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个坑队友是什么体验?看看明军为啥打到平壤不打了

2019-09-08 02:56 作者:孤寂寒光  | 我要投稿

up视频诙谐讲历史火热播出

明朝其实不存在看不起日军的想法,懂点兵法的都知道。打仗应该是“狮子博兔亦用全力”最忌讳添油战术。日军仅仅陆军就有15万,按理说明朝至少也该准备10万军队。明朝其实也懂这个道理。比如第一次援朝时,就估计要至少7万人才能拿下平壤(实际用了4万)。

而第二次援朝时,明朝的新任国防部长兼远征军主帅邢玠是这么计划的:1597年冬天派遣十万军队跨过鸭绿江作战,作战时间计划为一年,军粮预计需要80万石(每石约92公斤)。

但实际上明朝出兵始终没达到过10万人,第一次出兵是4.3万,二次出兵最高峰是7.5万人。

遗憾的是,万历援朝之战最后虽然胜利却不完美,一开始明军有明显的优势,却因为兵力不足无法快速扩大胜果,日军退守朝鲜南部按照火器时代标准修筑了不少日式城堡,这些城堡非常适合发挥火器优势。明军的野战优势无法发挥,只有与日军对峙,一直等到丰臣秀吉死去日本撤军。

据当时明朝政府统计,当时全国实际兵力统计在80万,而驻扎在北方长城九边的军队超过50万,军马10万匹。这个和清末完全不是一回事,边军是有战斗力的,而且南方的四川,浙江等省的士兵也不弱于边军。

明朝也不缺粮草,仅仅几个月的准备,1592年11月4日,辽镇报告,堆积在鸭绿江附近,为大军准备的粮草已经足够4万人作战一年多,或者10万人作战二个月。

第一次援朝时李如松率领4万大军出动,12月25日跨过鸭绿江,元月5日进抵平壤城下,元月8日与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1.8万人战于平壤,在二十四小时的时间里攻陷了平壤,日军伤过万人,明军死伤仅千余。这是公认八年里明军打得最漂亮的一战。

但这时李如松却碰到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问题:粮草运输跟不上军队前进的速度,在攻陷了平壤一个月后粮食仍未送来,三万匹战马饿死了一半,三分之一的明军已经饿病失去了战斗力。

明军总兵在面见朝鲜国王时说:目前战马三万匹已经有一半死去,只需要提供十天的粮食,明军就可以出击攻下汉城,而且特别强调:我们吃不惯泡菜,习惯吃盐酱,目前每一千人只有一斗盐酱吃,把总级的军官也只分到一勺。一定要优先准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与可以战养战,走到哪抢到哪的日军不同,明军在朝鲜的军需粮草,有80%以上,需要从明朝本国运来。

在出兵之前,在明朝要求下,朝鲜派出约1万老弱士兵,每10里安排了200人,负责为前线的明军运输粮草,军械。另外征发朝鲜的船只,通过水路运输粮食。

明朝在整个中国北方筹集粮草,送到明朝边境,你们负责搬运到前线,短短几百里路程,这总算没问题吧!

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朝鲜人也做不好,往往负责后勤运输的朝鲜军队从辽东接手了明朝的粮食后,这些粮食就神秘的消失了!真正运输到前线的粮食连1/10都没有!

“尽管催促文书如雪片般不断下达,但朝鲜军接了粮食后半路就丢去在沟里,有些是出了门就拿去卖掉,有些则为了图轻便故意减少重量少送,狡计百出,枚举不尽”。明朝军方事后的报告中这样记载。

朝鲜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尽一切办法贪污,丢弃在前线为他们打仗的明军的口粮。明朝经略宋应昌发了大火,棍打朝鲜官员负责交接的官员尹根寿,并要求处斩具体负责后勤的朝鲜军官。

但火发得再大也没办法,冷静下来后,明朝官员发现,并不是朝鲜国王不想尽力,而是没办法,*****了,尽管朝鲜国王想做成什么事情,但限于道路条件和国内政治,就是做不成。虽然大家都是封疆王朝都有这问题,但朝鲜问题的严重性,却是明朝的数倍以上!

比如说,朝鲜的人口当时有800万,相当于明朝一个中等省份(山西陕西),但每年交给朝廷的却只有20万石粮食(米本位),只相当于明朝一个中等府(相当于市)。

*****,但粮食其实也不至于这么少,不过控制在“两班贵族”手上不愿意拿出来。朝鲜国王为了筹集粮食,已经公开的在出卖官位了,仅仅贡献几百石粮食就能成为中级官员。

朝鲜国王对基层的控制就是这么弱,也许他能控制几个高官职位忠于他,但官场,军队里上大多数干事的职位,都是这些凡事优先想着自己的两班贵族们把持,不让他们贪污是不可能的。

明朝对待朝鲜就像面对不成器的孩子的爹,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最后也没脾气了,说:既然你们有粮食,那么我们花银子来买,你们卖给我们军队怎么样?

朝鲜君臣商量了半天,后来羞答答的回答:天朝愿意买当然好,但我们国家不习惯用银子,你们能不能用布来换?”

所以战争后期,明朝和朝鲜官员很大的精力,就是商量:”用多少布可以换取多少斗粮食?。”

相信今天的读者看到这里恨不得要吐血,朝鲜是明朝的儿子吗?对他们这么好?

没错,当时朝鲜国王一再强调:“朝鲜之予天朝,犹赤子之仰慈母”。

所以不仅仅是把明朝当爹,而且还当妈,不仅仅是管教,而且还有养育之责。


有个坑队友是什么体验?看看明军为啥打到平壤不打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