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字详细解读,记叙文语文阅读理解句子赏析的5个突破点!
我是少明老师!专注语文阅读理解!倡导系统学习+科学训练,我们首创训练营模式,学+练结合起来,让阅读理解丢分多的学生,逆袭拿高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破解赏析句子题型
5个切入点
之前就讲过,出题人一般从三个角度出题:
1.作者写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写?
3.作者是如何写的?
其中,从“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个角度,出题人经常会出出“赏析题”“作用题”等,这些都考察到写作技巧手法的,这需要孩子们掌握写作技巧手法的专业术语。比如修辞手法有哪些,作用又是什么,必须烂熟于心。
今天少明老师就分享赏析句子题型的解题方法吧!
一、从修辞的角度入手。
1、修辞手法 + 内容 + 感情:
答题模式:运用 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有八种“设问、反问、比喻、排比、反复、对偶、夸张、拟人”。
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将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例子:
(1)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无病呻吟,它是积极的修辞,是人性的闪光。朱自清在《春》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春之图画。
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
一篇优美的《春》,就是作者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简要分析朱自清《春》里优美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生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角度 + 内容/特点 + 情感)
②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案: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们对春的盼望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信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二、从字词的角度。
一个句子出彩,往往在乎一词,所以古人说,一字千金。一个词用得生动准确而精当,一个句子就有了精气神,一个人物就因这一个词或一个字活了。
1、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
答题模式:词的本义 + 语境义 + 情感(心理、性格、心情)
2个例子
(1)“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卖伞姑娘》)
答案:一个“裹”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细密、缠绵;用“细雨”来比喻“思念”,写出了作者对卖姑娘思念之深切。
(2)比如《故乡》中描写宏儿之句:“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一个“飞”字,写尽少儿活泼和欢快,一个孩子,少不更事,他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也不理解搬家的意义,他的欢快与大人们的沉重形成一个鲜明对照。
可以说,一个好词就是这个句子的精髓所在,理解了一个词语,就也领悟了一句之深意。
三、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入手。
1、(1)人物描写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
答题模式:描写角度 + 内容 + 情感(性格、心情、形象、品质)
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的动作,生动地写出了……
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写出……
神态描写:……的神情,细腻刻画了……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2)从感官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答题模式: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
例子:
(1)“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 (《父亲的雨》)
答案: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水比作珠子,生动形象地描摹了雨水的形态。
②运用了动作描写,“跑”、“拾”、“甩”,表现出父亲的快乐(不畏风雨)。
③动词使用生动,例如“飘”字,形象写出了斗笠在空中旋转的样子。
④用“四射”、“溅”,形象写出了雨水四散、纷纷点点洒落在身上的动态过程,
⑤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的前面,侧面写出风大的特点,从而衬托出父亲不畏风雨的精神。
四、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入手。
1、自然环境描写四步分析法:
①概括,先概括描写的内容(交代了时间、地点、天气、背景等)。
②气氛,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③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④结构,和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例子:
“盛夏的阳光,火一样地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
五、从深层含义的角度入手。
作家写文章手法不一,艺术风格各异,语言特色也大相径庭。有的通俗质朴,有的含蓄隐晦,话里有话,言外有意,这就有必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意。
(一)双关句
1、答题模式:一要答出本义,二要答出深层含义;
(二)富有哲理的句子:
1、方法: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然后代入原句,用自己的话复述句意。
2、例: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答: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之路。它告诫人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是否为之而奋斗。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有;有希望并为之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无。虽然实践“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能走前人所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前人所未经的生活,鼓励人们为实现新生活而奋斗。
(三)言外之意句: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写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2、例子:
第二天,邻居表扬小强说:“你真是个勤奋的孩子呀,都晚上十一点了,你还在练琴。
答:邻居的意思是,小强练琴太晚影响了大家的休息。
总结: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有的题目会要求你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这类题目要容易些;如果没有要求角度,孩子们只要掌握了以上的五个切入点,看分值答题即可。
只要学习《阅读理解训练营》,无论你的孩子语文成绩如何,基础如何,阅读理解能都提高,因为从走进《阅读理解训练营》的第一秒,就为你的孩子建议【534知识体系】,以及821体系体系和822方法清单体系。
在咱们过往的学员反馈当中80%的学员,阅读理解之口1-3分。不少学员拿到阅读理解满分!所以也并不是所有学习《阅读理解训练营》解题方法的学生都能拿满分!
我们接到了一些反馈,那就是在回访的过程中,发现极少部分学生,阅读理解是提高了,但还是扣5-10分左右,经过分析发现,是因为学生只是简单的学习了一遍,对于课后作业没有用心完成,更没有遇到问题,就和辅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答疑辅导。
但是,少明老师可以肯定的告诉你:
·只要你的孩子用心学完方法
·只要你想让孩子阅读理解提高
·只要你想让孩子语文提高
这套教学方法就会实现你的愿望!
我是少明老师,专注语文阅读理解科学提高,少明老师和团队,首创的《阅读理解训练营》从根本上解决阅读理解丢分的问题!
第一步:吃透33组专业术语,用7天建立阅读理解知识体系;
第二步:掌握8大必考题21种小题型,用理科思维培养题型意识;
第三步:用24套科学解题清单,让阅读理解满分
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与少明老师一起探讨和分享,您在语文阅读理解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我们一起让更多的学生阅读理解拿高分!
Ps:
现在找少明老师发送【体验】,不但可以获得免费的方法试听课,还会获得习题实操课的讲解视频!
并且赠送给您【2023版阅读理解提分礼包】
【2023版】阅读理解100篇
【2023版】阅读理解33套满分方案
【2023版】阅读理解8大题型
【2023版】阅读理解万能24招