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想画好,找好发力点很重要

当我们拥有了画纸和画笔,掌握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并且有了一些画线条的熟练度的情况下,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了解绘画时候的姿势以及相对深入地了解一下线条。
关于线条以及握笔姿势,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前面两篇文章。
因为最初练习的线条,只是为了要练习线条,熟悉线条,所以只是对握笔的姿势有所要求,但当你需要某些特定的线条的时候,就需要调整姿势以及加深你对线条的了解了。
那么先说前者:调整姿势。画板斜立,端正坐姿,双脚脚踏实地,让身体正对着画面并且与画面的距离需要有刚好画者的胳膊的长度。这样便于身体带动胳膊的发力,因为绘画的时候,画不同的线条需要的发力点会有区别,所以要保证胳膊能自由伸展。
其实说到这个姿势,就不得不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在我们绘画的时候,根据需要的线条不同,我们的发力点和需要活动的关节是不同的,这些关节基本就是肩部、肘部、手腕和手指。选择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由我们所画的线条的长度来决定的。

这里可能理解起来需要绕一下。
就好像小学数学中会学到的尺规作图,其中需要使用到“圆规”,在我们使用圆规画圆的时候,圆规的两条金属腿的开角越大,半径就越大,反之半径就会越小。而我们在选择自己的发力点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选择我们所需要的“半径”,而我们所画的圆,是在三维空间中的圆,但是会与我们的画纸进行接触,我们要保证的是与画纸接触的位置是一个“稳定的轨迹”,也就是我们要的直线。
接下来就是根据我们所需要的线条长度来选择了,这里就比较简单了。从最短的手指,到最长的整条胳膊,当然,这些选项只是在我们的画幅不算太大的情况下的选项。但是线条的选择上也要根据类型来选择,根据线条的作用,大致分为两类。

其一是构图画形用的线条,这类线条是用来构建整个画面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物体造型的,通常使用的是一些较轻的长线,方便修改调整的。这类线条一般使用的是偏长的线条。所以在选择上就需要选肩膀上臂发力。初学期间一般会需要要求用直线,等到对线条的控制力比较强了以后就可以灵活多变了。
其二是颜色调子用的线条,用来绘制颜色的线条,我们称之为调子。调子是需要根据物体的颜色明度,来决定需要的数量的,大部分调子会需要在某些位置重复出现很多数量。一般会分区域,按照某些走向以组的形式大量增加,“铺”出颜色。这类线条一般是大量的短线条快速排列出现。所以在画调子的时候,一般就会选择手腕发力或者手指发力。

前篇文章提到过,在画线条的时候,是需要画两边浅,中间深的线条,那么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线条,在这里解释一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点。

第一,这种方式的线条,能够更好的相互融合,相互连接,相融和相连的时候不会出现“黑疙瘩”;
第二,会使你的线条上所要表现的重点位置更突出,一下就表明了此处的核心在哪,并且会让你的线条富有变化,对以后想要进行其他画画类型的训练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一般构图用线都会偏长一些,两边颜色浅,就可以让多余的部分淡化,并跟后续画的调子更好的相融合;
第四,当所有的线条汇聚成面,最后得到的面也会更好地融合。
如果你能完全控制好你的手,去画出你所想的线条,那么在学习其他任何种类的画画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这里,对于线条的练习就可以完全展开了,喜欢画画的同学们要努力坚持住哦!

微信搜索公众号:蓝胖子素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