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网络上的“三支队伍”,危害极大,必须彻底铲除
今天的网络安全,已经不是传统概念的网络安全,早已经延伸到涉及国家安全和每一个人的财产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手机银行转账支付,因为其巨大的便捷性优势,已经成为我们购物、消费、转账的主要手段。
但请注意,诈骗分子的手段,也跟着“与时俱进”了,早已经发展到了电信手段的诈骗。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炒得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缅北电诈”。
在国内被重拳打击待不下去的电诈骨干,首先偷渡到境外,然后在境外招募了数以万计甚至更多的电诈分子,聚集到缅甸东部几个城镇,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电诈队伍。
他们瞄准的目标,是国内无数的老人,以及社会知识面狭窄的群体,还利用了一些人的贪心,对这些人采取了种种手段的诈骗。
比如,“投资理财”。就是通过加微信、加微信群、粉丝群等等方式,然后以超高回报率作为诱饵,一步一步将人引入圈套之中,诱惑诈骗目标投资,然后消失不见。
再比如,冒充公检法机关人员,给人打电话、发信息、发通牒、下达逮捕令,利用诈骗目标急于澄清自己无罪和保证自己存款安全的心理,要求诈骗目标将银行存款转移到所谓“安全账户”,结果那就是诈骗团伙的账户。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
当下,电信诈骗的最新动向是,一些迫于种种原因返回国内的电诈分子甚至小头目,似乎正在国内重新组网,谋划最新新式的电诈。
他们中的一些人回国后,在各个平台上开设了账号,搞起了“反诈宣传”。但很奇怪的是,受过近乎于电诈专业训练的他们,精通种种电诈手段。但他们所谓的“反诈”,却闭口不谈他们当初的电诈方式和技巧,以提高国人的反诈防诈知识。反而是以“卖惨”为主,反复强调他们自己是如何被骗去缅甸的,被麻药迷晕了贩卖到缅甸的,被强迫绑架到缅甸的,到了缅甸如何被迫从事电信诈骗,遭遇了惨无人道的酷刑迫害等等。
这些人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的诈骗犯罪洗白,更是为了博取同情,收获轻信他人的那一类群体作为粉丝,然后谋划下一步利用粉丝的信任进行新型诈骗。
比如,被某省广电账号包装为“反诈斗士”的一个诈骗分子,回国后在一个平台上就开设了近二十个账号,这就是他在缅甸从事电诈时的基本手段——一人管理几十台手机,自己配合自己对他人进行诈骗。
现在,他要开始割韭菜了。
第一步是炫富,彰显自己坐豪车、喝茅台、坐飞机头等舱的富豪生活。这也是传销组织和电信诈骗团伙最常用的手段,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的团队,成为他的“韭菜苗子”。
第二步,那就是“割韭菜”了。开始向粉丝收费,要搞什么培训,要帮助别人从缅甸“救回被困在缅甸的同胞”了。
希望联系他的人要提防他承诺通过他与缅甸军阀等等的关系,那边索要30万赎金,他只需要10万就能搞定等等骗术。
希望广大网民们高度警惕,谨防他们的最新骗术。
但是,事关民众安全的网络安全,并不限于个人财产,而是国家安全。没有了国家安全,我们谈何个人安全呢?
当下,利用网络推进“颜色革命”,是我们深处其中却一直被广大民众甚至有关部门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才是最重大的网络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
“网络颜色革命”的基本表现是,传播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煽动民众情绪,挑起群体性事件;炒作社会热点,挑起社会对立仇恨,制造民族情感分裂;传播扭曲的那部分西方文化价值观,对网民进行点滴洗脑等等。
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积累“颜色革命”的“民意基础”。
总之,活跃在网络上的威胁,主要是三支队伍:一是“商业水军队伍”,二是“电信诈骗队伍”,三是“政治水军队伍”。他们危害极大,必须彻底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