1993年飞豹歼轰机正式命名为JH7,该战机最大的优势是作战半径大,航程远,挂载能力非常强,一次可挂载4枚当时最强的反舰导弹,即便是现在飞豹也可以挂载4枚鹰击83K反舰导弹。该战机对地能力也很强,在使用复合挂架的情况下,飞豹可挂载20多枚炸弹,并挂载4枚近程空空导弹。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面,飞豹一直是对地对海的主力战机,在中国国产化斯贝发动机(涡扇9)后,飞豹战机成为香饽饽,还在对外的空中较量中,拖垮对手战机。

1995年中国计划,实现斯贝发动机部分零部件国产化,最终实现国产,并命名为涡扇9发动机,2004年中国终于实现涡扇9 发动机的批量生产,2005年改进型飞豹战机开始生产,命名为歼轰7A。斯贝发动机对中国的贡献比较大,这也是中国首次接触到西方先进航空发动机,中方人员在英国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西方的航空发动机在细节和管理上要强于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中国学习后,自行摸索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航空发动机管理标准,同时也学到了英国航空发动机的特点。可以说斯贝涡扇发动机给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最难得的是即便在中美亲密岁月没有后,英国依然向中国提供了最后的帮助,当时的英国履行了合同所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