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申论副省卷答案
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谈谈B公司的案例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哪些启示。(10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答案:
1、敢于超前研发: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大量试验与改进,提升差异化竞争力。2、重视市场需求: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研发新品。3、打造创新生态:将激励前置,在项目重要节点或思维突破时,给予丰厚奖金;研究经费上不封顶、自由支配;优待科研人员;支持基础研究,允许失败。4、坚守创新战略:专攻主业;利用世界资源打造自主品牌;遵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定。5、布局国际蓝图:进行善意收购;打造全球协同研发平台。
提示:
这是一道“启示类对策题”,要找到B公司好的、通用的做法,给其他企业以启发。
注意尊重材料自身的行文逻辑来梳理。

第二题:
根据“给定资料2”,请你谈谈G省在推进粮食产业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逐一说明这些问题都是如何解决的。(15分)
要求:(1)提炼准确,归纳合理;(2)层次分明,分条表述;(3)不超过300字。
答案:
1、问题:企业面临稻谷最低收购价高,利润不足。措施: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打造优质粮源基地,推动品牌建设。2、问题:粮食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措施:跨界深加工农产品,建立粮食产业链和粮食集群。3、问题:农村劳动力不足。措施: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土地入股、流转及托管3种经营服务模式;出台政策条例,提升质量与规范,纳入法治化管理。4、问题:小农户生产将长期存在。措施: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5、问题:种业发展挑战多。育种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粮食加工企业成立育种机构和专家工作站,加大投入与合作,聚焦育种材料和人才。
提示:
1、题干要求“逐一说明”,建议写作框架为 “问题+对策” 相对应的形式。
2、材料中,显性对策比较多,因此,注意语言凝练。像最后一个层面,明显内容比较多,前面的要点更需要凝练。
第三题:
为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产业,临诗村所在的向江县计划举办“畅游美丽渔村,感受渔家文化”临诗村专场推介会。假如你是该县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请你草拟一份宣传材料,向参会旅游企业和游客推介临诗特色乡村旅游。(20分)
要求:紧扣资料,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生动,不超过500字。
答案:
畅游美丽渔村 感受渔家文化
尊敬的各位来宾:
欢迎大家齐聚在美丽的临诗村,我们村陆地面积高达1200多亩,水域面积有10多万亩,目前以“渔隐”为主题,大力发展“深休闲、微度假、慢文化、细体验”为方向的特色乡村旅游,现在让我带大家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来到我们临诗村,一是体验一条龙服务。不仅有旅游直通车,更能享受渔家餐饮与住宿,同时提供码头接船等免费服务。二是体验独一无二的渔家文化。您可体验到南北交融的多元文化、博物馆展现的发展史、休闲体验项目中的渔家生活、独特美食以及特色文化活动中的民俗风情。三是体验美丽乡村环境。这里有最美的原生态湿地,也有宜居的生活环境,更有便利游客的各种配套设施。四是体验专业交流平台。创办的“渔家学堂”为村民提供专业培训,同时举办的特色活动,搭建了渔民间、渔民与游客间的互动交流平台。五是体验旅游营销活力。我们拥有自己的营销小团队,大力推进网络营销;同时对接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本地特色产品。
我们临诗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投资前景,期待与诸位一起携手共游美景、共谋发展!
提示:
1、审题:此题为公文题中的宣传材料,但本质还是一道“披着公文外衣的概括题”,用概括题的思路去整合答案的主体部分。
2、注意组织任务:宣传旅游项目,让游客来玩,企业来投资,所以,内容上要可劲儿夸,过去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就不要提了。

