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若前兆症象未能控制或治疗不彻底,则可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若前兆症象未能控制或治疗不彻底,则可发展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多见恶风,发热,口渴,烦闷,游走性关节肿痛(常累及膝、踝、肩、髋等大关节),被累及的关节灼热红肿,遇热痛重,得冷则舒,关节或周围肌肉疼痛不能转动,或关节周围起红斑结节,舌苔黄燥,舌质红,脉象滑数或见浮数。 【辨证】风热袭于肌腠,湿热阻滞经络。 【治法】清热疏风,祛湿通络。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生石膏31克,知母10克,生甘草3克,桂枝3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防己12克,薏苡仁15克,银藤31克,桑枝31克。 【方解】生石膏、知母清热;桂枝散风和营;苍术、黄柏、防己、薏苡仁祛湿清热;银藤、桑枝通络止痛;甘草和中解毒。上肢重者用桂枝10克,下肢重者加牛膝10克、地龙10克、威灵仙10克。 由于人体反应各异,外邪轻重不同,在邪正交争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湿热阻滞经络等兼证。 热重于湿: 热重于湿:证见高热持续不退,汗出,渴喜冷饮,尿黄,便干,舌苔黄燥、舌质红。重用生石膏、黄柏,去银藤加银花1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便甚干者加大黄10克;口渴重者加花粉15克、竹茹10克;痛重加秦艽12克。 热重伤阴:证见低热午后较重,关节疼痛,伸屈不利,夜重于昼,口干咽燥,盗汗颧红,大便干结,消瘦少食,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此为风湿化热伤阴,袪风燥湿药物不得再用,当用辛凉清热、滋阴通络法。 仍用生石膏、知母辛凉清热;银藤、桑枝通络止痛;加天麦冬各10克、石斛15克、生白芍10克、木瓜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甘草6克、丹参15克、元参12克,以滋阴和血;心烦加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不眠加生阿胶10克、尾连10克、黄芩10克、首乌藤31克;口干思饮加沙参15克、花粉18克。 热重伤气:证见低热,气短,声低懒言,肢体倦怠肺气虚者,用白虎汤加人参(人参3克,或北沙参15克,或太子参25克均可)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食少、倦怠、便溏、舌淡、苔薄白、脾气虚者,去石膏、知母,加白术10克、茯苓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