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顿半数字星球系列冻干咖啡评测

2023-03-08 23:55 作者:这不是蛤蛤  | 我要投稿

期中考试考完了,小发个癫()

什么?还有考试?懂不懂皇批特有的卖血沉底👿

.前言

        三顿半数字星球都几百年前的系列产品了,现在才喝?

        正确的,以前没怎么喝过冻干,这次六小罐子还是薅同学羊毛搞来的。一杯5r以上的冻干已经可以说相当少见了,要是不打折得8r,相当恐怖的价格。(感谢好同学无私奉献!!!)

二.八块一杯就算贵?

        是不是双标!一杯30块的现磨照喝不误,七块以下的挂耳都没有太多期待,五块以上的冻干就说贵?

  两个原因

  1.冻干和挂耳主用的原料不同

        保证产品质量最重要的并不是制作方法,比如一杯现磨咖啡好不好喝的决定因素,生豆质量占比大半,其次才是烘焙、设备、咖啡师操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冻干产品一开始的目标就是“高端速溶”,保证饮用方便的同时适当提升质量,比起直接泡水更多用来做拿铁或者其他饮料;挂耳则是对标现磨,本质上是保存现磨咖啡的质量的同时适当让饮用更便捷。

        那么已经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在原料采用上冻干用的更多是迎合速溶和奶咖用户,意式拼配更多见,而挂耳更多来源于精品咖啡,强调的是直接饮用的黑咖啡的乐趣,那么挂耳价格普遍比冻干高出一截自然可以理解。

  2.冻干和挂耳风味保存上各有侧重

        虽然这点还没有看到文献说明,但根据个人经验总结也足以发现问题。冻干虽然已经尽可能通过冷冻干燥保存原有的咖啡结构,但和现磨的质量依然相差甚远,特别是在尾韵呈现上大幅度弱化,而悠长尾韵又是门店意式咖啡的特点,因此冻干技术暂时还不可能取代真正的门店现磨。挂耳技术上更简单,直接将咖啡磨碎,再通过氮气充气包装等技术尽可能延缓风味物质流失,因此对咖啡本身的质量可以说是全方位小幅度的削弱

        前文有提过传统速溶咖啡的原料是罗布斯塔豆,特点就是醇厚的口感但毫无风味呈现,整体略显单调,可以看到冻干技术的产品特点比起挂耳更接近传统速溶。因此追求精品咖啡的消费者会更少购买冻干,进一步压缩其原料可选范围和成本。

        综上就导致了冻干普遍比起挂耳更加便宜,市面上一般五块左右的挂耳算是中档价格,但在冻干中已经是十分少见。

三.正经事

        扯了那么多,有必要赶紧进正题了。依稀记得很久以前就刷到过三顿半的返航计划,但当时对冻干暂时没有太多兴趣,这次由数字星球系列更能体会到三顿半在文案营销商的良苦用心,1-6这样简单的数字编号代表的是由浅入深的烘焙度,但烘焙度的渐变并不意味着咖啡风味的渐变,每一款都有不同的主题和主题色,并借助拼配呈现想表达的内容。如果主题和风味呈现相符那么毫无疑问是一件艺术品,但如若不符则只能体现无痛呻吟的文案策划水平双刃剑的使用得当与否归根结底还是得看品质如何

    那么,我们开始,按1-6号的顺序逐一介绍。

        按我个人的习惯,会以8分制给分:

  2分有不可容忍的缺陷;

  4分无功无过;

  6分有明显闪光点;

  8分无可挑剔

        下文也就不给出详细的各要素的解读,而直接给出评价和结论,因为打分有强烈的主观喜好影响,这里仅作为参考,有想要交流的可以私戳

以往经验来说,3-5分的咖啡基本不会给我留下太多印象,而1、7、8分的则一定会让我记很久(记仇.jpg)

1.光环世界

图片来源官网

        全日晒拼配的浅烘组合,同样也是浅烘常见的埃塞大杂烩,浅烘保留更多酸质配合埃塞咖啡是果汁系咖啡的代表手法,另外加入了一支危地马拉不太熟悉的庄园的豆子。

        比较特别的恰恰是全日晒组合,日晒处理法在非洲豆中相对水洗其实并不受欢迎,主要是因为杂质可能过多,试想一杯中有十分之一是虫子尸体或者动物粪便就足以让人反胃。尽管能相对抬高甜感,但干净度在精品咖啡中是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一点比起水洗已经无法翻身。

