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秋11-20作者知乎十里韶光
11
一晃两三个月过去,入了夏,北狄在大周这里讨不得好,就打马离开了。北狄本就是游牧民族,夏季是要西迁去喀什尔草原的,虎威将军率西北军坚守半年,终于北狄人放弃了。
这一战大周胜了,皇上极为高兴,连发了十道诏书,叫赵修念回京述职。
他要回来了。
我老是坐着院子里看天,露桃年纪小,老是嘟囔我天这么热,坐在屋子外头看天有什么好看的,我看着她不知事的样子,无奈一笑。
她未经情事,不懂我心里的苦。
我哪里是在看天,我是在看云卷云舒,日出日落,我在看时间怎么流逝罢了。
我在看他回来还要多长时间。
我算完帐本,见完命妇,处理完宫务,实在无事可做,就坐在院子里,消磨时间罢了。
后宫里无非就是一个耗字,耗到死,就死了,耗不死,就接着耗。
-----
天气越来越热,皇上带着一众嫔妃去了行宫避暑,嫔位以上的嫔妃自然都带上了,还有皇上盛宠的莲才人和齐才人,齐才人自从被我挪到莲才人边上去住之后,也凭着本事从莲才人那里截走了两回皇上,如今也是皇上身边挂的上号的人了,可唯独没有丽妃。
我曾旁敲侧击地提了一句,却只是得了皇上冷淡的一句,「无妨,长秋殿本就凉快。」
我也只好按捺下不提,毕竟丽妃的父亲现在正在回京请罪的路上。
安嫔的肚子也挺了起来,我怕她有什么意外,紧赶着把她安排在我身边住下,她倒是不在意,「不过是怀了个孩子罢了,哪有这么金贵。」
太后本是不肯来的,奈何栎儿年纪小,不抗热,太后心疼栎儿,也就带着栎儿来了行宫。
还有些年轻的才人选侍,因着行宫的规矩不比宫中严苛,也是十分的雀跃。
12
我忙着安置宫中诸人,一时间竟将先锋将军回京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等我再见到他,正是盛夏的中午,我从太后宫里出来,身后跟着文杏和露桃,我三人走得略急了些,这天看起来大雨将至,太后没留我,我知道她有意磋磨我,只因我在莲才人一事上的不作为。
风起之时,大雨将至,偏生天气又闷热得很,前面是处废弃的佛堂,我索性带着文杏前去此处避雨,至于露桃,她自告奋勇地回去拿伞了。
文杏替我拭去脸上的汗珠,难得我有这么狼狈的时候,我一抬头,却是撞进了一双眸子里。
一眼万年。
十年不见。
他黑了,瘦了,也结实了。
昔日京城贵公子,风流倜傥侠气荡肠,我记得他展眉一笑,眉眼间是清风明月,莺飞草长,可如今,他的眉间,总是不自觉地皱着,那是是以一敌百的先锋将军的霸气,是在战场上千锤百炼,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煞气。
一别十年。
那年我父亲跪着求我为林家上下百口遵旨出嫁,那年我外祖父打晕了他强行带去西北,少年少女的欢喜尚未说出口就被强行打断,从此天各一方,相隔千里,步步艰难,为着避嫌,只言片语都不敢相通。
再见面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说了。
早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
我俩相对无言,我弯起嘴角,想笑一笑,却不觉脸上竟是湿漉漉一片,我拿出帕子自己擦着,他想上前,初初迈出一步,我就后退半步,伸手制止了他。
