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百年风华

2023-06-17 20:24 作者:羽落人间-星辰似梦  | 我要投稿

                 百年风华                       —观《觉醒年代》有感 翻开历史的扉页,跨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穿过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中华的历史来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民国。 曾有人认为民国是一个香车宝马,恣意昂扬的时代。但,这只是浮于黑暗之上的缥缈无痕的奢华,真正的那个时代,存在的是不见天日的血色天空。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这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而在那个吃人的时代,他们是唯一的光。他们来了,从此换了人间,而他们却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 《觉醒年代》人物志 陈独秀 字仲甫“直到乌云散尽,风雨落幕,他都会带你找到光的来处。” 他是一个自年轻时候,就立志救国的革命者。终其一生,都在为中国找药方,只为换来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他找到了,他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一场人的运动。办起了《新青年》,使全国思想为之改观。为了让中国的百姓能够拥有人的尊严,能够像人一样活着,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乐观者,曾说“苦中作乐才是仕的本质。”笑谈“这监狱对我来说就和研究室一样。”他无私,一生早已交托给了国家。他说过“无非就是断头流血嘛。”“虽九死其犹未悔。”“一息尚存,战斗不止。”他贪心,既想要国,又想要家。而这一切只因为那句“我爱这个国家,我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几十年浴血的斗争,他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了下去,看到爱子离世。守常走了,延年也走了,中国大地上空的阴霭正在渐渐消散,一点点露出原本的样子,赤色的旗子在中国大地上越来越多,可他终是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 李大钊 字守常“像水一样温柔包容,但是又像水一样坚定,能把磐石凿出洞来。” 燕赵慷慨悲歌之男儿,他像一座塔一样,矗立在画面中。他像一座塔一样,在混沌的世界散发着明亮的光芒;他像一座塔一样,在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中筑起坚强的力量。 守常先生不仅仅是一个执笔写下《青春》的文人,更是一个傲骨铮铮的铁血斗士。一声声呐喊,拼命的唤醒四万五人民,仰天悲愤,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他是那个愿意成为第二个谭嗣同的人,一声坚定地喊着:“虽千万人,吾往矣。”他曾四处碰壁,只为求得一味药。终于,他找到了。一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他成为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相约建党。“没有等级的观点,没有人与人生来不平等的概念。”这是守常先生的初心,也是他一直坚守的信仰。他曾坚定地说到“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百年了,先生您的希望实现了,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这盛世,您回来看了吗?此时中华大地岁月静好,山河无恙,可我们再也不会有一个像塔一样的守常先生了! 鲁迅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先生曾躲进一方小楼,不问春秋。钱玄同曾说他消沉,而先生说:“不是消沉,是看不到前程。”先生的一生看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可那一刻,他看不到前程,可不到中国的前程,也看不到百姓的未来,寻药之旅,漫漫何途…… “假如啊,有这么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且是万难破毀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被闷死,然而从昏睡入死,他们全然不知道就要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一声,惊醒这几个较为清醒的人,但,这不幸的少数者,要去承受这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到却说,你对得起他们。”可先生最终还是嚷了,以笔为刃,以墨为锋,一字一句,唤醒着中国人民的魂灵,一味味药,治愈着病入骨髓的中国大地。“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先生用一生唤醒着中国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一篇《自嘲》,却是先生的决心与坚守。他用他的文学,将他的思想传递给中国的四万万人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仲甫先生曾说:“豫才,我从来就认为,你是中国思想最深刻的小说家。”先生当之无愧。 鲁迅先生千古留名,永垂不朽!    蔡元培 字孑民“那年大雪纷飞,我迎先生到北京来,如今天凉入秋,我却要送先生离开。”    “教育救国,科学就国,人才救国”是蔡公的追求与理想。“北大,要成为群贤毕至的学术大舞台。”在他的领导下“科学民主,兼容并包”成为了北大最大的规矩。蔡公曾言:“我心存着一个梦想,要把北大办成一个优秀的学堂,优秀的教育学堂的背后,就准确无误地写上两个字——爱国。”他了解每一个人,宽容和厚道是他的一贯风格,兼容并包。“道虽不同,亦可为谋。”   最终,他实现了“教育救国,科学就国,人才救国”实现了“兼容并包,北大群贤毕至”实现了“把北大一个优秀的学堂。”蔡公,您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中华之栋梁之材。   毛泽东 字润之“他从风雨中逆行走来,一眼便看到了百姓的疾苦。” “我想去看去了解我们的中国,看看我们的中国到底缺什么。”于是他转身向人民走去。一路探寻找到那条能救中国的道路。后来啊,毛爷爷说:“我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我要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我们也要准备,做共工这样的万死不辞,勇于彻底粉碎旧社会的猛士。”1949年,他带着亿万人民的期许,给了人民那条路,一面五星红旗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他做到了! 留法四人组,四人去,一人归。曾说一起看赤旗遍地,可1949年的天安门城楼,只有总理一人。 陈延年“血水里开出的鲜花,凋零在最美好的年华,定格在盛放的瞬间。” “我随时愿意为国家牺牲自己。”“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跪着生。”是他坚定的信仰。他是一个“叛逆”的少年,靠自己寻求救国之路。“我想成为一个能够报效国家,报效民众的人。”这是他的志向“我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和民众献身。”为此,他说:“我们青年人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产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后来,他真的如他所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生命为中国铺了一条路! 陈乔年“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哥,我终于追上你了,我想你了。”延年哥哥的小尾巴,也在那时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国家。那个总是跟在哥哥后面的小奶包,早已悄悄长大了。他选择了和哥哥一样的路,为了国家,踏上了荆棘满布的救国之路,用献血铺成的救国之路。他是陈乔年,是那个喜欢跟在延年哥哥身后的小尾巴,更是一个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勇士。 今天,安徽合肥有一条延乔路,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他们伤痕累累地走向了死亡。给后人留下了煜煜生辉的人间!两位意气风发的少年,用献血踏出了一条为国为党为民的道路,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赵世炎 字琴生“世有炎凉,仍乐此生。少年无恙,向阳而生。” 人生一世有炎凉,晨要担当,暮要担当。这是那个眼里有光,心里有爱,骨子里有家国大义的少年。他总是穿着黑色中山装,目光坚定地站在人群中央。用一腔热血,一身热忱去护着国家。只是,后来意气风发的少年倒在了黎明前,如果那天没有下雨,他是不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黑夜消散了,天亮了。可人群中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位学长了。 周恩来 字翔宇“周总理,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第二遍了。” 那个年少时,许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诺言献予国家和民族,后来在旧中国的风雨里探索。从天津学生会到中国共产党。最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务院总理,他用一生践行着他的诺言,只为给中国和人民一个盛世。今天,这盛世,您回来看了吗? 郭心刚“时代的青年 伟大的英雄。” 他用血写下“还我青岛”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无数的“郭心刚”。一时闻噩耗,一夜竟白头。他走了,唤醒了无数人。可他的“兰”,他的朋友,再也等不回那个“坏脾气”的郭心刚了! 他们牺牲在了少年时。最美好的年华里,是他们的义无反顾,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啊! …… 百年前的他们,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冲破黑暗,燃烧自己。 他们不求生前名,亦不问身后事,只求一份真理,一条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道路。 如今,恰是百年风华。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我们幸福并感动着。百年了,中国强大了,您的希望实现了。中华民族已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是,这盛世,您回来看了吗?我们都很想您,先辈们! 请放心,祖国的未来有我们。定不负,山河盛!                                                                                                                                      

百年风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