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导弹测试又失败,但美军宣布“部分测试”成功

文/行走斯图卡
高超音速导弹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改变未来战场规则的高端武器装备。中国早就在2019年成建制亮相了一批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俄罗斯也进行了“匕首”和“先锋”两款高超音速导弹的多次试射,并且即将部署成军;美国望着自家窝里正在孵化的一堆“蛋”,迟迟不见破壳,心里的焦急可想而知。
10月21日,五角大楼在在位于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太平洋航天中心,进行了一次高超音速导弹试验;路透社很快就报道称,这次实验又失败了。这是最近美国第三次试射失败,也是10月2日首次试射成功后遭遇的第一次挫折。
不过要我们说,美国人也不用气馁,这次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嘛。空军的AGM-183A,第一次失败时连导弹都没有甩出去;第二次失败时,导弹推进器没有点火;这次根据美军的说法,试射型号的推进器还是成功地将导弹送了出去,只是半路上失效了。其实这也不是美军在科迪亚克中心的第一次失败,上一次失败更不堪,导弹直接在发射架上爆炸,将整个发射场几乎夷为平地。
当然,美军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分批成功。周三的时候,美国陆军和海军宣布,他们在弗吉尼亚州的沃洛普斯飞行基地,成功完成了高超音速导弹3个重要部件的测试任务;这次在阿拉斯加的测试,美军至少也可以宣称“部分成功”嘛——只要看开了,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丢脸的。而且相比于空军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野心,陆军的策略就很聪明:在导弹本体尚未研制成功的情况下,先部署了一个连的发射系统,这就叫“超前的期货投资”。不管有没有货、先把坑占了,谁说陆军都是马鹿,鬼着呢!
但是这也反映出美军对“失去绝对技术优势”的一种焦虑心态,尤其是最近美国疯狂炒作所谓“中国试射高超音速洲际核导弹”的话题,还说中国试射了两次。虽然中国外交部多次澄清,那只是可往返航天器的普通发射任务,但是美国有些人就是一口咬定就是导弹,然后大肆鼓噪中国发展所谓“在轨打击”能力,为五角大楼那些五花八门的远程火力计划,以及太空军事方案寻找借口。
此前《环球时报》曾在评论中提醒过美方,中国无意进行军备竞赛,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国防实力,就能够打破美国所谓“绝对技术优势”的幻想;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发展出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是顺理成章的事,与美国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是必然的,部分领域超越美军也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类似于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的情形在未来比不少见,比如国产003航母建造工期顺利、下水也不是什么很遥远的事情。我们也相信以我们技术人员的严谨,这款航母必定不会像“福特”级那样带病出征,届时美国恐怕又要炒作“中国航母技术超越美国”的话题了。
中国的目标从来都是超越美国,在国防领域也是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超越自己,立足于本国的安全需求发展国防;冷战的胜利让美国飘了,忘了当年自己也曾经差点被拖垮的教训。没有了二战与冷战的红利,现在美国想继续搞“新冷战”、再赢一次所谓的“大国竞争”,我们也只能说一句,这种春秋大梦还是少做一些比较好,人会变得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