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与中国飞行时间(ToF)传感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版)

TOF是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技术的缩写,即传感器发出经调制的近红外光,遇物体后反射,传感器通过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来换算被拍摄景物的距离,以产生深度信息,此外再结合传统的相机拍摄,就能将物体的三维轮廓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距离的地形图方式呈现出来。根据原理来看,ToF技术早期的应用相对简单,就是用来测距。
飞行时间(ToF)传感器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3D感测技术路线很多,不同技术的性能不同,适合的应用领域也不同。在消费电子应用领域,目前主流的3D感测技术有两种:3D结构光(3D StructureLight)和时间飞行法(Time of Flight)。其中,TOF在远距离、成本低、尺寸小、响应时间快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此外,TOF的测量误差主要来自组装系统,因而误差恒定,TOF对算法要求较低使其响应更快。因此,TOF方案应用范围更广,可应用于如3D建模、游戏、导航、自动驾驶、手势捕捉、AR等领域。
3D ToF市场的发展正呈现出飙高的趋势,不仅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内还将迅速扩张,而且供应链参与者近两年正持续着十分活跃的市场动作,还有很多企业正准备入市。目前,ToF传感器市场的领导厂商主要有:STMicroelectronics、Sony、Ams AG、Texas Instruments、Melexis、Infineon、TDK Corporation等国外厂商。国内相对领先的有聚芯微电子、炬佑智能等公司,正在从事ToF传感器研发和生产的初创公司主要有芯视界(visionICs)、灵明光子(Adaps Photonics)、芯辉科技(Xilight)、飞芯电子(ABAX Sensing)、宇称电子(Microparity)、秉正讯腾等。
全球飞行时间(ToF)传感器总体规模分析
2020年,全球飞行时间(ToF)传感器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014.91百万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631.79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9.61%(2021-2027)。未来几年,本行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的2021-2027年的预测数据是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本文分析师观点,综合给出的预测。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0年市场规模为442.86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43.64%,预计2027年将达到1784.18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49.13%。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ST和AMS的1D ToF基本采用dToF技术,而安卓厂商的3D ToF全部采用iToF技术。直接TOF占据市场主要地位,占据了超过84.6%的市场份额。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智能手机是主要应用领域,市场份额接近97%。随着3D视觉感知各技术进一步的完善,其他应用场景定制化的专用设备将会具有更好的性能,支撑更好的用户体验;产业链的完善、量产成本的降低也将加速3D视觉感知技术在其他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和渗透。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STMicroelectronics、Sony、Ams AG、Texas Instruments和Melexis等,2020年主要Top 5厂商份额占比超过96.7%,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中国其他正在从事dToF传感器研发和生产的中国初创公司主要有芯视界(visionICs)、灵明光子(Adaps Photonics)、芯辉科技(Xilight)、飞芯电子(ABAX Sensing)、宇称电子(Microparity)、秉正讯腾等。
延伸报告:【2022-2028全球与中国飞行时间(ToF)传感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ToF传感器(Time of Flight Sensors)市场是一个非常集中的市场,主要厂商包括STMicroelectronics, Sony, Ams AG等。排名前二的制造商的收入大约为全球市场总收入80%。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占有大约43%的市场份额,之后是欧洲和北美,分别占比15%和11%。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飞行时间(ToF)传感器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7至2021年,预测数据为2022至2028年。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调研机构出版的完整版报告,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