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屠光绍:重视中国式金融现代化研究的三个关系

2022-12-26 13:57 作者: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  | 我要投稿


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CLF50)启动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成立15周年圆桌会议近期在上海举办。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在会上就如何推动中国式金融现代化,使金融更好地支撑、支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三大研究方向。

图片


01

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金融现代化的关系


在屠光绍看来,中国式现代化任务远大,使命光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引发全球关注,显示了中国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为全人类发展作出中国的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推进,离不开金融资源的配置、服务和助力。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对金融现代化提出要求。同时,正因为有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就对金融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发展路径、实现方式等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


02

研究全球各国金融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基本规律与中国式金融现代化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在他看来,这意味着研究中国式金融现代化也不能抛开全球各个国家在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特征,这其中包括了经验、教训和基本规律。这对于中国式金融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中国式金融现代化一定是开放的现代化,只有充分学习了解并把握全球的共同特征和基本规律,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中国金融现代化之路才能更有效。


◎ 比如从全球金融发展的实践来看,如何不断解决金融与经济的适配性问题,金融要适应经济的需要,服务好实体经济的发展;


◎ 比如金融的稳定性问题,在发挥金融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防范和管理金融风险;


 再比如金融的开放性等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必然要在全球整个金融市场和体系当中,与全球各个经济体产生资金资本的流动,此外还有金融的普惠性等等。


这都是各国金融发展过程中共同面对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都值得我们重视。


03

研究当前金融发展状况与金融改革开放的关系


屠光绍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这样一个大的战略背景下,我国金融的发展要看到两个方面。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金融机构不断成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金融的贡献和作用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提出了要求,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的需求相比,金融体系还需要在若干重要领域和环节加大金融资源金融服务的供给。


他举例,科技创新方面,科创金融要注重金融服务域态,不能以一种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应对所有的行业和领域,不能以传统金融资源配置方式、金融管理方式和金融服务方式去应对新的领域和新的发展阶段要求;


绿色金融方面,在我国“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备,绿色金融结构还不够健全,就如何做好绿色金融的可持续性还需要做更多研究;


数字金融方面,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需要变革金融服务的方式,在新的领域中,该行业的企业成长模式和资产特征都发生了变化。


金融的经济结构在调整,产业在升级,企业发展方式在转变,金融的服务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屠光绍:重视中国式金融现代化研究的三个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