第四题:
根据“给定资料4”,请你谈谈为什么说“未来学校”是站在更高的教育境界上来思考学校发展的,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400字。
答案:
原因在于:1、培养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规划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个性化学习支持体系,培养内心丰盈、行动积极的人才,适应未来社会需求。2、满足社会教育需求:将人与社会教育使命相融合,重视个性化教育。3、重视人文属性:促进全面发展,创造面向未来的学校生活,场景真实,链接未来,无边界,创造多样性和可能性。
具体体现:1、学习空间开放灵动:打造多功能标准教室,创设多元和非正式学习空间,便于学生展示与发声;建筑设计思考未来,做到超前和留白,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2、学习方式灵活多元:借助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拓展知识内容;引入教学流程再造、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形态,“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成新常态。3、课程体系个性多元:推行“走班制”,学生享有独特课表与私人定制教育;打造公共空间,鼓励作业作品化,提供展示交流平台;深挖生活教育价值,课程外延与空间结合,设立真实社会情景,帮助学生提升自我。
提示:
段落2开头就提到了题干中的语句,后续内容肯定会给我们解释“原因”,不会让我们自己猜测,给出第1个原因就是能够培养人才,紧接着,段落3给出第2个原因“满足社会教育需求”,段4给出原因3“重视人文属性”。
段5,借广寰中学教育集团张校长之口,解释未来学校需要建成什么样,其实在这里对下文有一个统领的作用,这里提到了三条并列的要求:要构建“开放灵动的学习空间”“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个性多元的课程体系”。下文也是从这3个方面展开的。
如此,整个材料,就可以分为2大部分,与题干的问法也是对应的。

第五题:
“给定资料5”中说“今天的思维和播种,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收获”,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答案:
把握今天,收获未来
管理学家刘女士在“走向未来”的主题讲座中提到:“今天的思维和播种,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收获。”没错,我们当下拥有的一切,都源于过去的积累,而未来的收获,正取决于今天的基础。如何为未来铺就光明前景?如何在未来收获丰盈?答案正在于把握好今天。
把握好今天,需要前瞻性的“思维”为之指明方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正如总书记所强调,干事创业要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对大局了然于胸、对大势洞幽烛微、对大事铁画银钩,才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审视当下,我国制造业总体发展深陷“大而不强”的境地,根本原因在于关键核心技术落后,如果仅靠技术引进、产品模仿是难以实现实质性突破的。而著名装备制造企业B公司,敢于超前研发、勇于着眼国际,成为了引领中国制造业的风向标。B公司以自身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了必须以前瞻性的思维布局今天的事业,方可谋万世、赢未来。
把握好今天,更需要脚踏实地去“播种”。“思维”就像一颗种子,它带给我们希望、带给我们憧憬,要让思维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还需要我们躬身去播种。“播种”,是行动、是实干、是奋斗,正如我们常说的:“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B公司无论是在抢抓行业黄金期,还是应对行业寒冬期中,都以“干”字当头,心无旁骛攻主业,成长为行业领头羊;G省面对种业发展诸多挑战,从科技创新到品牌建设,再到培育人才,以实干精神为全国种业打好翻身仗探索出了有益经验;临诗村更以打造一条龙服务、创办“渔家学堂”等强大行动力带动了渔乡特色旅游发展,带领全体村民驶上共同富裕的快车道。这都启示着我们,躬身播种,方有收获。
把握好今天,亦需要懂得取舍的智慧。播下思维的种子,就可以静待花开了吗?未必,播种之后尚需要除草、施肥、浇灌等等繁复的工作,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漫漫征途之中,必定少不了诱惑、免不了挫折、避不开支路……诸如,在科技创新领域,面临基础研发的高消耗、长周期,如何取舍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成为创新成败的关键;在乡村发展领域,如何取舍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也成为能否真正促进振兴的关键;甚至在国家制度方面,也曾有过走不同道路的争议,幸而我们党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和平发展探索出了中国方案,贡献出中国智慧。可见,只有懂得今天如何取舍,才能迈向更好的未来。
“思维”是方向,“播种”是行动,“取舍”是智慧,唯有将三者相结合,才能在时间的叙事里,把握好今天,连接到更加美好的未来!
提示:
1、审题:
语句理解型大作文,本质是“阐释型分析题”,让我们分析一句话,可以通过“分层分析”的思路去解构,去找到句子中难以理解的问题点。
“今天的思维和播种,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收获”,这句话中,就是告诉我们:今天的思维+今天的播种 = 未来收获。
核心工作就是“让未来的收获更多”,我们该怎么办?—— 2个办法:前瞻性的思维 + 踏实的行动。
从题干中可以得到2个分论点,不太好写,可以看看材料,能不能再补充一个论点。
2、分析材料5
刘女士的话提到“今天干什么”,是一个方向性、目标性的问题,就是要有前瞻性的思维,找到目标。
“今天怎样干”,可以理解为,脚踏实地的干,有行动;
“今天如何取舍”,可以理解为,有了目标,开始行动,行动中必定会遇到诸多干扰,要学会取舍。
因此,可以补充一个论点“懂得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