我拼命地压抑着喉咙里的哭声,只是怎么也擦不干脸庞,我们之间隔得不是十步之遥。
是十年时光。
是君臣纲常。
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时光,我们再也不能跨越的身份阶级,我们承担不起的后果和不得不背负的责任。
-----
我终于擦干净了眼泪,恢复了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该有的样子,冲他微微颔首,便是头也不回地冲进了雨里。
自始至终,我都没敢和他说一句话。
怕隔墙有耳,怕流言蜚语,怕他因我出事。
只要他岁岁平安,哪怕我生生不见。
赵修念。
13
回去我就得了风寒,太医是我用惯的人,他识趣的很,只说我淋了雨,得了风寒,开了些药就匆匆走了。
文杏服侍着我睡下,露桃则嘟嘟囔囔我为什么不等她回去,被文杏瞪了一眼收了声。
梦里我回到了十年前,那时我尚未出阁,先帝下旨,钦点我为太子妃,我不肯答应,和父亲磨,我娘去得早,我爹一向最疼我,我不愿意入宫去,爹爹一向最疼我,他一定会帮我的。
但是没有。
他沉默了很久,却突然站起来,直直地冲我跪下 ,我拉他,他不肯起来,他说他对不起问,对不起我娘,但是林家上下几百口人,不能因我搭上性命。
他疼我,但是他不止有我,他还有父母兄弟侄儿孙辈,他终究还是没选择我。
外祖父也疼我们,他一双儿女都太命薄,只留下表哥和我两个孙辈,他视我如珍宝。但是……忠君爱国高于一切,他不能为了孙辈的儿女情长公然抗旨,于是他打晕了表哥把他带去了西北。
于是我答应了父亲,但是从此他只是父亲不再是爹爹,于是表哥被迫妥协,他成了大周最有前途的先锋将军,但是他至今不娶,孑然一身。
我们为了家族荣耀,终究还是错过了。
我昏昏沉沉病了四五日,这才好了些,皇上听闻我淋了雨,和太后长谈了一番,只是他实在忙,不得空来看我。
他不来也好。
等到夏末的时候,我这才断断续续好利索了。赵修念不过在京城呆了小半个月就回了西北,临行前皇上派苏长升请我过去,说是一起吃个饭,为赵修念践行。
我拒绝了。
我说我身上仍不好,若是过了病气给皇上就不好了。
皇上很满意,苏长升又来了四五回,都是来给我送东西。
但是终究,我还是没能再见他一面。
14
赵修念回了西北,我也回了宫,立秋之后天气还是暖洋洋的,我小病初愈,整个人也没太有精神,好在宫中太平,皇上虽专宠莲才人,对齐才人也十分喜欢,太后自我病后倒是对我宽容了几分,丽妃尚在禁足,其余各人也是关起门来过日子罢了,唯有安嫔的肚子一日大过一日。
安嫔实在是担心我,日日拉着我出门晒太阳,御花园里菊花盛开,我倒也乐得清闲,日日随安嫔去御花园里赏菊。
不久就是中秋,太后说这样团圆的日子,合该把丽妃放出来了,她闭门思过这些日子,也有了长进。
我坐在寿康宫里喝我的茶,假装不知道丽妃前些日子手抄了不少佛经给太后送来。
皇上沉吟片刻,点点头,「日后她若是安生,朕倒也不必牵连她,只是她父亲犯下大错,朕总归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着降为丽嫔,仍叫她住在长秋殿吧。」
「也罢。」太后点点头,「皇帝看着办便是。」
中秋宴热热闹闹地开始了,我一心照顾安嫔,也不理会旁的,只是不知是不是吃坏了肚子,我小腹一阵绞痛,只得匆匆告了失礼,往后殿去更衣。