        也就是这样的全日晒组合颠覆了刻板印象,与以往埃塞浅烘的明亮高酸质不同,1号的酸度并不突出,但同时格外突出的是甜感,高甜度与中等的酸质配合呈现出了完美的热带水果风味,与官网上描述的“菠萝”味完全符合,于我而言相当惊艳。

  总体:7/8

2.阿利亚森林

图片来源官网

        “森林拼配”配合绿色主题色,属实给我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唯一让我感到疑惑的是其中的“雪松”风味描述,按理说只会存在于深烘咖啡豆中,就算是曼特宁想在中浅烘当中呈现雪松依然有些不可思议。

        果不其然,虽然能喝到一些奇怪的木质味,但和我印象中喝到过的“雪松”一定截然不同,可以说创意很好,但效果略差。另外虽然烘焙度比1号略深,但众多水洗处理的咖啡豆依然以酸作为整杯咖啡的基调,层次感比起1号弱了不止一星半点,香橼和果皮茶的味道在仔细寻找下依然一无所获,不过能捕捉到类似柑橘果皮的味道

  总体:3/8

3.消失的极地

图片来源官网

        和1号截然相反,全水洗拼配,加上中烘焙,很容易联想到具有茶感的特色出品,而且拼配中少见的能看到云南豆。

        酸质意料之中的明显,甚至依然高于1号,而甜感略低于1号。但能很明显感受到伯爵茶的风味,那么在茶感为主题的咖啡中这样的甜感呈现反而有些不合时宜,以至于回味有些腻,但整体风味相当干净,层次丰富,也完全体会不到其中豆种的缺点

  总体:6/8

4.可能变迁的海洋

图片来源官网

        海洋主题,但是绿色,还是特别的微批次拼配,想想就兴奋()

        微批次拼配在拼配界相当少见,本身数量就稀少,还要以特定组合搭配更是难上加难,那么从名字就已经能读出其中的复杂程度,厌氧日晒拼配水洗的中深烘组合本身也十分少见。

        到了中深的烘焙度终于苦味开始突显,但依然是与酸质分庭抗拒的状态,尽管有压过酸的势头但巧妙地被不弱的甜感中和,这也恰恰是厌氧日晒带来的甜感。虽然是厌氧日晒但在整体中毫无甜腻感,口感上非常平衡

        但关键的并非口味,而是尾韵上长的巴旦木香气,持续时间几乎已经能和一些精品咖啡挂耳相提并论,可惜强度上还是稍显弱势。因此虽然是优秀的作品,但本身特色并不突出,在这个系列中跟其他兄弟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总体:5/8

5.嘭啵奇幻乐园

图片来源官网

        终于到了深烘,众多冻干界大佬的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世界拼配”想来是表示拼配产地的多样。

        入口后一时语塞,相当不可思议的作品,像巧克力浆液一样在嘴里散开,留下淡淡的坚果余香。这是接近完美的一作,酸质消失,但苦度控制得相当不错,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独特的甜感作为补充,很抱歉以我目前的知识储备水平无法完美解答这种甜感的来源,但和咖啡本身的风味完美配合,最终铸造出的是神话,比1号更加优秀的作品,足够以担当整个系列的头牌。

        排除现磨,这一杯在我喝过的咖啡中足以排进前三,加上现磨也绝对名列前茅。

  总体:7/8

6.下一颗星球

图片来源官网

        5号已经是深烘了,6号是什么呢?答案是超深烘!这种日式深煎一样的外包装和风味描述属实让人有点绷不住。

        还好,里面不是日式深煎。首先第一印象是苦,这个烘焙度不苦反而见鬼,但还算有底线,完全能接受。另外非常出彩的是松香,虽然官网风味描述中没有,但我确信我来到了十月初的湿地公园,捡起随地散落的松子闻到的就是这股清香。烟熏味依然存在,但被压制得很淡,可以说这杯同样足够称之为同类中最优秀。

  总体:6/8

总体上三顿半的数字星球系列是足够让我对冻干咖啡改观的作品,能感受到研发人员在其中的投入(不像某板蓝根公司堆的肥)

这样价格也就可以接受,如果都是1号和5号这样的一定会物超所值。

最后放一下系列中我个人的排名:516342

三顿半数字星球系列冻干咖啡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