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本质/机制
上一篇视频投稿《别再“腹式呼吸”》中关于呼吸的机制我比较一笔带过,导致有些难以理解。现在我们来补补课,学习一下呼吸的机制,看完后很多东西都会豁然开朗。
空气吸进肺部并不是肺主动去吸收气体,而是依赖一个非常简单的物理学机制——气压差。
当存在气压差,气体就会从气压高的地方往气压低的地方流动。
这就是呼吸的物理学机制。
当肺所处环境【胸廓】,容积增加的那一瞬间,由于里面气体没改变,胸廓内的气压就会减小,自然就实现吸气了。

那胸廓增加容积都有哪些方式呢?主要有:
1. 膈肌的收缩
2. 肋骨的提升
膈肌的放松状态就像“穹顶”,收缩时会下落,从底部增加胸廓的容积。

肋骨的提升就像水桶的手柄往上抬,从胸廓的四周增加其容积。

上面就是你吸气的方式,与此同时,胸廓下面的腹腔会有联动的影响。

当膈肌收缩下沉后,腹腔的容积变小;因为腹腔内的气体是恒定不变的(除非你盆底肌松弛“漏气”),所以腹内压会提高。
腹内压提高后,气压就会把肚子往外顶,肚子会隆起。
所以我们吸气肚子时的起伏,并不是真的将气吸到肚子,而是由于膈肌的运动改变了腹腔内的气压。
ps:若脊柱不稳定,会出现吸气时肚子往里塌陷的现象,那是种非常错误的呼吸方式,但我们今天不探讨。
以上就是呼吸的本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