我喝了一些酒,不由得有些眩晕,正好晚风一吹,我还能清醒清醒。
文杏说娘娘醉了,不如走走吹吹风吧,我这些日子心中郁结,喝了些酒才觉得畅快不少,于是我说好。
我二人走到小花园拐角处,此处是个死角,我心下不安,正欲离开,却听见有人唤我,「莲宝。」
我生在夏日,幼时我娘常这般唤我。
我转过身,却见一高高大大的人影朝我走来,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倒叫那人一把抱住。
我听着他的心跳如他的人一般热切又急迫,这才反应过来,伸手去推他,「你疯了?!」
赵修念居然没走,还混进了皇宫。
「我很想很想你。」他的声音自头顶传来,「不让我再见你一面,我死也不甘心。」
「莲宝,我对不起你。」他说道,「我答应过我要娶你的。」
我颤颤巍巍搂上男人的腰,「是我对不起你。」
是我先食言的。
「莲宝。」他的声音极低,却委屈地像个孩子,「是我没能护住你。」
「如果有来生,说什么我也要娶你。」
「莲宝,你是我的妻。」
他用力地搂紧了我,却又小心翼翼地怕勒到我,不知过了多久,他从怀里摸出了一个东西,随即抓起我的手。
我的手腕被他强行套上了一个温热的镯子,是他一直捂在胸口的东西,我想看看,他却按住了我,「我该走了,莲宝。」
「宫中险恶,你一定保重。」他冲我笑笑,好像又回到了十年前那个青葱如玉少年,额头贴上我的额头,「我真得走了。」
我落下泪来,「战场上刀枪无眼,你万事小心,莫要贪功冒进。」
他最终还是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我,今晚中秋夜,不少人出城赏月,城门不闭,他必须趁此混出城去。
我站了一会儿,文杏才回来,「娘娘。」
「奴婢买通了守在此处的侍卫,没有人知道的。」
我反手一个巴掌打过去,文杏跪在地上不敢做声。
15
「起来吧。」我不肯看她,转而调整好自己和善的模样,又回到了宴上。
「皇后怎么去了这般久?」皇上已经有些醉意,还是强撑着问我。
「臣妾不胜酒力,出去吹了吹风。」我笑着接过文杏递过来的醒酒汤,转而递给皇上,「皇上醉了,可不能再喝了。」
「朕今日高兴,」皇上摆摆手,我看了齐才人一眼,她娇笑着上前,这才拦下了还欲再饮一杯的皇上。
「怎不见丽嫔妹妹的身影?」我刻意点出了躲在太后身边的丽嫔,「如今这般沉稳,当真是长进不少。」
丽嫔的父亲拼死把她哥哥摘了出来,于是他被皇上剥去了一身官职,只说叫他安享晚年,而她哥哥,仍留在西北戍边。
丽嫔今日一身素静 ,她一改素日的张扬跋扈,低眉顺眼,楚楚可怜,皇上七分醉意清醒了三分,「丽嫔今日怎穿得如此朴素?」
「臣妾想着父亲犯下如此大错,着实内心不安,怎敢再涂脂抹粉,不知悔改。」
「你父亲的过错,与你有何干系,」皇上醉意上来,「罢了,日后你安生些。」
「如今,倒是有个妃嫔该有的样子了。」
「是。」丽嫔低眉顺眼,我看着惊奇,也不由得叹息,这宫里多少鲜活的姑娘,或张扬,或软糯,或火爆,或冷艳,最后都只剩下个温婉的剪影,守着深夜里的烛火,一日日到天明。
中秋宴到了深夜就各自散去,依着规矩皇上歇在了凤仪宫。
他醉了,先行昏昏睡去,我仍在泡脚,这才敢看一眼赵修念戴在我手上的东西。
是只上好的羊脂玉镯。
是十年前他答应我的生辰礼。
