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史|由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

个人推荐指数三星半。
作者野口悠纪雄。日本经济学家,全日本第一个针对泡沫经济的存在及其危害提出公开警告的人。作为日本战后的零1940出生的这一代人,在论述经济问题的同时,还回忆了自己作为儿童,学生,大藏省官员及经济学家的经历。
当人们处于泡沫之中时,是无法意识到泡沫存在的,只有泡沫崩溃了之后,人们才能知道它是泡沫。所有人都不再踏实工作,整个经济就无法创造出附加价值,最后只能变成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中国和日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分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价格进行的调整方式,另一种是统制进行配给的方式。在如报纸,银行,电力,东芝,丰田,钢铁都是带有官方性质后者。1940年国有银行补贴与优先贷款给国有企业,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在日本开放自由市场之前,日本先是制订了《资本逃避防止法》后面修改为《外汇法》,限制兑换外汇,防止资本外流。
经济在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后半期,日本保持着平均百分之10分增长率。1955年到1970年,年平均增长率同样高达百分之9.6。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时,从农业社会转化为工业社会,势必会出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制造业高速发展时期。
日本的工会不像欧洲美国的工会,站在雇佣者站在相反的那面。而是企业各企业单独设立。工会,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发展,在危机关头,企业怎样才能不破产。
日本制造业繁荣时,美国赤字,日本出口产生巨大的贸易顺差,日元升值。
日本人拥有很好的耐受力,加班文化浓厚,即使一个月加班90个小时也不成问题。
日本的大学与美国大学实力差距遥远。
被用作城市用途或者可居住的土地面积并不少。拥有土地或者房屋所承担的税收负担太低,而且土地或者房屋纳税时的评估价远低于市场价。
人口老龄化。2013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养老问题,由养老院养老模式转变为鼓励到自己家里接受护理养老模式。这种问题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养老院建设以及服务费用。养老资金短缺。
租地者的权利高于所有者的影响?
一旦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土地所有者没有正当理由,既不能赶走租户,也不能单方面提高租金。
前期,在物价膨胀的年代,经营的零售或者小作坊的销售者额也随物价变动而上升。并且通货膨胀减少了地租和房租的实际负担。对于每日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普通劳动者来说,通货膨胀并没有破坏他们的生活基础。它起到了平均财富的作用。
而在后期这项政策已经阻碍了发展。将土地租赁土地等同于失去了土地。本来可以出租有效利用的土地,所有者却宁愿让它闲置起来。一些年代久远的旧房,房主们也会一直让它空着,直到破坏为止。
未来的几种可能性?
1美元加息,我们中国为了防止资本外流,也真加息,主动刺破泡沫,引发债务崩溃,中央银行救济国有银行,部分企业宣告破产,进入低迷的十年。
2稳住房价,用时间换取空间,让物价开始通货膨胀,慢慢抵消掉高房价。
3房价继续上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老实工作的人的工薪阶层买不起房,拥有资本的人继续炒地炒楼,转手之后即可获利几百万,制造业成本上升,人们消费欲望降低。在城市的周边会出现贫民窟,阶层流动越来越困难,一部分人被社会所抛弃的人,会放弃稳定工作,住在贫民窟内,靠临时从事低端服务业与卖体力获取未来几天的生活费。
4石油危机爆发,工业、化工业、运输成本上升,导致重度依靠石油进口的工业化国家生产力减弱,物价通货膨胀,家庭消减开支,企业成本上升,引发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