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沙漠发现超大油田,储量35亿吨,50多年来没有一个国家敢开采

2023-04-30 09:56 作者:高音镜面  | 我要投稿


谨由我与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与自然资源有所关联的文章并看看此文中所藏有的知识点以及亮点在哪里,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如果你过着吃不饱饭的日子,而面前有个能发财的机会,那你会愿意去搏一把吗?一定会的!但是现在却没有国家去发这笔横财!35亿吨石油迟迟得不到开采!





提起这个国家,大家可能十分陌生。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北接哈萨克斯坦、南邻伊朗,西濒里海,东临阿富汗。在中亚五国中存在感不强,是个标准的内陆国家,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之一。

该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大,只有49万平方公里,但是各种能源储量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非常丰富,甚至有着“中亚气王”的称号。由于该国是一个内陆国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所以国内有80%地区都被沙漠覆盖,并不适合人类生存,国内的城市基本上都集中在里海以及其他河流沿岸,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该国经济发展困难,只能通过资源贸易谋发展。土库曼斯坦在能源领域与周边多个国家展开了友好的合作,给自己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经济得以发展。




但是在该国卡拉库姆沙漠中发现一座35亿吨的超大油田,却在被发现50多年来都没人敢开采,土库曼斯坦看着这座油田也高兴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年地质学家在这里发现大油田之后也曾打算对其进行开采,但是就在他们进行钻探的过程中不慎发生坍塌事故,形成了一个直径60米的大坑,而且从坑中泄漏出大量天然气。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处理这样的危机,担心天然气泄漏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科学家一把火将坑内气体点燃。


土库曼斯坦也不是不想开采这些石油,而是它没办法开采!开采这35亿吨石油最大的难题在于其特殊的埋藏位置,它位于“地狱之门”。在土库曼斯坦的卡拉姆沙漠中,有个像大坑一样的洞穴,被人们称为“地狱之门”。从洞穴外向内看,我们能看到刺眼的火焰在燃烧,仿佛永不熄灭。



根据记载,这个洞穴已经燃烧了整整50年,每年大约要烧掉价值10亿美元的东西,而且至今依旧没有结束的迹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地质学家在卡拉姆沙漠勘探时,发现了这个洞穴。但因为矿产资源的分解,这里充满了天然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他们无法直接进入洞穴,又担心毒气扩散影响居民生活,就索性放了一把火,企图把这些毒气烧光,但谁知这把火一烧就是50年!

在半个世纪中,“地狱之门”的直径始终保持在60米左右,火焰最高可达15米,而洞穴周围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一般人连靠近都是问题,更不要提下洞开采石油了。当地居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熊熊的火焰不分昼夜地燃烧着,夜间橘红色的洞穴散发着金光,如同地狱一般,诱人又致命!


按理说,要把火扑灭,石油就可以继续开采。其实,土库曼斯坦并非没有尝试过,挽救“地狱之门”。在2010年,土库曼斯坦总统曾向当地政府下令,要将洞里的火永久的熄灭。但一旦大火熄灭,甲烷、硫化氢就会持续堆积,当它们到达一定浓度,爆炸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等到了那个时候,毒气泄露还是会危害居民健康。

并且,以土库曼斯坦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无害地熄灭大火是不可能的事情,洞穴内的甲烷和硫化氢气体,在经过与氧气的充分混合后,即使不遇明火也容易发生爆炸。不论是填埋还是水扑,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直接开采更是无法进行。就算说它是活火山一点也不为过,这样危险的地方,就算价值再大也没人愿意去做!




如今这个大坑中的火焰高度达到15米,温度也达到1000摄氏度,想要将其彻底扑灭难度非常高。因为洞穴内有很多像甲烷和硫化氢一样的易燃易爆气体,贸然对其进行填埋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爆炸,风险极大,直接开采更是毫无可能。如此危险的油田自然不会有人愿意进行开采。


好在土库曼斯坦国内石油储量非常丰富,靠开采其他油田也一样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还与我国达成合作,让这个国家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


沙漠发现超大油田,储量35亿吨,50多年来没有一个国家敢开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