那年花朝节我俩出街游玩,他偏生要拉着我往人多的地方去,人多路窄,我一不小心磕碎了手上的镯子,分明是我自己不当心,但我偏就恼了他,他连连赔罪,说必定送我一只更好的镯子赔罪。
我这一等,就是十年。
我小心翼翼地戴了回去。
文杏一回来就跪在那里请罪,露桃等人见事情不对也不敢做声,皇上在床榻上酣睡,我洗完脚,并不看她,自顾自地去了外殿。
文杏跟过来,声如蚊呐,「娘娘……」
「疼不疼?」我叹了口气,还是拿出一支白玉膏给她。
「娘娘,奴婢知错了。」文杏含着眼泪,「奴婢再也不敢了。」
「文杏,」我闭上眼,「你跟了本宫二十多年了。」
我俯下身子,在她耳边说道:「他若因我出事,我也活不了了。」
文杏愣了愣,「娘娘……」
「若有下次,你就出宫去吧,不要再跟着本宫了。」
「奴婢……绝不敢再犯。」
「伺候本宫安寝吧。」我叹了口气,还是不得不往内殿走去。
幸而我的寝殿里床榻够大,容得下夫妻二人同床异梦。
16
入秋了,安嫔的产期将至,阖宫上下都重视起来了,久不出门的太后也把各宫的嫔妃叫过去敲打了一番,皇上也少不得去永宁宫看看,他也是有几丝高兴的,毕竟安嫔肚子里怀的,是他的第三个孩子。
「若是个皇子,就叫栋儿,若是个公主,就叫……」皇上还在沉吟,安嫔就接了话,「若是个公主,就叫姐姐起名。」
我坐在永宁宫里看账本,冷不丁被安嫔点了名,这才反应过来,「若是个公主,怎不得妹妹自己取名。」
「我不会教养孩子,总归我是要麻烦姐姐的,」安嫔满不在乎,「姐姐读的书比我多,自然要姐姐取名好听。」
「朕读的书可不比皇后少,」皇上被安嫔小女儿的模样逗笑了,「安嫔怎就知道朕取的名不好听?」
「皇上赐名自然好听,」安嫔伶牙俐齿,「但是臣妾养胎期间皇后娘娘操心最多啊,臣妾的衣食住行都是娘娘在操心,娘娘一日日地往永宁宫来跑,自然也应该娘娘赐名。」
「罢了,」皇上摇摇头,「你既是喜欢皇后赐名,依了你便是。」
安嫔笑着谢恩,皇上又坐了一会儿就走了,我点点她的额头:「你呀。」
「有皇上给孩子取名,旁人那是求之不得的福气,偏生你不稀罕。」
「有姐姐给我的孩子起名才是我们的福气呢。」安嫔摸着肚子,「姐姐千挑万选取出来的名字不比皇上随口起的好多了,是吧小囡囡?」
「你怎就这么确定是个女孩?」我对她实在无奈,「有个皇子傍身不好吗?」
「还是女孩好。」安嫔摇摇头,「女孩子,生在皇家,有皇上还姐姐庇护,必能一生平安顺遂。」
-----
后来永宁宫的银杏树都黄了的时候,安嫔发动了。
她是头胎,但是平日里调养得好,生的不算艰难,我在产房外面转悠了半个多时辰,就有产婆出来报喜,说安嫔生了一个小公主。
秋日正好,银杏叶黄,我脱口而出,「不如就叫静姝。」
皇上刚好一只脚踏入了永宁宫,听见了也极为高兴,「朕的静姝公主来了。」
「传旨,安嫔静容婉柔,淑慎性成,柔嘉维则,深慰朕心,今生育有功,着晋为顺妃。」
我接过产婆包好的小襁褓,里面的小人儿粉粉嫩嫩,让我心都要融化了,「静姝。」
「我们的小静姝来了。」我进了产房,安嫔的精神还算好,听见我的话也笑了,「姐姐取的名字?」
「本宫起的,静姝。」我把孩子递过去,「你看她长得多好看。」
「姐姐,我怎么觉得有点丑?」
「胡说,」我佯怒,「我们小静姝还没长开呢,等她长大了,一定比她娘漂亮。」
「那可不一定,」安嫔笑着,「谁也越不过娘娘去。」
「又胡说了,」我总是听不得她说这话,「自己的孩子自己养,本宫可不帮你养。」
