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富论》第一章札记

2023-06-23 09:19 作者:bili-14116  | 我要投稿

1、分工(导致)→劳动生产力+工作技巧+工作判断力(三者的提高)(论点)

2、分工于“针制造业”制造业作用→(类比可得)一般业务上的作用及其结果

3、大厂的比小厂好在——大厂需要供给的多,以至于需要生产的多,所以分工也多

(此点可以不严谨地视作“规模越大,分工越多”)

4、“针制造业”——没受过训练(工作效率低),十八多种操作(每人一种效率更高)

5、很多厂都用着分工

6、对于农业而言,由于季节不同,所以工作内容也不同,所以不能分工。得出结论“农业的生产跟不上制造业生产”

7、富裕国制造业水平>贫穷国农业水平。但是,富裕国农业水平>贫穷国农业水平,的程度比制造业的低。 理由是:富裕国投入农业的土地,钱,人,不多。而土地的价格以致于富国的谷物更贵,以致于贫国谷物能和富国谷物比赛。

8、分析分工导致作业量增加的原因(或许可以看成工厂产物增加的原因?)——

(1)技巧的增进  (2)换工作时为适应新工作损失了的时间的节约   (3)机器因此被发明(这里亚当斯密说“大部分精密的机器都是工人发明的”)回归论点,分析原因

9、分工的增加(导致)→技巧的发展(导致)→最低阶人民财富的增加

10、工人劳动力-工人日常所需=还有更多可以处分

工人的劳动力都相同,那么劳动力换劳动力,每个人都能拿到他们需要的产品,“一般的富”普及了所有阶级。

11、认为产品皆由“分工组成”而感叹,从底层人民享受的产品角度看,他们不亚于非洲贫困地区的国王。

个人评论:老实说很像在唠嗑,一个接着一个新的词汇蹦出来,并且在验证方面更多是举例说明,而郭大力版的,读的更难受了(这点后面会吐槽到),现在目前是为着做一个笔记,在忘记内容的时候方便查看。其实在发表书籍之前,更应该注重的是什么样的言语和结论“更可信”,这一注意的不同以至于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体系,但这本书更像是在唠嗑,起码第一章是这样子的了,但“观察”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去思考的东西,虽然对于严谨性方面,有点纠结,但还需要注意到观察本身。

《国富论》第一章札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