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古典乐 銀霖溟濛 撰

2022-06-22 16:34 作者:銀霖溟濛  | 我要投稿

若是要给出一个古典音乐发展的确切时间,就好比确定世界是从何诞生的这种问题让人找不到适合的答案。人们假定公元1000年为西方音乐诞生的起点,在那个时候,旋律与乐器组合的概念便在他们的脑海浮现,而在这其中,教会的作用不可或缺。

 

旋律成型之后,欧洲的宫廷艺术家们就一同发掘出了协奏曲这种音乐表达形式,这也是当时的主流,协奏曲被作曲家拆分成几个鲜明的部分,这些便被他们称为乐章。

 

纯粹而又精致的古典浪潮之后,又兴起了浪漫古典的流派。诗歌被巧妙地加入到了古典乐中。音乐就此有了叙事的作用。

 

紧接着,新的形式诞生了,如练习曲和变奏曲的出现,使古典更具表现力。12个音阶与和声技巧也被广泛运用了起来,钢琴更是在古典音乐里被冠以“王子”的地位。


最后,则是20世纪的古典乐。相比之前的古典乐,这一时期的音乐形式得到了极大的放松。特别是旋律上再也不是单一性的了,变得更加多元了起来。钢琴仍然在被演奏者们不断使用着。


古典音乐之所以在现代社会没落下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流行音乐的兴起。因为听流行音乐比起古典音乐更容易接纳,更容易在其中有所收获。而古典音乐少则持续20分钟,多则会长达一小时乃至更久,因此流行音乐更加亲民且高收益,就像是每一口吃了都会带着甜味的冰淇淋和巧克力。

 

此外,古典音乐遭冷眼也有其社会性的原因。“普通人”(那些只会单一感受音乐,对音乐没有半点包容的人)觉得他们不适合去听,很大层面上是他们觉得古典音乐骨子里带着“傲慢”的气概,于是在潜移默化之下便选择生理上地排斥这种音乐元素,甚至会觉得两者兼得是自相矛盾的,这是对他们音乐根基的背叛,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那么,古典音乐在现代就真的已经渐渐地被世人遗忘了吗?答案其实是恰恰相反的,它不仅没有被遗忘,还成为了许多知名音乐家的必修课,许多人创作音乐时都会从中汲取灵感,并表示聆听古典音乐有着各式各样的好处,古典音乐是所有音乐启蒙般的存在。举个例子,像巴赫写的A小调第20号前奏曲和赋格曲就被艺人用更为现代的方式排列组合了起来。后来,这首曲子就被冠以了“第一首爵士乐”的名号。


再说地深刻些,其实今天的许多艺术家在音乐上的旅途都是与古典音乐分不开的。艺人中很大一部分小时候都至少演奏过一种古典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既然要演奏音乐,就得先认得音符,而若是从古典音乐入手,不论是哪一层面,一定都会受益良多。

 


浅谈古典乐 銀霖溟濛 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