「我不会教养孩子。」
「那你就学。」
17
安嫔出了月子之后就正式晋为顺妃了。
天愈发冷了起来,淑妃又病了,她原本是个嘴碎的,现在咳的出不得门;丽嫔明面上是极安分了,但是皇上也时常往长秋殿去;莲才人一向得宠,倒是宫里的规矩学得愈发好了,现在见了人,倒也是落落大方的紧;齐才人皇上的新鲜劲过了,现在反而不爱往嘉和居去,太后本来身子骨还算健壮,今年冬却不知怎的又病了,只说怕过了病气给栎儿,又把栎儿送回来凤仪宫。
栎儿在我面前难得有些孩子心性,他极喜欢顺妃的二公主,下了学就往凤仪宫来,左右顺妃就喜欢带着静姝来凤仪宫,他一口一个「二妹妹」,小小年纪已经看得出来妹控属了。
静姝长得愈发白胖,十分招皇上和栎儿喜欢,就连最开始嫌她丑的亲娘,现在也喜欢的不得了,小丫头偏生又爱笑,太后见过一回,都说这孩子有福气。
有两个孩子做伴,我和顺妃的日子也不算太难熬,数着日子,也就要过年了。
「翻了年你就八岁了。」我替栎儿系好披风,他要去寿康宫看看太后,「见了皇祖母,多说些高兴的话,皇祖母在病中,不许惹皇祖母生气。」
「儿臣知道了。」栎儿裹着披风,竟也要到我肩膀高了,这些年他蹿得很快,居然也是半大少年了。
我目送他离开,小小少年后背挺得笔直,行走间不自觉带出了一股贵气,只是年岁尚小,比不得他父亲霸气。
18
过了年,开春之后,太后的病慢慢好了,淑妃也渐渐话多起来,唯独顺妃又得了风寒。
她生育不久,身子本就虚弱,偏生小孩子心性,出去游春,穿得单薄,回来就躺下了,倒把她身边的谷雨吓得不轻,那日皇上在我宫里喝茶,谷雨急急忙忙来报,说她们家娘娘又起了高热,皇上正喝茶呢,她冒冒失失进来,倒是把皇上吓得烫了自己,「主子是个冒失的性子,奴才也是!」
皇上气呼呼地走了,倒是方便我赶紧去了永宁宫,太医过来开了几副药,说顺妃产后本就虚弱,如今感了风寒,倒是需要好好调养。
顺妃躺在床上病病歪歪的,静姝又小,我索性把静姝先接去了凤仪宫,等淑妃病好了再给她送回来。
「姐姐可还是得帮我养孩子啊。」顺妃高热总是不退,她潮红着脸还有心情和我开玩笑,我只当她是产后虚弱,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虽心急,却也无法,只能嘱咐她好好养病,细心调养。
静姝一向与我亲近,如今在凤仪宫住了一月有余,愈发喜欢找我抱着,只是顺妃的病一日日的不好,太医院来了多少回,顺妃就是不见好。
我一日日地往永宁宫跑。
静姝会翻身了,静姝会爬了,静姝要会坐了,顺妃还是病着。
她躺在床榻上,一日日地胖了起来,她浑身浮肿,低烧不退。
后来她吃不下去东西了,但是她还在吃药。
太医开什么药,她就吃什么药。因为我跟她说,静姝在凤仪宫不安生,她想找你。
顺妃惦记静姝,一日日挣扎起来吃药。
后来她的喉咙也肿了起来,喝不下去,只好由谷雨一勺一勺地灌下去,吐一碗就再喝一碗。
我说,静姝想她娘了。
我说,静姝马上会走了。
我说,你还得等静姝长大,你得教她刺绣,你得教她书画,你得看着她长大,你得送她出嫁。
顺妃总是笑,「姐姐,我们以后还得给静姝绣嫁衣,备嫁妆,做喜被,若是静姝的驸马敢欺负她,我们还得给她撑腰呢。」
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秋天也快过去了。
顺妃一日日地喝药,一口也没落下。太医院熬的药太苦,她喝一口,喊一句「静姝」。
