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人饮茶二三事(五)

2020-02-09 22:35 作者:落棠庵主-蘅芜  | 我要投稿

五、明清时期。

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在存续了98年之后宣告灭亡。在此之后大明朝建立。

明朝在贡茶的选择上依旧是以武夷山区为主,工艺上也更多地沿袭了唐宋团茶旧法。但是此时的民间,散茶却成为了人们消费的主流。

明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诏废团兴散,这种做法完全颠覆了唐宋时期的观念,为后世茶叶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瀹泡法源于唐代,在《茶经》里面便有踪迹可寻。而宋代的点茶,省略去调膏、击拂的步骤,就形成了末茶的冲泡法。一直到明代,散茶取代了末茶,最终形成了瓯盏的撮泡法。再到清代,瓯盏撮泡发展为盖碗冲泡(不同于今)。

只不过在明代中后期以前,散茶煮饮或散茶碾碎后点茶还是占据主流;而明中后期以后,沸水直接冲瀹散茶的方式才逐渐成为主流。

明代开始各大茶类也百花齐放。仅就绿茶而言,蒸青、晒青、炒青、烘青四种现代杀青工艺俱都存在。白茶发展至此,也备受文人青睐。红茶于明末缘起自武夷山桐木关,影响着八闽周边与全国的红茶兴起。

明代的时候,绿茶名品迭起。虎丘茶、天池茶、松萝茶、罗岕茶相继出现。多提一句:虎丘、天池两款明代佳茗,如今我们已无缘得见了,它们早已消失在历史之中。不过从如今的休宁松萝和六安瓜片里,我们还可以隐约看到虎丘茶的影子。

明末天灾横行,人祸不断。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而清代的茶几乎延续了明代的成果,时代界限并不明晰。此时也是绿茶品种繁多、红茶遍地开花、黄茶趋于成熟、乌龙茶品类诞生,白茶、黑茶、花茶的产量空前增长。而且与明代文人过于注重内心感受不同,清代的文人不过于推崇某一款茶,恰能说明茶已是寻常物了。

清代是满族统治,依旧沿袭了少数民族喜欢饮用边销茶的特点。在雍正将普洱列为贡茶之后,普洱茶就改旗易帜了,从粗老的茶叶变为了精细的茶芽,不过此时的普洱贡茶还是属于炒青绿茶的范畴。而普通百姓所饮用的是轻微发酵的粗茶,称之为改造茶(可以说是普洱熟茶的前身)。

我们熟知的绿茶里的碧螺春、六安茶便踊跃在此时;红茶里的闽红、英红、湖红等皆出自清中后期,以供外销(茶叶输入英国造成贸易逆差,引发鸦片战争);白茶由于清末红茶出口困难,而得以崭露头角占据大量海外市场;乌龙茶也在此时缘起;黑茶的品类也逐渐丰富,大放异彩。

古人饮茶二三事(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