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医案分享:父母的选择决定自闭症患儿的未来

2023-03-15 14:41 作者:天使儿童小课堂  | 我要投稿

对于一个有智力障碍的自闭症孩子来说:摘帽、上学、自理.......这些犹如天方夜谭一般的渴望,让许多家长都可望不可即。

五岁的琪琪(化名)很早就被诊断为自闭症,成为了中国千万不幸自闭症儿童群体当中的一个,又一个家庭开始为此奔波。

琪琪来自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村家庭,在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姐弟俩相差5岁。在琪琪的父母看来,看着儿女们一天天长大,生活虽然忙碌但也充满了幸福。

琪琪1岁多学会走路,这期间没有什么异常,会跟姐姐一起玩,一些简单的话也能听明白。但到了琪琪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才开始发现孩子有些不一样,他经常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不跟其他小朋友交流,经常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或行为,平时在家也只会说“爸”“妈”“姐”单字音,当时家里人没有多想,以为这孩子性格内向,长大一点就会好了。

后来,一则有关孤独症的新闻报道让琪琪妈妈突然意识到,孩子的这些表现或许并不是因为性格孤僻,于是便开始上网查各种资料,琪妈根据网上搜集到的“儿童自闭症自测量表”将孩子的表现进行了对照,发现很多都吻合。“我当时脑子都蒙了,”后来琪妈这样说道,“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琪琪爸妈赶紧带着孩子去了当地的医院检查,得到的结果是:自闭症。智力缺陷、生活不能自理、终生不能治愈……这些话语仿佛魔咒般要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吞噬。

从那时起,琪琪就开始了康复治疗之路。因为对病种不了解,再加上的纷杂的康复治疗信息和方法,一家人也无可避免地走了许多弯路。

“我们带他去过好多家的治疗机构,也试了很多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大。”琪琪妈妈说。

2022年7月,经过朋友推荐,琪妈挂上了王波主任的专家门诊,从老家来到我院。

初来天使时,琪琪有着典型自闭症儿童的症状表现:理解力差、语言落后、不听指令、对人物及事物持久注意差、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

王波主任为琪琪进行了全面的的病情分析,她的专业能力与耐心和蔼也赢得了琪琪父母的信任,决定留下进行治疗。

随后根据评估结果及病情分析,王主任首先以提升语言能力和互动能力为目标,为琪琪制定了第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计划,同时在住院过程中,也安排了物理、生物、针灸、康复训练等多方面的治疗项目。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琪琪爸妈感叹道:“这一个月,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琪妈告诉王主任,现在呼叫孩子名字他能有反应了,跟他说吃饭也能听懂了,并且能与人有短暂的目光对视。王波主任根据孩子的康复情况随即又制定了接下来的治疗计划。

如今距离琪琪第一次来我院已经过去了8个月,琪琪在各方面都进步明显:

1. 自理能力提升:小便能自控,无尿裤子现象,也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吃饭时可以全程使用筷子,偶尔拿不稳;能完成指定动作及行为,会叠一些简单的衣物;

2. 专注力提高:相比从前注意力难以集中的表现,琪琪目前能够集中较长时间的专注力在游戏和练习上;

3. 语言能力有提升:琪琪现在会说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短句,如“我不要”之类;

4. 理解能力和表达增强:当妈妈说“小琪在哪里”的时候,患儿会与之回答“在这里”,康复训练课上也能理解配合老师进行训练。

琪琪一家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泰然接受,从失望和疲惫中不断碰壁,最后在我院看到了希望。

王主任表示:琪琪的治疗效果已经逐步显现,整个康复进度以及患儿的表现比预期中要好很多,未来有很大的希望,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自闭症治疗周期长,迄今为止也没有特效药,诊断后及时干预才是康复的关键,并且干预训练越早开始,其效果越好。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走向康复的过程中多点耐心。



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医案分享:父母的选择决定自闭症患儿的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