后来她实在是身上太疼,喝一口喊一声「娘」。
皇上来了两次,顺妃不肯见,她浑身浮肿,她不想吓着皇上,她怕皇上因此不喜静姝 。
皇上就不常来了。
今儿是十月十七。
皇上去了丽嫔那里,太后接走了栎儿和静姝,我守着顺妃,听她一句一句地喊疼,喊娘,喊姐姐,喊静姝。
深夜。
我实在没忍住,悄悄出了永宁宫主殿,我蹲在殿外痛哭。
太医试了千百个方子都没有用,我问她哪里疼她只说浑身都疼,永宁宫我里里外外查了多少遍都没有问题,后院的桂花树都被我挖出来了,可是她还是病着。
我想起两年前刚刚怀孕的顺妃,明媚,活泼,嘴巴又利索,说起话来眉飞色舞,为什么现在她躺在床上,面色发青,浑身浮肿,气若游丝。
「蓁蓁,」我念着顺妃早夭的姐姐,「我护不住我们的妹妹了,你若是在天有灵,就帮帮她吧。」
「你那么疼她,怎么忍心看着她这么受苦呢。」
为什么呢,为什么就好不了呢。
-----
静姝都会走了,顺妃还是病着。
多少次我要牵了静姝来看她,她都不许,可是那天,我记得那天天很好,她突然挣扎着起来要谷雨给她梳妆,请我带了静姝来远远地给她看一眼。
她涂了厚厚的脂粉,除了看着要比旁人胖些,倒也无妨,我牵了静姝来,对静姝做了个手势,静姝聪慧,我教了她那么多遍的,她冲着顺妃喊了一声「娘」。
顺妃站在帘子后面,若不是谷雨扶着她,只怕她站都站不稳。
她示意文杏抱了静姝出去,这才敢走到我身边坐下,谷雨立刻塞了厚厚的靠枕给她枕着,顺妃瘫在抱枕上,「长高了好多。」
「她走的时候才这么大,」顺妃比划给我看,「现在都这么大了。」
「姐姐,静姝给你我就放心了。」顺妃说着又笑了,「我早说她合该是你的女儿。」
「姐姐,静姝长大了,你别说我不要她,」顺妃笑了又哭,「我也很想很想她,我为了她喝了好多好多药的,那么多碗,我一口都没浪费。」
「但是我福薄,我没时间陪她长大了,所以我替她挑了一位好母亲。」
「姐姐,」她起来抓住我的手,「你帮帮我吧,你帮帮我——」
「你帮我把静姝养大吧,你得教她琴棋书画,教她饱读诗书,教她刺绣,算账,管家,但是姐姐,你别拘着她,她想玩你就让她去玩吧——」顺妃说几句话就要喘一会儿,「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静姝的小名,我想了很久,就叫念念吧。」
「我不能给她备嫁妆了,我就把我的嫁妆留给她吧,」顺妃合上了眼,「姐姐,你替我劝劝我娘,让她别难过。」
我一件一件地应下了她。
我替她把静姝养大。
我替她把谷雨安置。
我替她安慰她娘。
我走出永宁宫,失声痛哭。
静姝不懂事,仍瞪着水灵灵的眼睛看着我,她还不太会说话,急了只会「娘」「娘」地叫我,我搂住她,泪如雨下。
后来,有一天早晨,静姝却突然毫无征兆地大哭起来,怎么哄也哄不好,我像是突然知道了什么一样,连早膳都顾不得,直接赶到永宁宫去,却见谷雨红着眼眶出来。
顺妃,还是没能熬过这个冬天。
她死在了十一月初八这天,我记得这一天格外的冷。
顺妃逝世,皇上悲痛,着追封为文惠顺贵妃,葬于南陵。
19
顺妃走后的那个春节,格外的冷清,没有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真是不习惯。栎儿懂事,总是来逗我高兴,好在静姝一日日长大,长得愈发像她,也叫我宽慰不少。
