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说书人】论水桶番的练成 ——从《New Game!》两季谈当代商业动画

所谓水桶番,在作画,剧情,人设,节奏上都没有短板,却都不突出的动画是也。
这种动画,透露着一股浓重的商业化气息,感觉像车间批量生产的作品一样,你虽然挑不出毛病,但是也找不到亮点,未免无趣。
下面,我将从《New Game!》的音乐,画面与故事三个方面出发,来谈谈如今商业动画的泛形式化。
「音乐篇」
我们从这部番的音乐来切入,这样就更加直观,有三首OP ED都是一样的节奏,旋律和速度,歌词关键字基本都有“前进(進め)”,“绽放(満開)”,“梦想(夢)”虽说扣题应景,但是风格缺失,说音乐是动画的灵魂,有些言重,但音乐足够看出一部动画的态度。这不是一部动画的问题了,可以说近年来的动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这种泛化的流水线音乐,词曲都极为相似,交换过去毫无违和感。不过好像最近也有越来越多人去跳op,ed,以至于看了一季下来竟然一次片头片尾没看过,这也算是对作品的一种浪费了。
最近几个月看过的,比较让我惊艳到的动画音乐,是《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里,请到我最喜欢的民谣组合Humbert Humbert的作词作曲佐藤良成来做的ED,民谣风格的曲子响起,那种异世界的悠然自得的日常感马上油然而生,甚至还有些许感动,民谣地动人之处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其次还有《欢迎加入NHK》的OP ED,极其独特的风格奠定了整部动画的基调。不只有片头片尾,这两部动画的其他ost也十分优秀,可以说正是因为音乐,有些作品你注定忘不掉。
一部动画,看过以后过了很久会剩下的是什么?只是一种感觉,最初看的时候的感觉,是唯一能够原汁原味的回想起来的东西。而音乐和氛围感是可以影响感觉的最直接要素,这就是为什么音乐和动画的氛围感如此重要。
「画面篇」
作为可以直接影响观感的要素,动画画面一直在作品评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个人而言,只要有好故事,我并不是特别介意动画的画面如何,但还是会关注到的。
画面包含了很多要素,作画,摄影,分镜等等,以及大家喜闻乐见的一拍几(实际帧数),这是要放在一起说的,哪里出了问题都会给观感造成影响。另外我觉得,画面内容也应当放在其中。动画工房,作为老牌百合公司(不是),作画方面是不用太过担心的,画风和色彩也都相对固定,看多了还是会有一些审美疲劳的感觉,这部动画的分镜倒是没给我留下太好的印象,在刻板之中时不时的会有一些分镜产生突兀感,分镜功夫个人认为不是很到位。
虽说没有特色会显得水桶,平庸,不过画面这方面,没有特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能够让你专心在内容而不是手法上,但是分镜,就要看导演的水平了,不同的分镜会对画面水平产生很大影响。
至于画面内容,背景与人物,如果展开了说篇幅太大,而且有些跑题,这里主要针对“轻百”这个定位,说一下内容的福利度方面,温泉回,泳装回,以及日常的小桥段,小角度等等,其实经过长期的发展,角度和福利回已经很难玩出花样来了,现在需要思考的就只剩下度的把握,究竟多少才能既满足观众的胃口,又不会有恶意卖肉的嫌疑。小桥段应该怎么做,最近也有不少作品做出新的开车的花样,让人直呼会玩,这里便不再进行举例。
「故事篇」
背景,剧情,人设,叙事节奏构成了整部动画的故事,这也是动画的核心内容。
背景呢,轻百作品的背景校园居多,最近拓展了异世界业务,比如《ENDRO》《此花亭奇谈》《URARA迷路帖》,职场的还不算特别常见,《New Game!》的背景设定在游戏制作公司,这背景是比较有新意的。但职场毕竟不同于校园,是与美好的幻想有所出入的,有道是职场如战场,竞争关系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部动画为了表现出这样的情景,加入了许多轻百作品不会出现的工作纠纷,这一点尤其是在第二季,新人加入以后的剧情,可以说蛋疼感初见端倪,这样立足真实的剧情与轻百作品的乌托邦内容相冲突,其实是很难把握好的,这部作品就没有把握好其中的矛盾,于是产生了很强烈的违和感和不真实感,矛盾的化解方式也很生硬。(此处应该有人说,你行你上,那么好的,作为一个经常创作故事的人,这里就提一点小小的意见:人物之间的矛盾,即便产生了,有时候也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去圆,去和解。和现实生活一样,随着时间和事件的不断推进,旧的矛盾自然就会过去,而不是像老套剧情中那样,非要营造一个场景给两个人袒露真心然后互相道歉,说真的有点傻。)
人设方面,现在的动画有些很严重的样板化人设倾向,拿这部动画举例,主角积极向上人缘好,特点少存在感不强特质带30%腹黑加成(平胸是重点,划起来要考),发小是个幼齿孩子气特质带50%智力加成,同事1:运动系大胸短发妹特质带宅文化周边爱好者,同事2:怕长胖精致女孩特质带关西腔加成,同事3:内向社恐三无宅女特质带Cosplay爱好者,上司1:外向随性攻气十足特质带20%傲娇加成,上司2:冲绳黑皮军迷特质带100%体术加成,上司3:温柔贤惠人妻属性不带特质,上司4:痴汉属性眼镜娘不带特质。这是第一季的全部出场角色,可以看到完完全全是样板人设加上特有属性,也就是现在人设通用技能:属性排列组合,没有加属性的人物存在感特别低而且戏份不足,第二季新来的两个角色设定撞车第一集的同事,好在加了一个情商低家里穷的特质区分了开来,但说白了,还是不讨好观众。这种只能靠加设定,加属性来刻画人物的方式,实在不够高明。(有水平把人物需要的立体的也不需要这套。)
至于叙事节奏是讲故事的基本功,这都做不好那就不要做动画了,现在很多番也在这个方面翻车,因为制作进度搞成这样实在不应该。
「总结篇」
不难看到,现在的动画越做越多以后,泛化,流水线化的作品在逐渐增加,很多番被做成了水桶番;用统一格式的音乐,统一做好的人设,统一模式的剧情,套上有新意的背景去做。咱也不说是抹杀创意什么的,不从创作角度来分析,单从观众出发,这种形式化的动画作品看多了也难免疲劳。是啊,这种动画可以避免暴死;只要循规蹈矩,按照过去的经验去复刻,去缝合,一定会获得一个没有短板的作品。你有理由说它不是一个佳作吗?但,灵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