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个人陈述的思路,让自己不再讲车轱辘话?(以真题为例)
这是一套2021年的真题,关于非遗传承的(原题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看看哈)。题目大概就是列举了11个问题,个人陈述的要求就是从这11个问题中选出3个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在聆听打野的朋友们的内容时,我发现大家都会讲
车轱辘话
,我觉得可能是
因为储备内容不多,或者是思路没有完全打开
。个人建议,可以尝试从以下
几个角度分析原因。
第1个角度:这个问题不处理会有负面影响,强调危害性; 第2个角度:这个问题解决了会有怎样良性的结果,强调必要性; 第3个角度:在这个大环境下,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解决了以后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家可以举一反三,寻找到更多切入的角度,让自己有话说,让自己的论证更充分。
我的作答思路:
如果我来做这道题,我从题目
“最急需解决”
这个要求入手。顾名思义,
最急需解决,要么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要么就是比较好解决的问题,要么就是解决后见效快的问题,要么就是解决后影响深远或者深刻的问题。
因此我根据好处理、见效快、影响范围广这三个原因,简单地组织一下内容,大概就是这样:
各位考官、各位组员,X号考生开始答题。我认为,在11个问题中,第7过度商业化、第9宣传形式单一和第10重申报,轻保护是三个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是及时性。
(简单把原因先说,让考官或者考生马上听清,后边再展开分析,下同)
非遗文化本身的保护和传承就比较困难,如果在过度商业化和篡改的影响下,会加速对文化的破坏,而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加剧了破坏程度,也加大了保护难度。
(强调危害性,如果任由这个行为发展下去,后患无穷)
只有及时杜绝这一行为,出台适当的规范加以引导,才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简单说一下做法)
其次是广泛性。
(同上)
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因此在宣传方面需要实现多层次、多渠道,力争覆盖到更多的人民群众,做到男女老少人尽皆知
(宣传的作用,在其他地方也可以用),
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而且,在当前抖音、B站等各类新媒体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全民覆盖的难度不大,而且在短时间内也可以实现比较理想的效果,也可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简单举例子,大家都有接触的东西,更容易产生共鸣)
最后是长效性。政府部门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要发挥好引导和支持作用,如果只是完成申报,后续不再进行跟进和及时调整政策,那保护也成了空谈。
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在申报之后,调配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
(明确突出政府的作用)
,保障传承和保护工作,才能推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事业实现系统性、长效性和稳定性。
有鉴于此,我认为应当解决第7过度商业化、第9宣传内容、形式单一和第10重申报、轻保护这三个问题。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实现这项工作的及时性、广泛性和长效性,为非遗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考生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最后再次重申,加上一点意义,收尾)
以上是我的一个作答思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除此以外,我觉得也可以从
主体入手
,比如
从业者(非遗传承人)、群众、政府三个主体入手
,从
主体发力、社会认可、政策支持
等角度入手进行理由的阐述。这我就不另外展开了。
补充内容:
第2个问题,传统文物遭到不可破坏的影响,导致载体缺失的,在阐述理由时可以突出因为缺乏载体而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保护的困难等,强调载体的重要性来论证问题解决的迫切性。 第5个提到缺乏非遗保护专业人才,传承人和保护人的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阐述理由时可以突出专业人才、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比如讲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能够让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全面、系统;通过专业人士的运营、营销,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提升参与感,带来更多的活力等。 因为写这些稿件比较费心思,还希望大家一键三连,多多投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