静姝开始学说话了,她第一次喊皇上「父皇」的时候,皇上极为高兴,抱着静姝亲了好几口,静姝嫌弃皇上的胡子扎人,推着皇上不许他亲,倒是逗得皇上哈哈大笑。
莲才人进宫的第三年,终于有了身孕,皇上很高兴,晋她做了莲婕妤,只是仍住在玉兰轩。
我倒是想着,皇上登基这些年,也没大封过六宫,索性和皇上提了一嘴,左右今年又有一场选秀,估计又要有好些个新人进宫,宫里的老人,也该提一提位份了。
皇上想了想也是,提了孙嫔,晋为德妃;我又替楚婕妤提了一嘴,皇上也晋了她的位份,做了楚嫔,另有两位婕妤进了嫔位,也按下不提。
德妃真心实意地来谢过我,她性子冷清,无子无宠,实在不得皇上喜欢,如今晋了妃位,着实是意外之喜;楚嫔不便出门,也托人真心实意地向我道了谢,其余按下不提。
唯有丽嫔,本以为自己能回到妃位,却不知怎的,皇上没有升她的位份,仍是丽嫔,倒是她这些年颇尝人世冷暖 ,长进不少,如今也算沉稳,只在长秋殿闭门不出罢了。
等夏日里第一批荷花盛开的时候,宫里又来了新的秀女。
年轻的姑娘青涩水灵,朝气蓬勃,好奇地打量着这宏伟的四方城,眼睛里都是紧张和单纯。
她们和这宫里的女人是不同的。
宫里的女人,守着烛火,过着一眼能望到底的日子,面庞再白嫩紧致,眸子都是死气沉沉的。
太后还是嫌皇上膝下子嗣太少,催促皇上多多选些姑娘进宫,也好为刘家开枝散叶。
我坐在高座上,看着面前这群规规矩矩的姑娘。
鲜活又灵气。
有些姑娘,低眉顺眼却掩盖不住心中的骄傲,有些姑娘,怯懦得发抖却仍是强撑着,我也不拆穿这些姑娘,在宫里待久了,见多了妖魔鬼怪,反觉得她们可爱。
突然我看见一双小鹿一样的眸子。
很像当年的安嫔。
她的眸子里,是雀跃,是单纯,是不曾被污染的可爱。
这双眸子我曾见过。
我叫她上前来,她眨巴着眼睛看着我。
「你叫什么名字?」
「臣女大理寺卿之女路笑颜。」
「倒是个好孩子,」我摘下手腕上的青玉镯子戴在她手上,「去吧。」
皇上却突然凑过来,「朕怎么瞧着皇后腕上的羊脂玉镯看起来水色极好。」
「倒是没见皇后摘下来过。」
「是太医说臣妾底子偏虚,要臣妾温养,臣妾想着羊脂暖玉养人,这才时时带着。」
「嗯,」皇上想起了顺妃,「你也该好好保重身子了,栎儿和静姝都要你操心。」
「是。」我笑着应下。
选秀足足进行了三日,皇上点了不少姑娘,太后也挑了几位,包括那位路姑娘。
皇上赐了她才人位份,跟着德妃住。
还有几位家世显赫的姑娘,也居才人位份,自是按下不提。
20
路才人很喜欢我,常常往凤仪宫跑。
她不过是孩子心性,才人位份自是无权搭建小厨房,她贪嘴,一日日往这跑,连带着德妃也爱过来,德妃原是冷淡性子,但是熟了之后也是个面冷心热的,路才人撒娇卖痴的,常把我二人弄得投降,静姝又得了一个大姐姐陪她玩,两个人弄得我的凤仪宫鸡犬不宁的。
德妃绣活好,常替我们做些物件,就连几日来一次的栎儿也被德妃娘娘投递了一件极为精美的披风。
路才人不得宠,皇上觉得她还是个孩子心性,她也不在意,一日日地混吃混喝,还不快活。
新人入宫,难得为这四方城注进了几丝活力,好在都是守规矩的好孩子,皇上倒也没有特别喜欢的,莲婕妤有了身孕,皇上还是愿意往玉兰轩去。
齐才人这两年不得宠,皇上大半年才去一回,前两日居然也有了身孕,喜得太后又去拜了佛,希望佛祖保佑刘家子嗣延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