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 过年 · 生活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 家里是手工剁肉饺子馅儿的,可能很多人都习惯用搅肉机了,我是一直坚持自己手工剁肉饺子馅儿的,虽然麻烦了点,但在年味儿越来越淡的今天,能听到有梆梆梆的剁肉声,感觉算是增加些年味儿,也多了点人间烟火气,还有些以前过年的怀旧感。而且,把肉葱姜蒜一起细细剁碎,调出来的饺子馅儿更入味儿更好吃! 当然,嫌麻烦或者剁不动了,还是用搅肉机方便省事。
过去家里喜欢吃饺子,隔一段时间就会包饺子吃,我经常不情愿的被家人赶去剁肉和擀饺子皮,慢慢的这一套倒是熟悉了。好像部队里聚餐擀饺子皮都是右手擀着同时左手捏着面片转圈,熟练之后这种方式擀饺子皮又快又好,边儿薄中间略厚,好像这种皮 包的饺子不容易煮烂。我爸以前是部队转业的,他就是这样擀饺子皮的,我从小到大也学会了。 记得当年上学时,到了冬至班里组织大家包饺子吃,全班好几十号人,都是十八九岁二十岁的学生,然而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会包饺子的没几个,会擀饺子皮的也没几个,于是我就显得突出了,感觉当时全班差不多一半的饺子皮都是我一个人擀的,真的是能者多劳了。
岁月悠悠,如今物是人非。但只要活着,就得生活,还得过年,过年还得剁饺子馅儿包饺子吃饺子,这就是一代代人的一种传承吧。
发现现在有些孩子在家,好像都很少干家务,更别说进厨房帮厨干活了,大人不要求 孩子自然也懒得动手。有些孩子到了十多岁也没摸过厨具灶台, 有些二十多岁的小年轻也只会煮个方便面,最多炒个番茄鸡蛋,再多再复杂点的就不会了。有的独立出去工作生活了,自己想做什么吃的,还得打电话问父母怎么做。 民以食为天,能独立动手做饭,把生的变成熟的,还要做好,这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劳动素养,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